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心上人幸福,愿代情敌受死,双城记的卡顿自卑到了何种境地?

《泰坦尼克号》自上映以来就获得众多好评,很多人可能忘了故事的细节,但对这个画面一定印象深刻:Jack咬紧牙关,浮在冰冷的海水中,任由死神一步一步逼近,毅然决然地把生存机会让给了Rose.

为让心上人幸福,愿代情敌受死,双城记的卡顿自卑到了何种境地?

在生存面前,有多少人能把希望让给伴侣,勇敢地与死神拥抱呢?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也正是因此,这部电影才深入人心。

如果说,为伴侣慷慨赴死是一种无私,那么,为了让心上人有个完整的家,甘愿成为情敌的替死鬼,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壮呢?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笔下的卡顿,就是这样的角色。

卡顿来自于狄更斯的《双城记》:法国大革命爆发的1789年,穷人们早已受够了上层贵族的无情压迫,他们来势汹汹,扬言要把贵族们全部送上断头台。

贵族后代达尔奈因不满家族的行为,主动放弃贵族身份,去伦敦生活,为营救老管家,不幸被巴黎人民逮了个正着,虽然妻子和岳父作了诸多周旋,仍然无法逃脱被判死刑的宿命。就在这时,妻子的暗恋者卡顿买通了狱卒,与达尔奈换掉衣服和鞋子,成全了他们的双宿双飞。

为让心上人幸福,愿代情敌受死,双城记的卡顿自卑到了何种境地?

《双城记》是狄更斯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相比他早年肤浅的小品文,这一本《双城记》更有思想深度,触及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反映的社会局面也更广阔。

更重要的,这本书不仅是狄更斯才华的体现,更是他人生阅历的映射。

01 自卑的卡顿:一遇露西误终身

看一下各大平台对卡顿的评论,大都是:有才华无处施展、郁郁寡欢、饮酒自我麻痹,很让人心疼,那为什么还要安排他替情敌去死的结局?如果爱上的不是露西,肯定过得很幸福吧。

未必。

卡顿是谁呢?卡顿是一位有才华的律师,却甘愿做大律师斯特里弗的小助理,做一些打杂的活儿。他的生活很颓废,工作漫不经心,不在意结果是好是坏。

按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个失意的苦工,我不关心世上的任何人,世上也没有任何人关心我。”

为让心上人幸福,愿代情敌受死,双城记的卡顿自卑到了何种境地?

他浑浑噩噩,麻木不仁。

如果没有露西的出现,他会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消耗殆尽下去。

虽然作者未交代卡顿经历了些什么,我们可以大致猜测,他家境优渥,中产以上,那个时代的人,如果出身不好,怎么能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律师呢?但后来因为某种变故,他深受打击,不再努力上进,而是浑水摸鱼。

露西的出现,照亮了卡顿内心深处的阴暗:

露西是那样的温柔优雅、善解人意,她让精神混沌的父亲恢复了正常的神智,她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以至让卡顿猛然想起自己也曾有过家庭的温暖,他心里的死灰被点燃了。

就像一个钩子一样,露西从天而降,勾住了心神恍惚的卡顿,卡顿在劫难逃。

他悔恨没有努力做出一番成就,自己现在的模样,实在是无法给予露西幸福,也无法与达尔奈公平竞争。

为让心上人幸福,愿代情敌受死,双城记的卡顿自卑到了何种境地?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当一个人对眼前的复杂问题感到束手无策时,就会产生自卑情结。

因为自卑会让一个人感到焦虑和情绪低落,所以我们会努力寻求优越感来补偿这种情绪,让整体趋于平和。

比如,虽然我成绩不好,但是我性格温和、有很多朋友;虽然丈夫月收入不高,但是他顾家,愿意分担家务照顾孩子;虽然今年我没能升职加薪,但是家人身体健康等。

寻找优越感并不是自我狡辩,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是我们调节低落情绪的有力工具。

而对于某些人来说,如果无法从自身找到优越点,就会想办法去创造优越感。

其实,卡顿替情敌受死,就是为了创造一种优越感:露西,达尔奈可以为你做很多事,但他能为你去死吗?而我却可以。

卡顿想提高自己在露西心中的地位,他希望露西永远记住自己、感恩自己,他希望自己在露西的子子孙孙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为让心上人幸福,愿代情敌受死,双城记的卡顿自卑到了何种境地?

