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美麗神奇、刺驚險激,情節引人入勝

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美麗神奇、刺驚險激,情節引人入勝

《海底兩萬裡》是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它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構思巧妙,文筆流暢,思想健康堅實。它把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為一體,作品讀起來饒有趣味、引人入勝。

以科學為依據,細節描寫詳盡

凡爾納可被稱為是“奇異幻想的巨匠”,他的想象力是毫無束縛的,他乘著想象的翅膀遨遊於大海深處,探索著大千世界的種種奧秘,栩栩如生的向我們展現了當時不可實現的夢想,創造出了集所有先進設備於一身的“鸚鵡螺號”。

這艘潛水艇是當時任何一隻船都無法超越的,它是船的製造者―—尼摩船長智慧的結晶。變化莫測的大海是危險的,而這艘船的製造是無懈可擊的,它無堅不摧,乘坐在“鸚鵡螺號”上是無所畏懼的:沒有必要擔心船會變形,因為船的雙層船殼是鋼鐵般堅硬;它沒有船身橫搖豎擺就能毀壞纜索;沒有風可以吹走的帆;沒有可以破裂的蒸汽鍋爐;不會發生可怕的火災,因為船是用鐵皮而不是用木頭造的;它不使用會燒完的煤炭,因為它的機械原動力是電;不會遇到可怕的碰撞,因為它在深水中獨來獨往;它不用去迎擊風暴,因為它能在水下幾米深的地方獲得絕對的平靜;這裡也絲毫不必擔心缺氧的問題,這座浮動著的住所可以浮出洋麵,用鯨魚那種方式呼吸,每隔24小時換一次空氣,他們可以隨時呼吸到一股使人心曠神怡,純潔的,帶有鹹味的空氣。

作者對“鸚鵡螺號”的描寫細緻入微,不肯放過任何一處細節,“高大的紫檀木書架上鑲嵌著銅飾,一層寬大的隔板上擺放著許多裝幀一致的書籍。書架沿室內四壁放置,內側正對著一排栗色的皮質長沙發,沙發曲度合適,坐上去極其舒服。此外,還有一些輕巧的活動書案,可以隨意移動,供人們將書放在上面閱讀。室內中央有一張大桌子,上面放滿了小冊子,其中有些像是過了期的報紙。這般和諧一致的佈局沐浴在一片電光之中,電光是由半嵌在渦形天花板上的四個毛玻璃球裡發出的。”佈置的如此精美圖書室就這樣呈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禁不住由衷的讚歎。

大海孕育了無限的生命,大海向尼摩船長提供了他所需要的一切,這奇妙的、取之不盡的生命之源,不僅能提供豐富的食物,還給了人們穿的。阿龍納斯穿的衣服是由一種貝殼類的足絲織成的,上面染有古代人喜愛的緋紅色,而且調配上從地中海海兔毛中提取的紫色;艙房梳妝檯上的香水,是海產植物經過蒸餾製成的產品;床是用海洋裡最柔軟的大葉藻做的;筆是用鯨魚的觸鬚做的;墨水是墨魚或槍烏賊的分泌物;他們吃的奶油是用鯨魚乳房裡擠出來的奶做的;糖是從北極海中的大海藻裡提煉出來的。

小編喜歡描述神秘的事物,財寶和稀奇古怪的科學細節,這在人們聽來或許難以置信,但這並不是漫無邊際的瞎編亂造,而是更接近於記實資料,以科學為依據的,我們不難在書中發現大量的數據,這些是對細節的有力補充,增加了讀者的感性認識,在科學高度發展的未來,這些也許都會成為現實。

另外,小說的旅行路線真實可靠,我們彷彿也乘坐著“鸚鵡螺號”隨著書中的主人公遊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十九世紀下半葉至二十世紀初,正是歐洲科學飛速發展的時期,資本主義國家憑藉其先進的工業成就,以一日千里之勢向外開拓,人們熱衷於海外航行,去尋求殖民地去探險。此時的法國是世界的超級強國,擁有大片的殖民地,科學技術世界領先。

科技的發展為凡爾納提供了豐富詳實的科學依據,正如作者所說,他把書中的“發明建立在實在的科學基礎之上,所安排的結構和使用的材料不完全脫離同時代工程科技的知識領域。”

凡爾納具有非常豐富的地理學、生物學、海洋學等知識,他在寫作前對船艙的構造,每到達一個地方的經緯度,海洋生物的種類、習性等都一一作過準確的研究,就像作家真要去進行一次海底航行一樣。正是由於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儘量注意到對他幻想中的事件進行細節描寫,才會給人以身臨其境的真實與可信。

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美麗神奇、刺驚險激,情節引人入勝


故事情節曲折緊張,場面描寫波瀾壯闊

這部小說採取了開門見山的寫法。行文一開始就吸引住了我們,人們在海上多次遇見的神秘的怪物,它究竟是什麼呢?是移動的暗礁,還是一隻獨角鯨?當阿龍納斯等人的船沉沒了,在他們絕望之際,竟然發現自己死裡逃生,身處於一艘巨大的潛水艇之上,成了尼摩船長的俘虜。

