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滿月”,上海的“靈魂拷問”還在繼續嗎?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

經過了1個月的實踐,尤其是志願者叔叔阿姨們每天高溫酷暑當中的堅持,我們的垃圾分類怎麼樣了呢?有沒有像之前有人唱衰的時候所說的:“堅持到後面就變樣了”呢?

8月1日清晨,我們再次來到之前的這個小區,看看“滿月”後的垃圾分類,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垃圾分類“滿月”,上海的“靈魂拷問”還在繼續嗎?

01

“洗手檯+火鉗”,標配的背後是群眾的智慧

7:30分,垃圾廂房正式“開門營業”。今天的志願者是張阿姨。

她利索地套上紅色的馬甲,再從角落裡把一根長長的火鉗找出來拿在手中。

這就算“裝備齊全”了。

每個居民倒完溼垃圾以後,她都要湊過去看一眼,如果偶爾混進去一兩張餐巾紙,或者一小團保鮮膜,她會直接用火鉗夾起來,扔到幹垃圾桶裡就好了。

整個過程動作行雲流水,眼疾手快,幾秒鐘就完成了。

由於上海要求溼垃圾破袋,如果居民趕著去上班,扔完溼垃圾的手要接觸自己的衣物、公共交通工具、甚至食物等,很容易引起細菌的滋生,這時候,安裝在在垃圾桶邊上的洗手檯就發揮大作用了。

在早晨的“扔垃圾早高峰”期間,有20多位居民扔完垃圾會直接去洗手。

“你別看這兩樣東西,現在每個小區,每個垃圾桶邊上幾乎都有,是標配。”張阿姨笑著說,1個月以前還沒有,不知道是誰的發明,“這種東西普及起來特別快,因為實用,你看人家扔好垃圾,如果偶爾混進去一點幹垃圾,你讓人家自己撿,撿不到的呀。”

正說著,又有人過來扔垃圾了,張阿姨盡責地伸頭去看,這次這位居民扔得都對,張阿姨發自內心地笑了。


垃圾分類“滿月”,上海的“靈魂拷問”還在繼續嗎?


02

家裡垃圾桶都換了乾溼的,顏色都跟外面一樣

8:05,家住10號的蔡阿姨下來扔垃圾。我們看到她手裡拿著一個棕色的,一個黑色的兩個顏色不一樣的垃圾袋。

她把黑色的垃圾袋先扔到了黑色的“幹垃圾”桶,又把棕色垃圾袋打開,把裡面的溼垃圾倒到棕色的“溼垃圾”桶裡。

“這個是我專門買的垃圾袋呀!”蔡阿姨看到我們詢問,笑眯眯地打開了話匣子,“年紀大了,怕分錯,我先讓我女兒在網上下單幫我買了跟外面一模一樣的兩個垃圾桶,咖啡色的是溼垃圾,黑色的是幹垃圾,然後連垃圾袋顏色也分好,這樣不會搞錯,廚房裡的垃圾都放在咖啡色的裡面,然後拿出來也倒到咖啡色的垃圾桶裡面;其他的都放到黑色的裡面,紮好扔在黑色的垃圾桶裡面。”

蔡阿姨覺得,經過1個月的訓練,她現在閉著眼睛也能知道什麼垃圾應該分到什麼裡面。就是上次發現因為天氣關係,家裡有一小包雜糧生蟲了,跟老伴吵了半天,不知道該分在哪裡,後來端下來問志願者,才知道扔在溼垃圾裡面就行了。

“後來阿拉女兒知道了,教我怎麼查詢,你看,在這裡,打進去就跳出來了,米果然是溼垃圾。”蔡阿姨給我們看她的手機,“其實垃圾分類,一開始挺麻煩的,我們覺得既浪費時間,又浪費垃圾袋,但是後來,我們看到網上的視頻,那些因為垃圾分不好而被包圍的地方,那裡的人都沒有辦法生活,覺得我們麻煩一點就麻煩一點吧。”

但是經過了1個月,習慣了以後,覺得垃圾分類已經成為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也就不糾結啦。


垃圾分類“滿月”,上海的“靈魂拷問”還在繼續嗎?


03

老年人分的,準確率更高

“如果是老年人來扔垃圾,基本上沒有什麼分錯的。這一點上,我覺得老年人的學習能力更強,做得也更認真。”志願者張阿姨說,她發現上海的老年人“仔細”、“頂真”的特點,在做好垃圾分類這件事的過程中,給大家起到了絕對的榜樣作用。

“我們家每次扔錯都要被我爸罵的。”白領小江說,她基本上知道什麼東西要扔在溼垃圾裡面,但是有的時候偷懶,把溼垃圾扔在幹垃圾裡面。這時候,就是老爸出面“教訓”的時候了。

比如“吃桃子的時候把桃子皮用餐巾紙包好扔在幹垃圾裡面”啦;

“魚骨頭吐在桌上順手擦到幹垃圾桶”啦;

“用過的打印紙、空的礦泉水瓶隨手扔到幹垃圾桶”啦

……

小江覺得爸爸這個夏天忽然領悟了“火眼金睛”技能,一點點細小的問題都能發現,發現以後還會說她半天。

老年人自己不僅分得清清楚楚,還喜歡互相考問,從“椰子殼”到“貓砂”,從“桃核”到“化妝品空玻璃瓶子”,無論怎麼刁鑽冷門,都沒有他們回答不出來的。

也許他們並不理解垃圾分類的深層邏輯和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但是,一旦要做一件事情,就要做得最好,這是他們最樸素的想法。


垃圾分類“滿月”,上海的“靈魂拷問”還在繼續嗎?


04

連續9個高溫天,我們的垃圾桶還有改進空間

昨天(7月31日),上海連續發佈了第九個高溫預警。今天一早又是豔陽高照,看上去又是一個高溫日。

在垃圾桶邊上待了一個小時,覺得居民們比1個月前對垃圾分類的接受度和做得規範程度,都有了非常明顯的提高。

但是,垃圾桶方面,還是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的。

首先,溫度高,混在一起的溼垃圾容易發酵,逸出非常難聞的臭味,並且引來無數的蒼蠅蚊子和不明飛蟲。

為了垃圾分類做得更好,小區志願者們的堅守精神讓人感動,但是環境惡劣、氣味難聞是比高溫更難忍受的問題。為了小區的衛生不留下死角,為了志願者的健康考慮,能否在“除臭、除蟲”等方面,有一些更好的改進方案?

畢竟,垃圾分類的初衷是為了我們共同生活的環境,這環境,一定也包括垃圾桶周圍的環境。

垃圾分類滿月,讓我們一起做得更好。


垃圾分類“滿月”,上海的“靈魂拷問”還在繼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