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个“问题少年”?不不不,真相是,你有一个“问题家庭”


2010年10月20日23西安发生的药家鑫杀人案,性质之恶劣震惊全国,当时觉得犯下如此罪行的药家鑫一定是个残忍的心理变态者。然而真相却是,药家鑫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乖孩子,促使他杀人的动机竟然是,不让父亲知道自己开车撞了人——“被爸爸知道,我就惨了!”典型的小孩子闯祸不敢让家长知道的心理。在他心里,父亲的愤怒是他最怕的事,比杀人还甚。而杀人只是一种应激反应!

药家鑫的父母表示,对孩子的教育一直很严厉,犯一点小错动辄打骂是常事,药家鑫的反应基本就是逆来顺受,长期的残酷教育最终出现了残忍的后果。可以说,药家鑫案的元凶是药家一家三口。

高速发展的社会带来了快节奏的生活,人们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层出不穷的精神问题不断出现,人们开始关注精神健康。随着治疗师的研究与治疗,人们开始发现,几乎所有的精神困扰背后,都有原生家庭的阴影在攒动。“每个不快乐的人都来自一个倍感压力的家庭。”可以说,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来自家庭。

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决定人格的因素在童年期最活跃,人们独特的个性和人格就是在这个时期成形的。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家庭教育最为关键。在心理疏导治疗过程中,家庭对人的影响不容忽视。美国心理学经典著作《热锅上的家庭》中这样说:

“一个人或许无法突破‘原生家庭’,但一家人可以重新定义心理治疗,颠覆对家庭的认识,家人不必孤军奋战,家人可以有难同当。 ”

《热锅上的家庭》一书生动地讲述了布莱斯一家的治疗过程,抽丝剥茧般揭露了精神困扰甚至精神障碍背后的家庭秘密及真相。

《热锅上的家庭》作者奥古斯都·纳皮尔博士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博士,卡尔·惠特克医师则是一位精明、睿智,幽默,经验丰富,充满激情的治疗师,也是纳皮尔的老师。两人亦师亦友,配合默契,一起解决了无数家庭的精神困扰。

读完本书百感交集,不由感慨,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贯穿于治疗师的整个过程,也贯穿于每个人的人生。


你家有个“问题少年”?不不不,真相是,你有一个“问题家庭”


下面就从三个方面分享一下《热锅上的家庭》这本书的内容。

当一个人出现性格问题或精神困扰时,那个家庭一定不是无辜的。

故事是从布莱斯一家的“问题少女”克劳迪娅开始的,十六岁的克劳迪娅是布莱斯一家的长女,处在“青春叛逆期”,与父母亲意见不和总是争吵,心理治疗师给出“精神分裂倾向”的诊断,这一诊断令家人崩溃,更令克劳迪娅愤怒,她拒绝配合所谓的治疗。

最终冲突升级,家人怕克劳迪娅离家出走或者做出更为极端的事情,才向治疗师卡尔和纳皮尔伸出求援之手。

卡尔和纳皮尔是经验丰富的家庭治疗师,两位深谙家庭治疗的秘密,他们排除阻碍,坚持全家所有成员都要面对面地接受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家人的叙述、争吵、冲突,两位治疗师发现,克劳迪娅的问题并非“根源”于自身,罪魁祸首竟然是布莱斯夫妇的婚姻问题。


家庭是一个小型社会,有它固有的社会秩序,隐秘的规则,微妙的用语、矛盾、互相较量,封闭的生活风格及思考方式,外人不易看穿。家庭是大家投注多年心力建立起来的小型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家人之间的作用力此消彼长,每个人都在使劲,每个人都有份儿。很多困扰往往是一家人共同酝酿出来的。

一般的家庭都具有一定的共同点,比如生存压力,家人对立两极化以及争吵白热化,父母子女三角关系,怪罪指责,过度扩大的认同感,担心生活停滞和生命死亡等等,这些都是家庭基本冲突的来源,并且均源自夫妻原生家庭的不安全感。

家庭的隐秘秩序和运行模式经年累月,不易改变。布莱斯家庭的问题正是源自大卫和卡罗琳夫妻的婚姻问题。然而在这个家庭,隐秘的秩序已经形成,不容改变,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心照不宣地执行。

大卫和卡罗琳都察觉到婚姻的冷淡和疏远,又不愿正视问题,于是将大女儿克劳迪娅拉入两人之间,试图通过与女儿的冲突转移注意力,甚至改善夫妻关系,然而这样的做法伤害了克劳迪娅,让她承受了不该承受的压力,并成为家庭问题的替罪羊。家人为了维护隐秘的秩序,甚至会刻意制造克劳迪娅和父母的矛盾冲突。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克劳迪娅的问题事实上是布莱斯一家“努力”的结果。


你家有个“问题少年”?不不不,真相是,你有一个“问题家庭”