尼摩船長何許人也?他是被壓迫民族的捍衛者,奴隸民族的解放者?還是一個仇恨人類社會一切的孤獨的人?他會不會把阿龍納斯等人扔進海里,會不會把他們永遠囚禁在這艘船上以保守秘密?這些我們都不得而知,文中設下重重懸念,等待我們去解讀。主人公在欣賞海底如夢如幻、美麗壯觀的景緻的同時也危機四伏,先後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險情。

與章魚的流血衝突,是這部小說最驚心動魄的場面之一,“這是一條8米長的巨大的章魚”。“他那巨大的海綠色的眼睛盯著我們”。這些從地獄裡跑出來的惡魔,估計上帝也是在打瞌睡時不小心讓他們跑出來的,他們竟喜歡上了“鸚鵡螺號”,非常迅速的往船的同一方向倒退著走,似乎在給經歷了重重困難的船護航呢,“我聽到了它們的嘴巴啃著船殼的鐵皮發出的咯咯聲。我們成了它們希望中的食物了。”

向來自信的船長此時看起來也神色黯然,他解釋了出事的原因並建議浮出水面宰殺這些可惡的章魚。於是,驚心動魄的一幕便真實上演了。尼摩船長率先揮斧怒斬觸鬚,緊接著不幸的水手被纏住吸走,任憑大家如何努力營救,也餘事無補,只能眼睜睜地任其消失。更多的章魚入侵平臺和船側,殊死搏鬥展開了,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血浪、墨汁、肉段、眼珠、魚叉和斧子。

我們彷彿聽到了他們怒殺章魚時所有的呼吸,不均勻地,卻又響徹在這深藍的大海中,傳得很遠,很遠……戰鬥結束了,章魚消失在浩渺的水波下,消失在屬於它們的冰冷的世界,而“尼摩船長被血染紅了,他一動不動的站在探照燈旁,凝視著吞沒了他的一個同伴的大海,大顆大顆的淚珠從他的眼裡滾出來。”

這個場面刻畫的淋漓盡致,跌宕不已,使文章波瀾迭起,烘托出人物的心理特徵,渲染出一股悲壯的氣氛,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另一個最精彩的場面我認為是第一部分的結尾,是在一個珊瑚墓地為那個死去的水手所舉行的葬禮。珊瑚王國的迷人景緻令人驚歎,簡直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然而在此處寬大的林中空地中心地帶,在昏暗的光線下,舉行了一場感人的水下葬禮。場面是無比隆重,嚴肅的,眾人都懷著沉痛的心情默默地挖著這個與世隔絕的海底墓穴,接著放入遺體,做祈禱……這一系列的動作描寫,以及周圍環境的烘托,人物心理活動、對話,都使這個場景產生了非比尋常的感人效果。

感人的場面讓人難忘,恐怖的場面同樣讓人觸目驚心,甚至更刺激人的神經,以至於讀過之後還念念不忘,好像身臨其境。

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美麗神奇、刺驚險激,情節引人入勝


人物形象個性鮮明

尼摩船長是凡爾納筆下所塑造的一個最偉大的形象。他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秘色彩、極具吸引力的人物。

尼摩是一個完美的科學家。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通曉他那個時代的全部技術科學和基礎科學。他根據自己的設計建造了潛水艇,潛航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他熱愛大海,他從大海中提取光源、熱源和能源。“海洋便是一切,它的呼吸純潔而健康。

在海洋上,人們決不會感到孤寂,因為無論在哪一方面,他都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動。海洋不屬於專制的君主,在海面上,人們仍然會制定不公正的法律,會互相殘殺,會像在地面上一樣進行恐怖的戰爭,但在海洋三十英尺以下,他們不能稱王稱霸,他們的影響受到限制,他們的力量消失殆盡。啊!先生!要住就住在海底吧。在那裡,我獨來獨往,無拘無束。在那裡我是完全自由的。”尼摩船長追求的是絕對的自由。

1867-1870年期間,法國和整個世界處於大變革和大動盪時期。在19世紀60年代中期以後歷經了國內民主力量的日益壯大,自由運動空前高漲,普法戰爭和失敗的恥辱,拿破崙第二帝國的覆滅,巴黎公社革命,臨時政府的殘酷鎮壓。

從世界範圍看,科技的發展使業已進入帝國主義初級階段的西方列強表現出其特有的殘酷性和野蠻性,大力向外擴張,加緊爭奪海外殖民地,掠奪殖民地財富,鎮壓民族起義,實行種族滅絕的政策。自由,是19世紀自由黨的口號,人們都渴望結束帝國暴政,推翻萬惡的奴隸制。從尼摩的身上就體現著自由,平等的精神。

