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律師告訴你:“選對結婚對象不靠感性,靠理性!”

也許因為職業的關係吧,每當聽到身邊的人在忙著找對象或者幫別人介紹對象,或者已經有對象準備結婚。我的內心總是充滿好奇,想知道他們找到結婚對象是不是最合適他們的?在他們日後的婚姻中會不會出現離婚的情況?

當人們懷著步入婚姻的心態而去接觸異性時,內心都是充滿興奮和期待的,特別是那些沒有談過戀愛的人更是如此。而大多數父母更是為孩子成家這件事不停操心。孩子沒對象的,就會忙著讓人幫忙介紹對象;孩子有對象的,就會催著趕快結婚,而無論是催婚的父母還是被催婚的子女對於結婚這件事情似乎都期待不已。

而我因為看過太多離婚,在面對人們對於結婚的這種熱誠時,總覺有些許諷刺和感慨。那些來離婚的人在他們結婚的時候又何嘗不是這般的期待呢?可後來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在婚禮上發誓相愛一生、相濡以沫的一對璧人最後相互憎恨、不得不相忘於江湖。婚禮時,對方父母是將對方託付自己的恩人;離婚時,對方父母變成將不幸帶給自己的仇人。

在我的婚姻觀裡,與我們結婚的有緣人究竟是不是我們最愛或者最合適的人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兩人在進入婚姻後,能不能放棄比較和不滿,然後耐心專注於兩人磨合的事情。只要婚姻中的兩人都有這樣的覺悟,在我看來,無論對方是怎樣的人,最後必將合為一體。當然,磨合的過程,免不了會伴隨考驗和痛苦,而那些性格、三觀存在巨大差異的夫妻更是容易在這個過程中放棄。

既然如此,那麼找一個各方面更為接近的人來磨合,是不是考驗和痛苦就會少一些呢?

看到這裡,有的朋友可能要說我在講廢話了。這確實是句廢話,可現實中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卻很多人都沒有領悟到。大多數人在知道這個道理的情況下,依舊沒能找到對的人,甚至找到的人是最不適合自己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個人認為,這是感性和情慾在作怪。感性會讓我們被單一、具體的事件或者特定的環境、氛圍影響而產生幻象,對眼前並不適合自己的人進行美化,而如果這時情慾再給我們帶來生理上的歡愉感 ,那個不適合我們的人就會在我們幻化的世界裡變成公主或王子。試問,面對著自己的公主或者王子,你又怎麼會不娶、不嫁呢?

那究竟要怎麼辦才能找到那個最大限度適合自己的人呢?

我們要學會用理性的態度來對待選擇結婚對象這件事情,排除感性和情慾的干擾,把它作為一項工作來完成。那怎樣才算理性呢?我自己是這樣理解的:

擇偶時,

首先考察對方在處理人與人的關係時,區分自己的社會關係和家庭關係,他/她是否知道自己的社會關係是為家庭關係服務的,簡單來說,就是他/她不會將他/她在工作中的角色帶到生活中。

其次,他/她的認知裡,他/她婚後為之投入的家庭你與他/她兩人的家庭還是原生家庭?

第三,在遇到需要作出讓步和犧牲的情況時,對方是否只傾向於讓你來犧牲?

第四,考察對方原生家庭中對對方影響力最大的家庭成員或者朋友的為人和處事方式,你能否接受?對方的家庭成員或好友中是否存在麻煩製造者?這個麻煩製造者所製造的麻煩會不會成為你們婚後的負累?

第五,讓對方真實瞭解對你有影響力的家庭成員或朋友的為人和處事方式,並且對方能否接受你與家庭成員或朋友的相處方式。

這裡有必要強調一下,在結婚前無論是我們還是我們的家人、朋友在面對對方時常常喜歡把真實的自己隱藏起來,裝出一副和藹可親、光鮮亮麗的樣子。而這樣的做法恰恰會給兩人日後的婚姻破裂埋下隱患,

畢竟裝一時容易,裝一世是不可能的!既然真實面目遲早要在對方面前展露,那麼還不如一開始就毫無保留的展示出來。這樣既是給自己也是給對方一個真實客觀的選擇機會。如果彼此都能接受對方最真實的狀態,那麼進入婚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看在這裡,可能又有朋友會說:“談戀愛的過程不就能考察這些嗎?”

NO,這和談戀愛有本質的區別,我們之所以會選到不該選的人,就是因為在戀愛的過程中,我們不知不覺的被感性和情慾綁架,以至於即使發現兩人不適合,但還是會身不由己的朝著婚姻的方向邁進。而理性的選擇結婚對象就是在步入婚姻前儘可能的以量化的標準來看待與你在一起的這個人,把感性和情慾排除在外。就算你是假借戀愛之名,行理性考察之實也沒有關係,因為這樣的作法其實是對對方更高層次的尊重,是對婚姻負責任的表現。

因此,請學會理性選擇結婚對象吧,這樣婚姻會幸福一些!

離婚律師告訴你:“選對結婚對象不靠感性,靠理性!”

理性選擇結婚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