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渣、好色、負心漢,這樣的他憑什麼被譽為“中國國寶”?

學渣、好色、負心漢,這樣的他憑什麼被譽為“中國國寶”?


華人星光(ID:hrxg2020)原創

者:華人星光

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能得大師之謂者,必定德才兼備也,

而中國有這樣一人,

他不光被稱作“國寶”,

還被譽為一代“國學大師”。

可翻開他的人生書冊,

卻令人大吃一驚,

“學渣、好色、負心漢”,

如此“不堪”的他,

憑什麼被譽為“國寶”?

今天,我們就來揭開他的真面目!


他,就是季羨林。

學渣、好色、負心漢,這樣的他憑什麼被譽為“中國國寶”?

1911年8月6日,

他出生於山東清平縣康莊鎮官莊,

一個“特別”的家庭。

在山東,清平是最窮的縣,

在清平,官莊又是最窮的村,

在官莊,他家就是全村最窮的家。

窮到什麼程度?沒有錢買鹽,

就把鹽鹼地上的土掃起來,

倒進鍋裡煮水醃鹹菜,

一年到頭就吃這個。

窮到上天都看不過去,

命運第一次眷顧了他,

他人生最重要的轉折到來了。


“我一生是靠運氣,第一個運氣,

就是我生下來是男孩。”

6歲那年,他被叔父接到濟南,

這成了他人生一個重要轉折點,

如果沒有叔父,

他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出窮山村。


叔父膝下無子,

將光耀門楣的希望全寄託在他身上,

把他送入最好的學校讀書。

可那時的他卻“胸無大志”,

不好好讀書愛看小說,

課桌上擺著《四書》,

可他看的卻是

《濟公傳》《西遊記》《三國演義》

......

冷不防老師進來,

他就連忙把閒書一藏,

搖頭晃腦念起“子曰”、“詩云”來。


學渣、好色、負心漢,這樣的他憑什麼被譽為“中國國寶”?


除了看小說,

還能引起他興趣的就是英語了,

“英語彎彎曲曲像蚯蚓爬一樣,

居然能發出音來,

我覺得還挺有意思。”

這樣“荒廢學業”結果可想而知,

他從未考出什麼好成績,

還因珠算不好捱了好多次板子,

眼看他在“學渣”路上越走越歡,

命運卻再一次“眷顧”了他。


1930年高考,他數學只考了4分,

幸得國文和英語“力挽狂瀾”,

拉高平均分,

他竟考上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

而上了大學的他,

還是不好好唸書,他幹什麼呢?


他忙著“看女人”,

讀大三時他寫了《清華園日記》,

1932.12.21 說實話,

看女人打籃球,實在看大腿,

附中女同學大腿倍兒黑,只看半場而返。


1933.04.29 因為女生宿舍開放,

特別去看了一遍,一大半都不在屋裡。


學渣、好色、負心漢,這樣的他憑什麼被譽為“中國國寶”?


他忙著“罵人”,

1932.09.11 我的稿子還沒登出,媽的。

1932.09.23 早晨只是坐班,坐得腚都痛了。

1934.03.13 沒作什麼有意義的事,

媽的,這些混蛋教授,

不但不知道自己洩氣,還整天考,

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孃的什麼東西?


幾十年後這本日記出版時,

編輯認為這些邊角料太露骨,

建議他刪減掉,他拒絕了,

“我考慮了一下,

決定不刪,一句話也不刪,

我七十年前不是聖人,今天不是聖人,

將來也不會成為聖人。

我不想到孔廟裡去陪著吃冷豬肉,

我把自己活脫脫地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

他將最原始的面貌展現於世,

沒有絲毫造作,沒有矯飾粉墨,

“好色之徒”季羨林,

實則是一個最真實的真性情男人!


學渣、好色、負心漢,這樣的他憑什麼被譽為“中國國寶”?

就這樣“不務正業”度過四年,

但他的好運彷彿用也用不完,

1935年,命運第三次“眷顧”了他,

他考上清華與德國的交換研究生,

來到德國哥廷根大學,

而這次出國,徹底改寫他的一生。


1937年中華大地慘遭蹂躪的消息,

不斷揪動他的心,

懷著“成才報國”的夢,“學渣”季羨林,

終於開始了自己的人生逆襲!