尼摩與殖民主義列強統治下的人類社會決裂,置身於殖民主義者的法律之外,他與任何一方面都使自己絕對獨立,絕對的無拘無束,完全地與世隔絕了。

當尼摩船長懷著深仇大恨向沒有懸掛國旗的三桅戰船撞去時,怎會理解,我們所看到的可能只有他仇恨人類社會的一面,看到的是他性格上的暴烈,有時甚至表現為殘酷,“對於人類社會,這位船長總是流露出他那種一直無法改變的不信任和憤懣的情緒。”

那艘船的國籍我們不得而知,但在尼摩船長把他撞沉之後,在他的房間裡,他跪在一位婦女和兩個小孩的肖像前失聲痛哭,久久不願離去,這也許是他可憐的妻子和兒女。尼摩船長的難言之隱是我們揣測不出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對人類社會的仇恨是有原因的,不是與生俱來的。

尼摩不僅僅是一個“真正的復仇天神”,“一個可怕的裁判執行人”,他還是一位反對壓迫,反對剝削的英勇的鬥士,他從大海底下取得財富支持民族解放事業。他慷慨大方,他很仁慈,也很善良,尼摩船長曾奮身從鯊魚口中救下錫蘭採珠人,並曾給這個可憐人一包珍珠讓他維持生計,尼摩說:“這個印度人是一個被蹂躪的國家的人民,我的心是向著那個國家的。”他同情窮人和被壓迫的民族,不論是什麼原因迫使尼摩船長到海底來尋找自由,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他首先還是一個人!他的心還在為人類的苦難而跳動著!在馬那阿爾灘歷險中,尼摩船長表現出對人類無私的獻身精神。

尼摩船長是一個永恆的人物形象,他傳奇般的身世和經歷給我們帶來持久而又強烈的心靈震撼,隨著情節的開展,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走進他的世界,走進為堅守美好信仰和追求崇高理想的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曾經經歷過重重磨難的尼摩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死榮辱都真誠地獻給了心目中的崇高事業,在某種非凡的精神煉獄和情感磨礪下,尼摩的人性反而被磨礪的更加堅韌,他沒有倒下,沒有屈服,表現出危機中的勇敢,逆境中的崇高,孤獨中的博大,複雜中的純粹,由此這個藝術形象放射出格外耀眼的燦爛光芒。

尼摩的性格、氣質和理想,正是作者所期望的,通過自己塑造的人物表達自身的期望和觀點。

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美麗神奇、刺驚險激,情節引人入勝


海底世界描繪十分精彩

海底世界蘊藏著許多奇觀異景,讓我們大飽眼福。那裡有各種新奇的魚類、植蟲、海綿花圃、珊瑚叢林……

主人公漫步於海底平原,開始了前所未有的奇妙之旅。他們走在一種細膩、平滑、沒有褶皺的沙土上,遠處的景物顯得朦朦朧朧,一列漂亮的礁石呈現在眼前,石上面鋪滿著各色最為美麗的植蟲類動物,“此時是早上十點。太陽光正以一種相當傾斜的角度照射在水波洋麵上,光線像是通過三稜鏡一樣被折射分解,海底的花、礁石、胚芽、介殼、珊蝴蟲等,一接觸到如此般的光照,它們的邊緣上面便微微呈現出太陽光譜的七色亮彩。”“這各種各樣色調的組合交錯,的的確確是一幅赤、橙、黃、綠、青、藍、紫之七彩繽紛的萬花筒,總而言之一句話,宛如一位善於運用色彩,且在狂熱般作畫的畫家的正當使用著的一整套調色板!”

那裡密佈著成千上萬的海洋生物,有環紋海扇、海槌魚、水葉甲 、真正會跳躍的貝、馬蹄螺、硃紅胄、天使翅膀一般的風螺、葉紋貝、成群結隊的水母,酷像帕那神的笛子的管狀珊瑚,仙人掌扇的掌狀薔薇藻……還有許多我們叫不上名字的生物也生活在這裡。在他們頭頂上方還時常浮游著一群群的僧帽水母,他們那乳白色或是淡紅色的傘膜,飾以天藍色的花邊,為大家遮擋住陽光;更有那發亮的半球形水母,在黑暗之中泛著磷光,照亮了他們的道路。

海底森林中盡是高大的喬木狀植物,“在這類高大的如同溫帶林木的各種不同的灌木之間,在它們各自潮溼的陰影下面,遍佈著一些真正的荊棘叢,開著絢麗的花朵,一排排植蟲動物,上面有花一般開放的彎曲條紋之斑紋狀腦珊瑚,須觸透明的黑黃色石竹珊瑚,草地般叢生的石花珊瑚,以及——本著充實這種幻覺——,還有像成群結隊的蜂鳥一樣蠅魚,正從這一枝飛到另一枝般的飛來飛去,而那兩肋聳起,鱗甲尖利的黃色蠹蟲魚、飛魚、單鰭魚等,則如同一群鵪鶉,正在我們的腳下跳躍著。”

海底世界的美妙景緻是難以用言語來描繪的,它們讓人為之驚歎,為之折服,相信每個讀過的人都會對它念念不忘,期望著自己也能經歷一次神奇美妙、驚險刺激的海底之旅!

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美麗神奇、刺驚險激,情節引人入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