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古代東亞朝貢體系”

一、朝貢關係的雛形

《史記》記載:周武王滅商之後,將商王室的宗族箕子分封到朝鮮,這就是箕子朝鮮。

注:目前有部分朝鮮、韓國學者對箕子朝鮮的存在有所爭議。

《漢書》記載:漢武帝時期,朝鮮王孫右渠誘拐漢人口,在邊境滋事,武帝派人曉諭他來朝貢,但孫右渠不奉詔,並派人去刺殺使者,結果誤殺自己的將領。使者回到漢境內後,說自己殺了朝鮮的將領,得到武帝的賞識。朝鮮王很生氣,繼續對抗漢朝,武帝派兵攻打,使朝鮮孫右渠臣服,建立了朝貢的體系。漢武帝后期,燕人衛滿和一些犯法之徒創入朝鮮,纂奪了當地國王的王位。自立為王,在邊境滋擾生事,漢武帝派兵攻打,滅了朝鮮,設樂浪等四郡,朝鮮與漢朝的朝貢關係破裂。

二、朝貢關係的開始形成

東漢時期,朝鮮與中國的朝貢關係還不很穩定,時而斷絕,時而恢復.

古代中國到了三國時代後,朝鮮和古代中國的朝貢關係已經被破壞,但和三國之一的魏國的文化,政治交往還是很頻繁的.

西晉和東晉所處的南北朝混亂時期,朝鮮和古代中國的朝貢關係為之徹底破壞,朝鮮只和古代中國的北方的少數民族進行了貿易來往. 隋朝統一中國,而此時的朝鮮已經分裂成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個國家.隋朝皇帝對周遍的民族和國家採取開放,包容的政策,使得一度被中國分裂而破壞的古代中國與周遍國家的朝貢體系得到了恢復。

三、不穩定時期

.唐朝取代隋朝之後,唐太宗對外的開放政策使的西域,東南亞,和朝鮮半島,日本列島上的國家紛紛來到中國,進行更密切和頻繁的外交關係.同時各民族的人民也不斷的融合。成為朝貢關係上的第一個黃金髮展期。

五代是一個戰亂的年代,中原的中央政府幾經改變,各民族國家和中國的來往已經不是非常的多了,高句麗在整個五代時期向中國進行朝貢關係,保持外交關係。這個時期是第一個朝貢低潮期

宋朝是一個國家疆域和對外外交關係內縮的一個時期。此時期的西邊被西夏割據,北邊有遼,東邊有高麗,南邊有大理、占城、安南等國家。這個時期是朝貢關係的第二個朝貢關係低潮期,宋因戰爭失敗,被迫與西夏,遼以及後來的金進行所謂歲幣關係。但這種關係從以中國為朝貢體系中心的觀點上看,這不應該看作真正的朝貢關係,因為有戰爭存在。

元朝是中國疆域最廣闊的時期,朝貢關係在這個時候已經變的模糊起來,高麗,越南,緬甸,占城等已經成為內屬被元軍佔領,西方來往的國家已經遠到歐洲,但這些不是正式的官方的外交來往。因為元朝統治者侵略日本的原因,日本徹底和中國斷絕了外交關係。東亞的朝貢關係進入低潮期。

四、朝貢高潮與衰落

明朝是有史以來與外交建立外交關係最多的國家。明朝與周邊的日本、朝鮮、琉球、安南、緬甸、老撾、暹羅、呂宋等東南亞國家建立外交關係,還有南亞、非洲東部的一些王國建立的外交關係。在明朝初期,因為鄭和下西洋的緣故,與明朝建立外交關係,朝貢體系中的成員越來越多,但從鄭和死後,很多國家就不來朝貢了。

清朝是朝貢關係終結的最後一個王朝,它與朝鮮,琉球,緬甸,安南,老撾,暹羅等亞洲東部的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與尼泊爾,不丹南亞國家也建立了外交關係,這些國家成為東亞朝貢體系中的一員。它是朝貢體系走向衰落的時期。

五、朝貢體系的終結

1846年,尼泊爾淪為英國保護國。

1847年,沙俄吞併哈薩克汗國。

1855年,暹羅主動停止對清朝朝貢。

1868年,沙俄吞併浩罕汗國和布哈拉汗國。

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併。

1885年,清朝承認法國吞併安南。

1885年,英國吞併緬甸,

1886年,清朝同意英國統治緬甸。

1893年,清朝默認法國吞併南掌。

1895年,清朝同意朝鮮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