他一口氣同時選修梵文,

巴利文和吐火羅文,

等生澀偏僻的古代語言,

這是一段“自我折磨”的日子,

但卻結出了最豐碩的果實,

他的刻苦努力,

令當時唯一能讀懂吐火羅文的西克教授,

對中國留學生刮目相看,

西克在課堂上鄭重宣佈:

“我要把畢生學問,

毫無保留傳給季羨林!”


學業突飛猛進,愛情也悄悄來臨,

可他,卻實打實做了一回“負心漢”。


在德國,

他在鄉愁和繁重學業中度過,

這段晦暗的日子裡,

是房東家的大女兒伊姆加德,

彷彿一束光照亮了他的世界。

接下來4年裡,

他們在溫暖午後看鴿子紛飛;

在佈滿落葉的小徑上散步,

一起看電影、逛街、打論文稿。

可這段異國之戀,

最終“有情人難成眷屬”。


學渣、好色、負心漢,這樣的他憑什麼被譽為“中國國寶”?


1946年他即將啟程回國,

但卻不知如何跟她開口,

待論文終於打完,

他有些顫抖地開口:

“我要離開了,我的祖國需要我……”

她哭著央求:

“留在這裡好嗎?我也需要你!”

他仰起臉不讓淚水流出來,

痛苦地搖了搖頭:

“這裡只是我的第二故鄉,

我要回到祖國去……伊姆加德小姐,

你一定會遇到一個比我更好,

且更愛你的男子,

他願意永遠陪伴在你的身邊,

呵護你一生的。”

她知道自己留不住他,

只能努力擠出一絲微笑,

在論文稿最後打上一行字:

“一路平安!但請不要忘記。”


他終身難忘的愛情卻終究無法回應,

家、國,是他推卸不去的責任,

“負心漢”季羨林,

實則是一個最深情的真性情男人!


1946年他回到闊別十年的祖國,

在恩師陳寅恪推薦下,任教北大,

成為北大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

也從這時起,

他真正開始書寫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學渣、好色、負心漢,這樣的他憑什麼被譽為“中國國寶”?


他剛到任不久,就遇到一場“大戰”,

因為一個“浮屠與佛孰先孰後”的問題,

大佬胡適和陳垣吵得不可開交,

胡適說:“浮屠在先,佛在後”。

陳垣說:

“放屁,明明先有佛,後有浮屠。”

兩人你來我往,誰都說服不了誰。

這時,還是“無名小卒”的他,

看不下去了:“這些個教授,

就知道吵吵吵,吵個屁!看我的!”


胡、陳兩位爭來爭去不離中國文獻,

他呢,別開生面放出絕招,

找來梵文、吐火羅文、龜茲文查閱,

不夠,又找來回紇文、康居文、于闐文,

然後閉門鑽研,數日後,

一篇《浮屠與佛》的論文橫空出世:

“浮屠”來源於印度古方言,

“佛”來源於吐火羅文,

在中國文獻中,“先有浮屠後有佛”。

這篇一下子就把胡陳兩位,

久攻不下的碉堡炸為平地,

胡陳都驚呆了,

紛紛歎服: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

這篇論文,

最後交給當時最權威的學術刊物,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出版。

胡適後來談起他,不無讚許說:

“做學問,應該像北大季羨林那樣。”


那學問到底怎麼做呢?

一次學生問他:“做學問可有捷徑?

我實在寫不出東西來了。”

他說了一句極其風趣的至理名言:

“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

他這句話,乍一聽話太糙,

細一品理可不糙,

功夫修到家,自然厚積薄發。


他曾是“學渣”,

一路順風順水總以“運氣”自謙,

但他的學問,可絕不是憑運氣!

終其一生能取得大師地位,

全在於他獨門武學“多喝水”,

“學渣”季羨林,

實則是一個最用功的真性情男人!


學渣、好色、負心漢,這樣的他憑什麼被譽為“中國國寶”?

此後十多年,

他更為世人展示自己的“絕世神功”,

《印度簡史》《中印文化關係史論叢》

等鉅著橫空出世,

他在北大講課幾乎場場爆滿,

東西比較學、佛教語言學、

印度中世紀文學......

無不信手拈來;

他還是精通英、德、梵、巴、俄、法、

吐火羅等12門語言的“高級專家”,

其中吐火羅文,

當今世界已不足30人掌握。

然而,在他最登峰造極,

受國人推崇時,

卻也一下跌進了“萬丈深淵”。


1966年,

一場浩劫史無前例席捲全國,

可不同於其他學者被“揪出來”,

他,竟然是主動“跳出來”的!

