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不了工作和家庭,你可以离婚啊”:拎不清这4点,你的勤奋

奋斗和勤奋,都应该是个人的选择,而不是被灌输的信念。

1

“平衡不了工作和家庭,你可以离婚啊”

春节前,某知名互联网公司,因为年会上宣布“996”工作制,而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

在年会上,公司高层宣布,将八小时工作制,改为9:30到晚21:00,遇到紧急项目时,一周要工作六天,每天工作时间只会更长。

“平衡不了工作和家庭,你可以离婚啊”:拎不清这4点,你的勤奋

可员工们如此努力加班,绝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要是平衡不了工作和家庭,引起家庭不和,那又该怎么办呢?

还是公司高层英明,特别高瞻远瞩,大手一挥,给员工指出一条明路:

“可以离婚啊。”

一时间,引爆互联网舆论,网友纷纷一边倒指责。

“这是公然违反劳动法啊!”“敢这么干的公司很多,但敢这么明目张胆说出来的公司,还真不多。”

但公司高层年会上说得很明确:

“18年招的太多了、今天的95后已经很不勤劳、认为生活和工作要分开就是和公司文化价值不匹配。”

在如今的职场上,这些本来听起来高尚美好的词语,不知不觉,早已变了味:

“平衡不了工作和家庭,你可以离婚啊”:拎不清这4点,你的勤奋

要拼死拼活,熬夜加班,才叫努力;

要全为公司着想,不讲求个人利益,不顾家庭生活,这才叫奋斗……

2

只有聪明的奋斗者,

才值得尊敬

在电影《喜剧之王》的开场一幕中,主人公尹天仇,对着大海高声喊出:“努力!奋斗!”

“平衡不了工作和家庭,你可以离婚啊”:拎不清这4点,你的勤奋

很多人都对这一幕记忆犹新。

尹天仇这个小人物,混迹社会底层,只是一个在剧组“跑龙套”的临时演员,却永远不甘于平庸,永远怀揣着赤诚的梦想。

居住在狭小的出租屋,却为了当好一个演员,努力看书充电,研究《演员的自我修养》;打电话去寻求出演机会,被嫌弃、被辱骂、被嘲笑,他都不在乎。

“平衡不了工作和家庭,你可以离婚啊”:拎不清这4点,你的勤奋

但他的奋斗,有清晰目标,不做简单重复的劳动,不原地踏步,不为了自我感动或感动别人,也没有以牺牲健康和家庭幸福为代价。

他这样的奋斗者,无论最终成功与否,都值得我们尊敬。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蛮干的奋斗者,并不聪明。他们并不值得效仿。

3

不顾健康的强行奋斗,不值当

如果不顾身体健康,强行累死累活,真累出大病来了,这样的奋斗不值当。

去年,有一则新闻刷爆朋友圈。

在厦门某物流公司工作的尤先生,在公司兢兢业业工作了24年,当上了公司高管。但操劳和辛苦,也累垮了他的身体。

2015年的一次体检中,尤先生被确认为肝癌晚期。在他入院治疗的第二个月,他的工资从之前的2.5万,直接降为1200元。

经过两年的治疗,尤先生花光了24年的全部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人生就此急转直下。

谈起自己的遭遇,尤先生只有仰天长叹:

“我为公司奉献了24年,到头来却是这样的结局,都不敢想接下来要怎么办,这是把我逼入绝境啊。”

事情闹大了,尤先生的企业出来回应:我们的做法,完全合法。

相比之下,尤先生只是工资断崖式下降,还算幸运。

另有新闻报道,某提倡“狼性”文化的大企业,其员工经常熬夜加班,但在患癌后,直接就被公司解雇了,一点都没犹豫。

这很现实,也很残酷。

4

重复度高的低效奋斗,有失业隐患

人到中年,学习能力下降,越来越熟悉目前岗位的工作,另一个后果就是:我只会做这个岗位的工作。

而且学者们早就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的边际效益,也是在递减的。

尤其是,这么多年的辛苦努力,都只是简单低效的重复劳动,在老板和公司看来,你很努力;但实际上,你并没有更多的扩展和提升。

而这个时候,你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只增不减。

2017年,42岁中兴程序员欧某,在和领导谈话,被领导要求他离职以后,从办公室的楼顶一跃而下,抛下妻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欧某出身农村,从小学习成绩优秀,本科、硕士都在重点大学就读,毕业后也在大企业工作,拿着高薪收入,看似一路顺风顺水,幸福无比,实际上,危机就这样悄然而至。

很多人不理解,程序员不是高技术人才吗?年龄越大,经验不是越丰富吗?