卡顿从不后悔,他从容不迫地走向战场,还以此为傲:

这是我一生中做过最好的一件事情,我将会得到安宁的休息。

对于卡顿来说,为爱赴死不是悲剧,而是解脱和满足。他不必再为自己的爱而不得 而辗转反侧,不必再为露西的失魂落魄而心如刀割,他希望露西能因为丈夫的死里逃生而破涕为笑。

说到底,卡顿的结局不是别人强加的,而是由他的过往经历和性格决定的,即使遇到的不是Lucy,而是Cathy、Amy或者别的谁,只要长相出众、能融化他内心坚冰的女性,他都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02 卡顿即狄更斯:婚姻结束之后,对激情的渴求

作者为什么要设计卡顿,赋予卡顿如此赤诚的爱呢?看过百度百科的读者都知道,这个角色起源于他参演过的戏剧《冰海深处》,男主在探险中因救情敌而死。狄更斯深受感动,于是有了卡顿的角色构想。

但是如果你看过《狄更斯传》,了解他的人生阅历,就会发现远不是这么简单。

卡顿代表的是狄更斯自己。

狄更斯曾说,这部小说让他深受感动、无比激奋,他想在舞台上亲自扮演卡顿。

他想要变成卡顿,重新找回恋爱的感觉。

为让心上人幸福,愿代情敌受死,双城记的卡顿自卑到了何种境地?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把爱情的组成要素分为激情、亲密与承诺,并因此创立了爱情三角理论。

激情是一种情绪上的着迷,主要包括性欲成分,美貌、身材和气质是决定因素;亲密指的是情侣互相陪伴所带来的温暖体验,与孤独相悖;而承诺,则是亲密关系长期维持的担保,比如婚礼、结婚证。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狄更斯和妻子一直不太和睦,狄更斯出生在贫困家庭,从小就学会了吃苦耐劳、自力更生。但妻子凯瑟琳却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大小姐,她不擅长操持家务,也不擅长照顾孩子,性格霸道、爱发脾气,她只想要丈夫的陪伴和安慰,可是家庭开支很大,狄更斯只能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写作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矛盾累积得越来越多。

在刊登《双城记》前一年,狄更斯与妻子分居,结束了23年的婚姻生活。在这23年里,两人生育了共10个孩子,工作上的压力、妻子的时常抱怨,导致激情和亲密逐渐瓦解,没有了激情和亲密支撑的承诺,力量太过弱小,最终婚姻走向了解体。

为让心上人幸福,愿代情敌受死,双城记的卡顿自卑到了何种境地?

狄更斯从小就盼望遇到一个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的漂亮女人,他想要逃离贫困家庭所带来的平庸,重新点燃生活的激情,哪怕是为她付出一切。

可是这么好的女人,现实中并不多,就算有,也早已嫁做人妇,去哪里才能找到呢?在与妻子分居之后,他就彻底打消了这种念头,他把这种完美的女性形象转移到文学作品中,从而一心一意地活在自己编织的“童话世界”里。

于是,就有了露西的形象。

露西善良、优雅、大方、博爱,连傲慢无礼的卡顿都着了迷,怎么会不吸引狄更斯吗?露西当然是狄更斯心中完美的白月光。

陈丹青说:“人只要是坐下写文章,即便写的是天上的月亮,地上的蒿草,其实都在谈自己。”狄更斯哪是在描写达尔奈的心上人,他是在雕刻自己的心上人。

这样的经历,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这并不重要。对于我们这群读者来说,能看到不错的角色和了不起的作品,就可以心满意足了。

03 革命者们: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丧失理智

与卡顿的自我牺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冷酷无情、残暴阴险的巴黎革命者们。

为让心上人幸福,愿代情敌受死,双城记的卡顿自卑到了何种境地?

是,这群被贵族无情践踏的革命者们,的确过得很凄惨:住在巴黎最贫困的圣安东尼区,狭窄又臭气熏天的街道、穿不暖的破衣服、填不饱的肚子、甩不掉的疾病,他们无精打采、骨瘦如柴,目光犀利得能把人劈成两半。

表面上看,这样的革命运动是正义的,应该被称赞,但是这群没怎么受过教育的底层穷苦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和平与平等,而是为了报复贵族对他们的压迫和剥削。他们想要翻身农奴把歌唱,推翻“旧皇帝”,自己当“新皇帝”。

他们心中只有愤懑,没有怜悯,只有杀戮,没有道义。

为让心上人幸福,愿代情敌受死,双城记的卡顿自卑到了何种境地?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革命者,是德发日太太。

