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縣持續提振振興發展“紅色動能”

徐報融媒記者 魏寧 通訊員 周迅 高子修

“咱這年紀大了,腿腳也不利索,每次去村部參加活動都很困難。現在有了‘黨群微家’,在家門口就能開會了,真的特別方便。”豐縣範樓鎮齊閣村79歲老黨員朱廣印在新掛牌的“黨群微家”門口欣慰地說。

今年以來,豐縣聚焦推廣“黨員中心戶”,依託黨小組在村(社區)全面建設“黨群微家”,創新構建“黨群服務中心—‘黨群微家’—‘黨員中心戶’”三級基層黨建管理服務模式,切實推動黨員聯繫服務群眾向縱深延伸,向“最後一米”拓展,持續提振全縣振興發展“紅色動能”。

打造“微陣地”提升“有家”的獲得感

這兩天,豐縣範樓鎮歐莊村書記苗培銀一直忙個不停,但臉上始終掛著開心的笑容。原來,鎮黨委為他們新掛牌的“黨群微家”送來了必備“五個一”:標識牌、桌椅、黨建圖書報刊、活動記錄本和啟動資金。“經過這樣一拾掇,就更像個家了。”苗培銀高興地說。

據瞭解,豐縣堅持“一村一品,一組一特”的建設原則,全面推進“黨群微家”覆蓋推廣工作,因地制宜孵化“四型微家”,把黨員自家房屋院落改造為“住房改建型”微家,把“黨群微家”建設嵌入現有的公共用房打造“功能嵌入型”微家,把致富帶頭人產業場地內建築或房間改建為“產業依託型”微家,結合行政村整體規劃及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打造“選址新建型”微家,確保每一個“黨群微家”富有特色和生命力,有效充實基層黨員群眾“有家”的獲得感。截至目前,豐縣已建和在建“黨群微家”500餘個,覆蓋全縣一半以上的自然村和居住區。

開展“微活動”保障“在家”的歸屬感

“你們別看這個‘黨群微家’小,但它的功能可多了,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很多方便。”豐縣梁寨鎮小李寨村一位村民對家門口新建的“黨群微家”讚不絕口。

豐縣堅持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依託“黨群微家”陣地,組織“黨員中心戶”牽頭開展接地氣、聚人氣、有生氣的特色活動,形成了包括黨建“微課堂”、活動“微陣地”、為民“微服務”、致富“微渠道”和基層“微治理”在內的“五微職能”,確保組織有活力、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

在縣鎮村三級聯動指導下,全縣各級基層黨組織依託“黨群微家”積極開展“黨群點單、微家接單”系列活動,成立黨群聯合志願服務隊87支,開設政策宣傳講堂230餘次,設立“四點半”課堂近400處,舉辦致富交流講座294場,開展各類志願服務710餘次,跟蹤聯繫流動黨員近千名。

健全“微體系” 壓實“持家”的責任感

為更加有效發揮“黨群微家”基層黨建前沿陣地作用,豐縣縣委組織部及時下發《關於在全縣村(社區)建設“黨群微家”的實施方案》,各基層黨(工)委結合村(社區)實際,制定“黨群微家”管理使用制度,持續提升黨群“持家”的責任感。

據悉,每個“黨群微家”都由黨小組組長擔任“微家長”,負責微家日常建設維護和微家事務的組織管理,聯繫2至3名黨員中心戶,從鄉賢、致富能人、退伍軍人等黨小組成員中推選“黨員中心戶”,作為‘微家長”和普通黨員之間的“紅色紐帶”,聯繫10名黨員,每名黨員聯繫10戶群眾,全面構築“‘微家長’—‘黨員中心戶’—黨員—群眾”四級聯繫服務體系。

豐縣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下一步,該縣將繼續把建設“黨群微家”同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重點任務緊密結合起來,營造“黨群微家”建設濃厚氛圍,讓“黨群微家”成為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紅色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