但他们不明白,程序员确实是一门吃青春饭的行当。写程序,需要熬夜加班,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对脑力的要求和消耗也很大,年龄大了,脑子转得不如年轻人。

虽然前半辈子都在努力奋斗,但如果没有什么积累,还是重复“熬夜加班”拼精力挣钱的老路子,这样毫无竞争资本可言。

人到中年,你不能熬夜加班,你脑子转得没那么快了,要你何用?年轻人比你好用多了!经济不景气、企业效益不好的时候,裁撤的只能是你。

所有单纯出卖劳动的职业,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只要前半辈子都只是简单重复的劳动,没有积累,没有经验,都面临这样的风险。

有人早就发现,十年二十年前,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几岁;而如今,互联网从业者,平均年龄还是只有二十几岁。

那么,那些曾经在互联网行业奋斗的老人哪里去了呢?都去创业了吗?肯定不可能。

反正,他们的命运,已经没人再关心。

5

做给别人看的假奋斗,效率低下

朋友强子,就因为公司里几个“热爱奋斗”的同事的存在,而变得越来越辛苦,工作效率越来越低下。

因为老板提倡“艰苦奋斗”,还建议大家多读读《狼图腾》,要多培养一下狼性。

几位同事,真的认真读完《狼图腾》,大受震动,纷纷决定要熬夜加班,为公司和自己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于是,明明上班时间工作已做完,6点钟按时下班就好了,结果这几位老兄,拖也要拖到到9点钟,老板准备离开公司的时候,才下班,还经常和老板“偶遇”。

老板大为欣赏,几次在公司大会上表扬。因为强子总是到点按时下班,还被老板叫去批评过:“你看看别的同事,多么努力?!年轻人,要想进步,不能停留在舒适区啊!”

结果没办法,所有人只能等到9点才敢下班。但总不可能,加班这几个小时,什么都不干,全部上网打游戏吧?

所以,明明6点前可以干完的事,只有慢慢磨蹭,拖也要拖到9点干完。

不仅效率低下了,所有人回去比较晚了,在公司耗的时间太长,家庭生活、睡眠状况、精神状况,都受到影响。

每个人都感到身心俱疲,工作时间都是一脸疲惫,黑眼圈越来越多。

心理学早有发现:当压力水平越高,员工会把更多精力用来应付压力,而只会投入较少的努力在工作任务上。

那几位同事用他们的“奋斗”,成功提升了公司所有人的“压力水平”,效率只可能越来越低,所有人都被工作所裹挟。

这样的状况,会是所有人的噩梦。

6

奋斗是个人的选择

不该是一种被灌输的信念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漫画。

在古埃及,炎炎烈日之下的沙漠,一群监工拿着鞭子,驱赶着奴隶们搬运笨重的石块,给法老修金字塔。

其中一个奴隶,虽被监工鞭打,但一点也不感到焦虑痛苦,反而很开心,望着前方即将竣工的金字塔,大发感慨:“我这么努力,以后肯定也会拥有这样一座金字塔的。”

就算他烈日下晒到脱水中暑,依然注定永远不可能拥有一座金字塔。他的奋斗,只是单调重复的劳动,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这样的劳动越来越没有价值。

只不过法老们,喜欢给这群修金字塔的人灌输这样的信念:你要奋斗,奋斗才有肉吃。

但奋斗本身是一项自我选择。它绝不应该成为每个人,自我约束的牢笼。

职场上真正高效率的努力奋斗,不应该是自我牺牲去讨好老板,或感动自己,而是实实在在的自我提升。

心理咨询师宋晓东,在《高效努力》一书中,提出了六种正儿八经的“高效努力”方法:

① 让努力兑换价值。

不是每天都做重复单调的工作,看似很辛苦很勤奋,但除了能感动老板以外,你什么也得不到。换句话说,你得让自己更值钱。

② 学会精力管理。

把自己最大的精力,花在最能提升自己,给自己增值的领域。

③ 发挥自身优势。

拿自己的短板,和别人的长处比较,永远只能自讨没趣。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才能做得最好。

④ 拼尽全力。

记住,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都还没有到拼天分的地步。你也不例外。

⑤ 绝对自律。

只有自律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

⑥ 强大的心理能力。

心理强大的人,才能越挫越勇,越挫越强。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