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歲少年對家的痛恨(心理諮詢案例解析)

案例:一名17歲的少年Tom,居然因為父母的指責和批評,一氣之下想從高高的樓上跳下,父母感覺到了他那幾天神情不對,並發現了留下的遺書及時阻止,才未能造成慘劇。

在遺書中這位十七歲的少年Tom寫滿了自己對這個家的痛恨,對父母的指責和怨言,還有自己對死亡解脫的渴望。那封遺書,猶如一把利劍,徹底刺穿了兩代人之間的感情,他的父母一夜之間頃刻白髮,拿著那寫滿了仇恨的遺書,夜不能寐,苦痛讓他們失去了生的慾望。在朋友的推薦下,才帶著兒子來到我這裡尋求心理治療。

到底是什麼樣的仇恨,讓這個兒子居然可以如此漠然,寧願用死亡留給父母徹骨的傷痛?到底是何種深切的內心苦痛,讓十七歲的花季寧願選擇毀滅,也不願多活一天?到底有多少厚重的情緒積怨,居然可以讓生命成為一道利刃,死也要讓父母不得安生?Tom在遺書中他寫道:因為這些所謂的親人,給予我的壓力太多,讓我找不到生存的快樂。他們傷害了我!我不快樂,不開心,不知道活著有什麼意思!一句話,道出了人類心理的脆弱,也道出了親情的脆弱和隱藏其後的暴力。

在諮詢室裡,Tom說因為長年受到父母的嚴厲管教,動輒遭受親人的拳打腳踢,這讓他這個十七歲少年,自卑到了極點。在學校裡交朋友很少,因為他覺得自己很笨,不夠聰明,不會有人與自己交往的。再加上父母動輒就會打罵他,做錯了事大多是責罵,痛打,關在黑屋子裡,他對自己失望透頂。小學成績本來就不好,心情也極差。在學校里老師也不喜歡。在他眼裡,每個人都那麼討厭自己,那麼鄙視自己。

Tom說,如果可以死的話,那麼就不用再拖累父母,不用讓父母再拿自己出氣。這對雙方都是一個解脫。他之所以想以死來解脫,目的就是想用死,報復父母,拿這種苦痛來折磨父母。這種想法聽起來簡直匪夷所思。讓人禁不住試問:為何親情會成為一種暴力?

我們姑且不論其他,單從心理的角度來分析:在Tom選擇要自殺的一剎那間,其實已經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來解讀,我們可以知道人有三個“我”,一個是“本我”,一個是“自我”,另一個是“超我”。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一個人有意志力,即便遇到傷害也能夠處之泰然,不至於和人馬上起衝突。那就是他用“超我”來控制了“本我”,而事實上在他的“本我”心理中,如果將其中的一些想法像放電視一樣,公之於眾的話,也會叫所有人大吃一驚的——他也想過痛打對方一頓,甚至要對方以死來滿足自己。

其實像Tom這樣,內心裡一直想過要報復父母,讓父母痛苦一輩子的人,生活中是存在的,我想起了自己手頭的一些案子。當中的一些來訪者,其實他們內心的陰影並不在於外界,經過催眠之後發現,他們痛苦的原因完全在於和親情的糾結。親人之間的不能理解,親人的過分獨斷和專制,或者親人對尊嚴的漠視和心靈的鄙夷,導致了個體人格的畸變,這樣的事例並不少見。有次遇到一個少年來訪者。男孩自訴自己對父母痛恨到了極點,好多次都想拿刀砍了他們。他說:“其實他們口口聲聲說愛我,而事實上也無非是要我聽命於他們,滿足他們的心理慾望而已。”仔細想想,其實男孩說的沒錯。親情有時候的確也是一種傷害。因為在它的庇護之下,我們忽略了對彼此的接納和尊重,忽略了心靈共同成長的交流和溝通,取而代之的是迫於親情的壓力之下的重桎和傷害。這樣的親情,與其說是親情,倒不如說是一種戴著面目的暴力。

(以上內容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即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