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四歲就懂得讓梨,為何老師從不說長大後的孔融?因為不能說

孔融讓梨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一則寓言小故事,很早就被編入了小學教材,作為教育孩子學會謙讓的典範。《三字經》中都有“融四歲,能讓梨”的句子,千百年來代代相傳。然而孔融這個孩子們的榜樣,長大以後的故事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又是為什麼呢?

孔融四歲就懂得讓梨,為何老師從不說長大後的孔融?因為不能說


孔融出生於公元153年,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其讓梨的故事最早記載於《世說新語箋疏》,後又見於《後漢書·孔融傳》。但孔融真正在當時為人所熟知是在其十三歲時,父親泰山都尉孔宙去世,孔融悲慟不已,甚至痛哭到無法站立,州里百姓因此皆稱讚他的孝心。

在孔融十六歲時,兄長孔褒的好友張儉為中常侍侯攬所記恨,張儉被追捕時逃到孔家,正好孔褒不在家,只有孔融接待他。張儉覺得孔融還是個小孩子,就沒有告訴孔融自己的處境,孔融卻見他形容狼狽,於是做主留下了張儉。後來事情敗露,孔家兩兄弟都因此入獄,兩個人都爭著要擔下罪責。朝廷最後判定孔褒獲罪,孔融便因此事更加聞名。

孔融四歲就懂得讓梨,為何老師從不說長大後的孔融?因為不能說


也許就是因為年少成名,孔融的性格不僅沒有像小時候那樣一直謙虛沉穩,反而變得偏激自負起來。《御覽·秦子》中記載,孔融在北海任相時,見到一個人在路旁的墳墓邊哭泣自己的亡父,臉色卻一點也不憔悴,孔融認為此人虛偽,於是將其殺掉了。雖然這件事也和孔融讓梨一樣屬於軼事,不能完全確定虛實,但孔融敏感自負的形象由此可見一斑。

孔融四歲就懂得讓梨,為何老師從不說長大後的孔融?因為不能說


公元196年,袁譚攻北海,孔融在城外兵戎相見時仍然談笑自若,甚至自顧自地讀書。至夜晚整座城都被攻陷,他才逃亡而去,留下了自己的妻兒作為誘餌,後妻子兒女皆為袁譚所擄。雖然孔融自負才學,有平定國家危難之心,但危急時刻真正來臨時他卻絲毫沒有作為,這也是令後世之人有所詬病的地方。

此外,孔融還十分嗜酒。建安十二年時曹操討伐烏桓,同時上表禁酒,當時戰亂頻仍,喝酒的確容易誤事,按理這是一項合理提議。孔融卻多次寫信給曹操陳述禁酒無用,言辭之間傲慢無禮,行為上更是出格,經常叫上三五好友喝他個酩酊大醉,絲毫不將曹操放在眼裡。後來又變本加厲,時常恃才傲物觸犯曹操,最終為其所不容,於公元208年將孔融處死,甚至株連全家,連孔融年幼的兒女也沒有放過。

孔融四歲就懂得讓梨,為何老師從不說長大後的孔融?因為不能說

孔融的一生是不羈的,四歲時候的謙讓懂事只是一個微小的片段,與他之後迥然不同的人生沒有太大的關係。到了晚年時孔融的思想甚至變得更為驚世駭俗,他曾當著眾人的面說:“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意思就是父母不值得親近,孩子只是其情慾的產物,孩子和母親只是寄存的關係,生出來以後就與母親脫離了。如此真可謂語不驚人死不休,與他年輕時表現出的孝道完全南轅北轍。

就是因為這樣,四歲時那個因聰敏懂事流傳千古的孩子,長大後卻成了一個頗多爭議的人。特別是與傳統孝道相悖的這段言論,如果讓孩子們知道,孔融讓梨的形象一定就此幻滅了,這也就是老師從未告訴我們孔融長大後的故事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