夫妻应当妥当处理婚姻问题,不要让它祸及子女

人们结婚时都抱着美好的愿望,希望我们的伴侣是亲密的伴侣、朋友、体贴的爱人,甚至呵护宠爱自己的家人。总之,对方应该是一个能够满足我们所有情感需求的人。

结婚初期,两人新鲜好奇当然也很甜蜜。随着生活的继续,柴米油盐、人间烟火,孩子降生,巨大的生存压力、欲求不满使两人渐渐出现分歧、矛盾,感情渐渐降温,甚至冷淡、疏离,婚姻出现问题。

婚姻中的两人都意识到问题,又不愿正视,既无力改变现状,又不愿离开家人,此时,夫妻开始试图寻找外援,比如——外遇。外遇的对象可以是婚外第三者,也可以是工作、子女。

其实,当婚姻出现问题时,夫妻应该直面而不是逃避,找出元凶解决它才是正确的做法。

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卡尔说克劳迪娅的问题根源是布莱斯夫妇的婚姻问题,并说夫妻俩都有外遇,这让两人既困惑又吃惊。卡尔接着解释,大卫的外遇对象就是工作,他整天埋头工作以逃避问题。卡罗琳则把关注点放在了克劳迪娅身上,她一方面依赖女儿,向女儿倾诉、抱怨,一方面又命令女儿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事,并且不停地指责女儿。

克劳迪娅与母亲争执无果,向父亲求助,大卫出于对卡罗琳的对抗支持女儿,可又在妻子女儿冲突激烈时选择站在妻子一边。

父母的依赖、指责、犹豫、摇摆让女儿既困惑又愤怒,最终情绪失控,几乎崩溃。

卡尔指出,克劳迪娅是布莱斯家庭婚姻问题的替罪羊,是受害者。布莱斯夫妇这才恍然大悟。

其实所有的家庭都避不开婚姻问题,当出现问题时正确的做法是,直面问题,找出它的根源,解决它,实在不行就要找专业的治疗师对问题进行追根溯源,揪出元凶,再解决它。如同布莱斯一家。

婚姻问题出现时,夫妻要敢于在子女面前承认自己的恐惧、焦虑,甚至软弱。子女不但不会轻视父母,反而会乐于帮助解决问题。


你家有个“问题少年”?不不不,真相是,你有一个“问题家庭”


如何避免原生家庭对婚姻的影响

近些年来,原生家庭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心理治疗领域,并越来越受到关注。

中国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

“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你那些灰暗的,一直以来难以被别人和自己所理解接纳,似乎根本无法无处安放的感受,其实就是来自于你的家庭,而且主要是来自你与父母的关系。”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甚至将有问题的原生家庭成为“有毒家庭”,并分类出六种“有毒父母”。

当我们自己建立家庭时,希望遇到全新的人格特质的对象,希望自己就此摆脱原生家庭的阴影。但是可怕的是,我们往往会在婚姻中不知不觉地去复制自己的原生家庭,而且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在复制原生家庭,就会马上对婚姻失去信心。

那么如何避免原生家庭对婚姻的影响呢?

首先,我们要在婚姻生活中学会独立,让自己不要依赖对方。要试着卸下责任,成为对方的同行者、伙伴、朋友,而不是依附者。

卡罗琳在家庭治疗中,渐渐走出了对丈夫的依赖,开始主动学习、进步,在与外界的接触中,渐渐释怀,变得开朗、进取,也更能够积极的去面对问题。

其次,我们要学会从婚姻问题中自省,找出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尽力消除它,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

治疗师在治疗中,首先发现了卡罗琳的原生家庭问题,卡罗琳的母亲严苛的教育方式给她造成了伤害,这种教育方式被卡罗琳带进了自己的婚姻生活中,卡罗琳在不知不觉中复制着母亲的形象。

治疗师从大卫的反常表现也发现了原生家庭的阴影,更找到了大卫在婚姻问题中一直埋头当鸵鸟(逃避)的原因。最终不但揪出了根源,并通过与大卫父母的沟通解决了问题,甚至解决了大卫父母之间的婚姻问题。

在治疗师的引导下,卡罗琳和大卫卸下了责任,敢于正视自己的焦虑不安,对父母的担忧,也终于开始了积极的治疗。

故事的结尾,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疗,布莱斯一家生活开始变得平静而美好,女儿走出了叛逆,考上了大学,布莱斯夫妇各自忙碌又彼此关心,儿子和小女儿因为家庭情绪环境的改善过得更为快乐。

在布莱斯一家的治疗过程中,一些家庭冲突问题的场景,与许多中国家庭的现状不谋而合,事实上,所有看过本书的人也许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

最后,借用《热锅上的家庭》译序中的一段话表达期许:

“愿那些陶醉于恋爱的人们,愿那些正在追寻自我和亲密关系的人们,愿那些在家庭中挣扎痛苦或疏离的人们,在本书的陪伴下,顺利走过热锅上的洗礼,成为一个‘不同’的人,建立一个全新的自尊自爱的自己,进而缔结全新的家庭之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