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宋仁宗有何魅力,會湧現出多名文人?

近日,由正午陽光影業,中匯影視,騰訊視頻聯合出品的《清平樂》登陸湖南衛視。


《清平樂》:宋仁宗有何魅力,會湧現出多名文人?

該劇改編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內容雖然有所改編,但依然是以北宋為背景,人物的主角主要是王凱飾演的北宋皇帝趙禎。

趙禎是北宋第四個皇帝,是歷代皇帝中屈指可數的明君之一,也是北宋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一共42年。

不管是經濟,還是文化教育都得到了空前發展,創造出了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時代。

湧現出一大批文人墨客,為宋代的文化繁榮帶來了巨大推動。

01:胸懷大義,寬厚待人的處事風格

在中國歷史上,儒家思想佔據著主導地位。其中,“仁”字是儒家認為道德規範的最高準則,是整個系統的核心思想。

歷史上,真正被冠之以“仁”的皇帝,少之又少。

目前為止,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也只有四位皇帝被追諡號為“仁宗”。趙禎宋仁宗就是其中的一個。


《清平樂》:宋仁宗有何魅力,會湧現出多名文人?

宋仁宗在位期間,使中國皇權社會經濟,文化達到了鼎盛時期,深受朝野上下的喜愛。

當他的死訊傳到洛陽時,市民也自動的罷市哀悼。

《宋史》中記載:“京師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

宋仁宗為何能夠創造文化繁華盛世,與他胸懷大義,寬厚待人的處事風格是分不開的。

大家應該對蘇軾都不陌生,他和弟弟蘇轍,父親蘇洵,合稱“三蘇”,同時,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佑六年(1061年),弟弟蘇轍在晉級進士的考試中,年輕氣盛的在考試的答卷中猛烈的抨擊宋仁宗。

這篇《御試製科策》剛交卷,就在北宋朝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考官們看到蘇轍的文章後,認為這是一種大逆不道的行為,應該嚴厲批評。而參與複試的司馬光卻有不一樣的看法。

司馬光對宋仁宗說:“臣竊以為國家置此六科,本欲得才識高遠之士,但見其指正朝廷得失,無所顧忌,於四人之中最為切直。”

並且,司馬光還勸誡宋仁宗,如果因為蘇轍這件事,就不錄用的話,那麼恐怕天下人的心都會起疑心,以為朝廷設直言進諫的科考只是做做樣子,從此天下的人就會以言論為忌諱,會嚴重影響到您的寬明之德。

宋仁宗聽完司馬光這一席話後,說:“吾以直言求士,士以直言告我,今而黜之,天下其謂我何?”

又說:“朕設制舉,本待敢言之士。轍小官,如此直言,特與科名。”

於是,蘇轍在此次科考中獲得了第四等名次。第二年,還被任命為試秘書省校書郎充商州軍事推官。

血氣方剛的蘇轍,僅僅憑著道聽途說,就敢議論朝政,並且,把矛頭直指向皇帝。


《清平樂》:宋仁宗有何魅力,會湧現出多名文人?

這種行為在盛世年代,也難逃被滅族的危險。而宋仁宗能夠寬容的對待,可見胸懷之寬廣。

甚至,他還在在蘇轍的任命詔書上,寫到:“朕治理天下,雖然夙興夜寐,不敢安心享樂,仍常常恐懼有過失,以致羞對先祖功業……

蘇轍指陳我的過錯,剛直不阿,雖然文采不是很好,條理未達到極致,但是,可以說是出自愛君之心。朕親自閱覽,特別嘉獎之。”

縱觀數千年曆史,作為一名封建帝王,能夠寬容對待抨擊自己的人,恐怕也只有宋仁宗了。

02:注重文化事業的發展

宋仁宗在位期間,多次關注圖書館文化方面的發展。

景祐元年(1034年),宋仁宗發現三館與秘閣藏書,有謬濫及不全之處。

於是,他召集翰林學士張觀、李淑、宋祁等人校定整理,刪去重複,補寫校對差漏。

不久,他又命翰林學士王堯臣、聶冠卿、郭稹、呂公綽、王洙、歐陽修等人校正條目,討論撰次。模仿唐代《開元群書四部錄》,編列書目。

歷時七年半左右,於慶曆元年十二月,成書60卷,由翰林學士承旨王堯臣領銜上奏,仁宗賜名《崇文總目》。


《清平樂》:宋仁宗有何魅力,會湧現出多名文人?

《崇文總目》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家書目(已殘缺),包含各個方面知識。

次年閏月,宋仁宗又下詔搜訪遺書:“凡吏民有以書籍來獻者,令史館視其篇目,館中所無則收之。獻書人送學士院試問吏理,堪仕職官者以聞。“

於是,學究朱載等人響應國家號召。宋仁宗命他們分佈各書府,欽賜科名,以示獎勵。

同時,還下令他們編撰《嘉祐搜訪闕書錄》一卷,作為搜訪依據。

03:發起興學運動

北宋中後期掀起的三次“興學運動”,雖然曇花一現。但是,將教育方面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這三次興學運動的影響和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第一次興學運動發生在宋仁宗慶曆四年,是由范仲淹主持的。

范仲淹十分重視學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於是,他大規模創辦地方官學;改革科舉考試,規定科舉考試先策、次論,次賦詩,罷貼經、墨義。


《清平樂》:宋仁宗有何魅力,會湧現出多名文人?

只是,很可惜僅僅過了三個月,范仲淹就被迫離開朝廷,導致第一次興學活動失敗。

第二次興學運動是由王安石主持,被稱為“熙寧興學”,主要是改革太學,創立“三舍法”;恢復和發展州縣地方學校;恢復與創立武學、醫學、律學等。

第三次興學運動是由蔡京主持,恢復和發展了“熙寧興學”的一部分措施,被稱為“崇寧興學”。

主要集中體現在這幾個方面:設立地方學校,建立州、縣、太學等相互聯繫的學制系統;恢復醫學,創立算學、畫學等。

這三次興學運動,雖然對北宋教育的改變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但是推動了我國古代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了全國官學系統和科學制度的完善。

04:人才濟濟

宋仁宗在位期間,正因為他與士大夫共同創建了和諧的人文社會,才會出現人才濟濟的畫面。

“唐宋八大家”,其中只有兩位韓愈和柳宗元是唐朝,其餘六位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洵、蘇轍、曾鞏都是宋朝。


《清平樂》:宋仁宗有何魅力,會湧現出多名文人?

寫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鉅著《資治通鑑》的司馬光。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

與西夏和談後入朝為相,勤勤懇懇的軍事家韓琦。

為官清廉,執法不避親,剛真不阿的包拯。

寫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夢溪筆談》的沈括。這本書涉及的範圍非常廣,不僅包含天文地理,文學,農業,數學,音樂,曆法和醫藥等,還記載了畢昇活字印刷術。

除此之外,還有富弼、文彥博、曾公亮、柳永、晏殊、蔡襄、黃庭堅等人。

這樣的盛況,歷代只有宋代才有,宋代也只有仁宗時代才有。

宋朝雖然軍事上面讓後人詬病,但是在文化教育方面真是沒的說。特別是宋仁宗時期,把整個古代文化教育推上了頂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