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道德之理解感悟之浅谈

道可称之为道,但不同于我们理解的道,它包罗万象浩瀚无际,又近在咫尺无处不在,自然,人文,宇宙,万事万物等都有它的影子,都有它的存在,故我们不能强以当下认知去单指界定它,但我们可以通过我们当下所知所为去感受它。

世人常说一阴一阳谓之道,一黑一白显道真,阳升阴降,阳极则阴生,万物以阴而抱阳,万事以阳而附阴,以动至静,以静而生意,有形阴极,无形阳生,虚以至真,真以形显,形以虚为,为以至真。

如以阴阳感悟道,例如,我们以身体为基础去感受它,我们的身体的皮肤、肌肉、骨骼、血液、骨髓、五脏、六腑等一切所看到的都为之阴,那么我们一切的所感、所知(所知的是不确定性的,过去的我们知道了不代表我们将来不会因识而改变所知)、所思、所为等,谓之阳。如所感(酸甜苦辣咸,酸麻痛痒,喜怒哀乐仇等);所知(声、光、色、物、事等);所思(善、恶、美、丑);所为(正、反、对、错);

也就是说一切阴为固定的存在的不变的固态(某种程度包括固定的思维和认知)一切阳为不确定的,不固定性的,存在又无所形的但又为形之能源或为之动能的。

如在为世中感悟阴阳,当下所在的大势为阴为框架,在大势中的己为属阳。宏观框架为阴,微观所行为阳。例如一个家,我们以家为势,不可改变的框架所以为阴,但家中的成员是可变的为阳,在如,我们把家中的长辈与晚辈分辨阴阳,如父母长辈是不可改变的,没有选择性的,是一个家的基础,为阴;那么我们在这个家所为所行,所增加的媳妇,孩子和后代亲人为阳,祖辈和长辈的高低上下长短是没有选择性的,这叫传承必须接受。但在通过成长过程中,之后我们的妻子孩子和周边的同辈人的未来是可因努力发展可改变的,所以为阳,有些时候选择就是命运轨迹,用现在话来说叫“责任与希望”觉得质量。

在自然上,当下环境,与当下物种之组成为自然。例如当下天气与地形、地貌、植物、生物和时差等所固定形式下的为阴;那么当下的生物所为所行于地理地貌的改变和气候的变迁为阳……不多说。

终上所诉,阴是固定形态上的,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改变的,我们暂且称为物或形,而阳是可为可改变不确定性的,可为物之动能,可为形之意,但又不确定某形之中的。故我们有形之时,为其阳,阳可为明,可为光,可为色;无形之时,守其意而立其形,得其形,为其理,得其果。

形意本为两极分,一念至纯方为真,柔情假合谓其意,得真守一谓其法,得法悟道应万化,万化不离阴阳理,轮转方便是真一。

当下个人心感:写到这意乱了不能守住清净在写就是画蛇添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