打从幼年以来,德发日太太就受屈含冤,对敌对阶级怀有深仇大恨,时刻一到,就逐渐变成了一只母老虎。她毫无恻隐之心,即使原先有过这种美德,现在也已荡然无存了。

正是这一群以德发日太太为首的狠毒的革命者们,叫嚷着要把达尔奈送上断头台,进而害死了卡顿。

可是德发日太太仍然义正言辞:

一个无辜的人得为他先辈的罪孽去死,这算不了什么。他的妻儿成为孤儿寡母,这也算不了什么。这种惩罚还太轻,因为他们天生是我的仇敌,是我的猎物,根本没有生存的权利。

实际上,达尔奈不仅从没伤害过穷苦人,他还鄙视家族的罪恶行为,因此才逃离了法国,改名换姓,去英国以教法语为生。

为让心上人幸福,愿代情敌受死,双城记的卡顿自卑到了何种境地?

达尔奈对受害者们感到愧疚,他的真诚友善被露西的父亲马内特医生所欣赏、称赞,并同意把女儿嫁给他。马内特医生可是被达尔奈的叔叔给监禁了18年!

如果觉得法国大革命离我们很遥远,不好理解作者的思想,那可以看看中国历史上的。

秦朝末期,历史上第1次大规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了。陈胜、吴广带领一帮被派往渔阳戍边的农民们,杀死了看守的军官,发动了兵变,但这次起义,不到6个月就以失败告终。

反思一下失败的原因,不仅是因为秦二世胡亥派强军镇压,更是因为起义军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很多土匪流氓趁机混入队伍中,打着起义的名号烧杀掠夺、无恶不作,起义军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不少无辜老百姓都因此丧命。

为让心上人幸福,愿代情敌受死,双城记的卡顿自卑到了何种境地?

这场起义运动,不是真正地为人民谋取平等的权利和地位,而是因为少数人想要称王称霸,结果,浩浩荡荡的起义运动反倒成了一场吃人不吐骨头的暴掠。

英国诗人威·申斯通感叹说: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

这幸存下来的少数人,是不是也该为那些流血的无辜者诚心忏悔呢?

04 狄更斯的夙愿:人道主义精神

看完整部小说,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心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一方面,他反对贵族阶级对底层人民的压迫,替穷苦人民鸣不平;另一方面,他又反对底层阶级无理性的暴力和杀戮。

他希望所有人和谐共处——他主张非暴力革命。

狄更斯对所有人都充满了怜悯之心,他让自己作品中的所有正面人物都有团圆的结局(卡顿死前有一年轻女裁缝陪伴),他也希望现实中的所有人都能平等、安定、怡然自乐。


为让心上人幸福,愿代情敌受死,双城记的卡顿自卑到了何种境地?

图片来自微信读书app截图

这种思想,与狄更斯的成长有很大的关系,纵观他这一生,遭遇的不幸实在太多了。

1812年,狄更斯出生在英国,前后父母共生育了8个孩子。但父母不懂如何规划财务,讨债的人经常堵在家门口。

1824年,因父亲负债无力归还,一家老小全部入狱。迪更斯因出门做童工,未与父母同住,得以幸免。

1826年,因父亲无力缴纳房租,全家被驱赶,只得露宿街头。

1830年,狄更斯恋上银行家之女,表白被拒,感情受创。

1836年,插画师赛莫尔因与狄更斯发生绘画风格的分歧,赛莫尔自杀,狄更斯自责数月。

1837年,狄更斯目睹妻子的妹妹玛丽断气。

1838年,父亲因欠下巨额债务逃离乡下,请求狄更斯帮忙还债。

1851年,第9个孩子朵拉染病去世,妻子患上精神病住院,父亲手术失败去世。

狄更斯这一生都活在不安定和焦虑中,他太渴望安宁和轻松了。

木心曾经这样评价狄更斯的作品:“狄更斯的小说结尾,失散或久别的亲友又在一起了,总是夜晚,总是壁炉柴火熊熊燃,总是蜡烛、热茶,大家围着那张不大不小的圆桌,你看我,我看你,往事如烟,人生如梦,昔在,今在,永在。”

为让心上人幸福,愿代情敌受死,双城记的卡顿自卑到了何种境地?

同上

这位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杰出的作家,从踏入写作大门的第一天起,就竭尽全力把心中的温情洒向人间。

因为他不忍心其他人跟他有同样痛苦的经历。

因为那是最糟糕的时代,也是最美好的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