一季度企業與個人存款大增,如何“花錢”是個問題


一季度企業與個人存款大增,如何“花錢”是個問題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存款大增。一季度,人民幣各項存款增加8.07萬億元,同比多增1.76萬億元。企業和個人存款雙雙大幅上升。從企業部門來看,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86萬億元,同比多增1.53萬億元;一季度住戶存款增加6.47萬億元,同比多增4012億元。

一季度存款為何大增?有關方面給出了答案。企業存款之所以大增,主要是因為貨幣政策釋放流動性,資金經金融機構進入企業賬戶;財政補貼等激勵性政策,把財政存款轉移為企業存款。而個人存款大增,既緣於工資、年終獎、貨款等收入,也緣於一季度消費下降。統計顯示,一季度消費力普遍下降,其中,14地降幅超20%。

不難看出,今年一季度存款變化主要是受疫情影響。比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對企業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主要是為了推動復工復產。再比如,一季度消費力下降的“罪魁禍首”便是疫情。所以,圍繞“疫情”制定相關政策體現出決策者靈活、高效的應變思維。但企業和個人新增的存款,如何“花”出去仍然需要做大量工作。

尤其對企業而言,存款大增不是為了“吃利息”,而是要“花”出去。企業“花錢”效率越高,企業在銀行存款時間越短,越能說明企業復工復產情況越好或者投資意願越強,中國經濟恢復正常增長就越快。反之,如果企業存款在賬戶上“沉睡”時間越久,則折射出企業復產、投資意願不理想。所以,要繼續監測企業存款變化。

顯而易見,提升企業“花錢”意願的前提是儘快打贏疫情阻擊戰。對於主打國內市場的企業來說,國內疫情防控形勢越好,或者疫情警報解除越早,企業“花錢”越快。對於主打國際市場的出口型企業而言,“花錢”意願取決於全球疫情走勢。不過,從企業到政府在疫情期會有不少手段減少疫情影響,為“花錢”創造有利條件。


一季度企業與個人存款大增,如何“花錢”是個問題


目前,不僅企業復工復產形式多樣,而且復工率數據令人欣喜。這意味著企業正在“花錢”。但要看到,企業復工極不平衡,截至4月15日,中小企業復工率為84%。同時,企業復工率不能代表企業投資意願,因為復工只是恢復生產,可能會投資新設備等,但一些企業大規模投資仍受疫情影響,即疫情影響著企業“花錢”效率。

需要警惕的是,別讓企業存款變成購房、炒房資金。如果在一定時間段內,企業投資其他項目時機不成熟,而房價呈現上漲態勢,部分企業就會把存款用於購房、炒房。其結果,一方面會加劇樓市供求矛盾,造成房價非理性上漲,不利於剛需群體買房。另一方面,貨幣與財政政策釋放的流動性偏離軌道,不利於實體經濟復甦。

從個人角度而言,存款大增有利於消費增長。但也要科學刺激、引導個人消費。到目前多個城市通過發放消費券收到一定刺激效果。最近,一線城市也加入“消費券大軍”,比如北京市西城區將投入1.5億元提振消費;廣州也將上線發放汽車及文旅兩類消費券。這是刺激個人“花錢”的有效辦法之一,此外還要探索其他手段。

筆者以為,刺激個人“花錢”有很多前提。比如說,只有保就業,個人有了穩定的收入,才敢於花存款去消費。再比如,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很多原來的消費方式被抑制,應該創造更多替代性的新消費方式。又比如,損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仍不少,導致很多消費者很謹慎,不敢放開消費,這需要有效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一季度企業與個人存款大增,如何“花錢”是個問題

◎ 為正義“說話”,為公平“代言”,若喜歡本頭條號評論文章,請您訂閱並批評指正,謝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