學渣、好色、負心漢,這樣的他憑什麼被譽為“中國國寶”?

當時北大有位女“紅人”,

整日帶著一幫子人“揪反動派”,

此人被稱為“老佛爺”,誰都不敢招惹,

可原本還沒有被盯上的他,

偏要頂風而上!

一篇文章中他這樣描述此人:

據說是“三八式”,

也算是一個老幹部了,老革命了。

但是,調到北大來以後,

卻表現得並不怎麼樣,

已經是一個老太婆了,卻打扮得妖里妖氣......


我同這個人有過來往,

深知她是一點水平都沒有的,

蠢而詐,冥頑而又自大。

每次講話,多少總會出點漏子,鬧點笑話。

在每次開會前,

她的忠實信徒都為她捏一把汗。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一時竟成了燕園的霸主,

為所欲為,驕橫恣縱。


這一下他可是“跳進萬丈深淵”,

“老佛爺”大怒,一心要把他“打成”地主,

兩次派人到他老家去調查,

可她一番苦心註定要泡湯了,

老家人告訴那幾個小將:

“如果開訴苦大會,

季羨林是官莊的第一名訴苦者,

因為他連貧農都不夠。”


“老佛爺”不甘心,

就給他扣上一頂“反動學術權威”大帽子,

他家裡被打砸一番,

公社大喇叭裡喊著“打倒季羨林!”

他白天要在工廠運煤,

晚上挨批鬥,他的脖子上,

用細細的鐵絲掛著十幾斤重的大木板,

保持“噴氣式”半蹲到2、3個小時,

每次都是“生不如死”的折磨。

批鬥傷及肉體,卻也震醒了他的靈魂:

這樣的生不如死都堅持下來了,

以後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之後飽經摺磨他視如平常,

非但無怨無尤,

反而以極其幽默地語言,

寫下一部《牛棚雜憶》:

我現在在被批鬥方面,

好比在太上老君八卦爐中鍛鍊過的孫大聖,

大世面見得多了,

小小不然的我還真看不上眼,

這次批鬥就是如此,

規模不大,口號聲不夠響,

也沒有拳打腳踢,

只坐了半個小時噴氣式,

對我來說,這簡直只能算是一個‘小品’,

很不過癮,我頗有失望之感。

總起來看水平不高,

如果要我給這次批鬥打一個分數的話,

我只能給打二三十分,

離開及格還有一大截子。


他說:“在悲哀、孤獨、恐懼之餘,

我還有一個牢固的信念,

如果把這一場災難的經過,

如實寫了出來,

它將成為一面偉大的鏡子,

告訴我們,什麼事情應當幹,

什麼事情又不應當幹,

決沒有任何壞處。”


學渣、好色、負心漢,這樣的他憑什麼被譽為“中國國寶”?

1976年,“歷劫”十年的他,

交出的答卷還有一部在挨批期間,

偷偷翻譯的印度史詩《羅摩衍那》。

而繼當初懟“老佛爺”那一“跳”後,

他又一次“跳”出來了,

在80年代人人“談胡色變”時,

他非要出來為胡適說話,

有朋友勸他千萬不給自己惹麻煩,

但他固執地認為,

胡適在中國現代學術史上有重要地位,

自己有必要站出來說真話,

還胡適以真,還文化以真。


他公開寫了《為胡適說幾句話》一文,

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時間他又跌落神壇,受人攻擊,

有人譏諷他:“真蠢,當初不知明哲保身,

現在也不知收斂,

還自己上趕著往出跳。”


可他們卻不知,

這就是他的純粹和骨氣,

所有看不過眼聞不過耳的事,

他就是要勇敢地說!

季羨林,

實則是一個最無畏的真性情男人!


直到1986年後,

隨著季羨林《大唐西域記校注》,

《印度古代語言論集》等著作的出版,

80歲高齡的他終於再次站在文壇之巔,

有錢有名,啥也不缺,

他也完全可以閒賦在家安享晚年,

但季羨林之所以是季羨林,

是他從不覺得,

自己是個可以坐享晚年的名人,

他還要在學術這條道路上衝刺!


