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耻"到底多耻?三千佳丽衣不蔽体、身披羊皮,皇后受辱自尽

前言

很多人对中国的历史过往十分感兴趣,确实,中国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本精彩绝伦的书。中国历史数个王朝历代更迭,这其中有着数不清的传奇故事。每次王朝新旧交替,伴随的都是金戈铁马与狼烟四起。依照古代的制度,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造成了历代王朝繁盛又消亡的局面。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国家的统治者多以汉族为主,只有少有的几个王朝因国力的衰弱被少数民族侵占,但不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在今天看来都是中华民族,没有什么不同。

但放在以前人们的观念却并非如此,中原人秉持着天朝上国的理念,古时候中国的强盛国力使得中国周边的小国大多成了在中国的附庸国,面对汉族以外的种族,都是一概沦为外族异常排外。因此在面对少数民族的进犯时,战局都是十分激烈,一旦开战就是动辄三五年,十分耗损国力劳民伤财,如是再遇上收成不好的年岁,靠农业为主的古代社会就会民不聊生。历史上少有的几个被彻底灭过的朝代中,连执掌大权的皇室都一度成为了阶下囚。那么"靖康耻"到底多耻?三千佳丽衣不蔽体、身披羊皮,皇后受辱自尽。

武力薄弱

靖康耻一词出现在岳飞的一篇诗作中,记述了靖康之变宋王朝战败后的情形,在这场战役中宋朝皇帝宋钦宗为金人所俘,一代名将忠心报国的岳飞自然是受不了如此奇耻大辱,所以写下了诗句慨叹这血海深仇。宋朝遭此大难并非偶然,宋王朝长期重文轻武的特点使得这个朝代落下了积贫积弱的底子,尽管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时完成的,但这样一个漫长的阶段是前朝历代的经济实力打下的基础,到了南宋时只是画上了句号。

宋朝的文化在历史上有着不俗的发展,从金庸写的武侠小说中就足以见得,宋朝的文化可以说是汉人的顶峰时期。但能够护住国家的只有武力,文化发展的再好在战争来临时都不值得一提。那么"靖康耻"到底多耻?

靖康之难

靖康之难是对中国儒家文化的一次讽刺,金兵进入南宋皇城后首先俘虏了当朝皇帝,在进入后宫后又逼迫三千佳丽衣不蔽体、身披羊皮,当时的儒家伦理在经过宋朝两代发展已经逐渐僵化,民风也因此而愈加保守,不似前朝唐那样开放。因此皇后受辱自尽,以死捍卫自己的尊严。而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向附庸国缴纳赔偿金以及纳岁贡的朝代,在往后的第二个是清朝。

当时虽然金兵的实力强盛,但仍然不敢有所懈怠,北部还有辽国虎视眈眈,因此这一战过后金兵派出使者主动求和,希望两国联盟合作共同抵御辽国。为了自保宋朝选择了议和,但这一合约并不是以公平为基础的,中国这样一个闻名于世界的强盛大国在宋朝时第一次成为了少数民族的附庸国。

宋朝衰败

经年的缴纳岁贡,使得本就积贫的宋王朝更加衰弱。中原人建立的国度已经不能再让少数民族心存忌惮。靖康之变前治国无能的文墨皇帝宋徽宗匆匆禅让皇位,继位的宋钦宗虽然使国家运转有了一丝的起色,但无奈国家的根基已经腐烂,做的再多也是无力回天。

结语

一个国家最屈辱的历史就是被外族践踏了土地,宋朝的兴衰也昭示着军事的支持有多重要,强大的国防力量是支持一切发展的外部保障,不可或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