患有白內障的他,

閉門謝客奮筆疾書,

他給自己的目標,

是完成一部輝煌學術著作《糖史》。

每天天一亮他就直奔北大圖書館,

一呆就是一整天,

從卷帙浩繁的書籍中,

尋找和“糖”有關的資料,

一本一本、一頁一頁、一句一句,

每天風雨無阻,

這期間他翻了將近1000本書。


終於1998年,經過十多年的醞釀,

近80萬字的輝煌學術鉅著

《糖史》終於出版,

關於“糖”史,有無數著作,

但真正從文化交流角度來寫《糖史》,

唯季羨林一人而已,前無古人。

他前所未有的名聲大噪,

但他,卻視名聲為畢生負累。


學渣、好色、負心漢,這樣的他憑什麼被譽為“中國國寶”?

1999年他88歲,

出版社為他祝壽,宴會上來賓雲集,

各種溢美致辭結束後,輪到他講話,

他說:“我剛才坐在這裡,很不自在,

我的耳朵在發燒,臉發紅,心在跳,

我聽見大家說的話,你們不是在說我,

你們說的是另外一個人。”

可他的謙遜,

擋不住人們對他的喜愛,

“國學大師”、“學界泰斗”、

“國寶”漸漸成了他的標籤,

2003年,

他借自己的《病榻雜記》出版,

理清了什麼叫“國學”、什麼叫“泰斗”,

還“三辭桂冠”,

一辭“國學大師”,“環顧左右,

朋友中國學基礎勝於自己者,大有人在。

在這樣的情況下,

我竟獨佔“國學大師”的尊號,

豈不折煞老身。”


二辭“學界泰斗”,

“這樣的人,濤濤天下皆是也,

但是,現在卻偏偏把我“打”成泰斗。

我這個的泰斗又從哪講起呢?”


三辭“國寶”,

“是不是因為中國只有一個季羨林,

所以他就成為‘寶’,但是,

中國的趙一錢二孫三李四等等,

等等,也都只有一個,難

道中國能有13億‘國寶’嗎?”


他說:“三頂桂冠一摘,

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

身上的泡沫洗掉了,

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


在人人追名逐利的路上,

他早已洗盡鉛華,

做回一個真實的自己,

視名利如土,這就是他的真性情!


學渣、好色、負心漢,這樣的他憑什麼被譽為“中國國寶”?

之後耄耋老年的他,

依然“忙個不停”,

將精力全用在了對學生的關注中。

在北大流傳著一件趣事,

一年有一位新生來報到,

拉箱扛包到處跑,

烈日炎炎,他實在累的不行,

恰好看到一位老人經過,

神態從容不慌不忙,

新生以為是園工,

便把行李交給老人看管,

老人欣然答應,新生便去忙報到註冊,

等忙完時已過正午,

新生突然想起:

哎呀,行李還在老頭那。

一路狂奔過來,發現老人還在原地,

頂著大太陽從容看書。

次日開學典禮,新生大驚,

那個給他看行李的老人,

就坐在主席臺上,一問,

竟是北大鼎鼎有名的副校長,

東方學大師季羨林。

堂堂北大校長,給學生看行李,

還是頭一次聽說!


他對學生的好,遠不止這些,

有一年冬天在北京大鐘寺,

零度以下的天氣,北風呼嘯,

他的學生作學術講解,

這次準備用了近10年時間,

對於學生的付出他心知肚明,

這場學術報告進行了兩個多小時,

他一直坐在臺下頂著寒風認真聽講,

那時他已90高齡身患重病,

參加這場報告僅十天,他就被送進醫院。

事後有人對他說:“就算是為學生站腳,

也沒有必要在那裡凍兩個小時呀。”

他說:

“有必要!因為他講的有些新東西,

有的我還不瞭解。”


他這一生,何其輝煌,

為學做人,臻於極致,

陳寅恪多次提攜他,

連溫家寶總理都曾五次登門拜訪,

然而終其一生,

他都把自己看作一個普通人,

絲毫沒有大師的架子,

出門就一身藍色卡其布中山裝,

一隻敞口手提包,

甚至一件雨衣,他都能穿50年。


深到骨子裡的高貴,

莫過於沒有身份感,

平易近人,這就是他的真性情!


學渣、好色、負心漢,這樣的他憑什麼被譽為“中國國寶”?

2009年7月11日,

一代國學大師季羨林安然長逝,

給我們留下的是豐富的語言學知識,

和高山仰止的背影。

終其一生,

謙恭做人,踏實做事,

不為利趨,不為名往,

獨其高貴,真其性情,

他大概就是那種從塵埃裡開出的花,

且香滿乾坤,

這才是真正的大師之風。


今日,大師一去十一年,

緬懷!致敬!

為人為學,當如季羨林!


— END —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華人星光原創

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