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見到老人就想讓座?這是華夏基因決定的,西方人沒這個習慣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中,老人一直是作為特殊階層獨立存在的,中國人對於老人表現出了異於西方社會的尊崇。

老、弱、婦、孺之中,老人一直排在首位,這種地位從來沒有人能夠撼動。

即便是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大部分人見到公交車上的老人或者是在馬路上獨自行走的老人,還是會不由自主地讓座或者是攙扶。

這種下意識的行為是發自靈魂深處的,根本不需要任何思索,中國人的基因裡就認定這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

為什麼見到老人就想讓座?這是華夏基因決定的,西方人沒這個習慣

給老人讓座被視為是傳統美德

當然,古代社會和現代社會對於老人的界定是有著明顯區別的:古代的老人偏向年邁的男性,而現代的老人則囊括了男性和女性。

除了性別的差異之外,古代和現代在定義老人的年齡上也是有著略微的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以60歲作為一個分界點。

《禮記》裡面記述:“六十而坐,五十而立”,這就表明60歲是步入老年的標誌。

古代不同朝代對於老年人的界定有一點出入,例如漢朝時期的老人就是在56歲之後,所謂“十五成丁”就是由此而來。

為什麼見到老人就想讓座?這是華夏基因決定的,西方人沒這個習慣

老年人的界定標準不一致

唐朝之後,“二十成丁,六十為老”成為了慣例,此後的歷朝基本上都是以60歲作為一個標準。

當然,在不同的執政者時期也會有稍微的改動,但60歲這一分界點已經深入人心,一個人能夠活夠一個花甲在古代是相當不容易的。

度過了花甲之年的人自然能夠享受子孫的撫養,在有限的餘生裡安享晚年。而世界衛生組織在給老年人劃定標準是也是以60歲開始,當然這屬於“輕度老年”,也就是老年人中的年輕人。

世界衛生組織的劃定的老年人等級一共有三個:年輕老人、老人、長壽老人,年齡臨界點分別是60歲、74歲和90歲。(注:國際法為65歲,中國規定為60歲)

為什麼見到老人就想讓座?這是華夏基因決定的,西方人沒這個習慣

扶老人過馬路是常見的事情

其實在老年人年齡劃分上西方和中國是差不多一致的,但是西方為何從未出現中國這樣格外愛護老年人的情形呢?

在中國老年人的地位可以說是最高的,而西方則不然,女士優先之後就是小孩,緊接著才是老年人

這其實和東西方的傳統有著很大的關係,中國的農耕文明傳統使得中國人格外尊老,而老人在中國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互為因果的,不存在莫名其妙的愛護,也不存在莫名其妙的漠視。

為什麼見到老人就想讓座?這是華夏基因決定的,西方人沒這個習慣

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標誌

農耕文明雖然是建立在母系氏族之上的,但是中國傳統的禮法制度是建立在父系氏族之上的。

婦女在農耕文明較為不發達的時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早期的人們“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此時氏族內的權力也是兄弟相傳,而並非是父子相傳。

為什麼是兄弟相傳呢?因為兄弟都是由一個母親生的,他們是屬於同一氏族之外的“自家人”,而父親這一角色在母系氏族中屬於外人,內部的權力以及經濟的更迭是不可能由外人完成的

為什麼見到老人就想讓座?這是華夏基因決定的,西方人沒這個習慣

中國是一個農耕文明的國家

直到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男子的優勢開始顯現了出來,父系氏族才開始逐漸取代了母系氏族。

以父子相傳的宗法制度開始出現了,所謂“公天下”到“家天下”的濫觴就在於此。

中國人的傳統信仰是祖宗崇拜,這一點在夏商時期出土的甲骨文乃至青銅器上可以得到體現,這一信仰使得中國人格外注重記錄歷史。

中國有記錄的最完備的歷史時期是周朝,而這一時期正是宗法制鼎盛的時期,在宗法制度下生存的人們以宗族為單位。

為什麼見到老人就想讓座?這是華夏基因決定的,西方人沒這個習慣

祖先崇拜是中國獨有的信仰

大小各異宗族使得“長者”這一身份受到了格外的重視,他們不一定是一宗的首腦,但是他們在宗族事物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生產力不發達的過去,經驗越豐富意味著智慧越多,因此閱歷成為了一個相當重要的東西。

這一點是東西方對待老年人最開始的分歧,最重要的還有儒家倫理觀念的興起。

中國的倫理觀念和道德觀念基本上是一脈相承的,都是沿襲自孔子以來的儒家學說,而以周朝為正統的孔孟等人特注重“孝悌”。

為什麼見到老人就想讓座?這是華夏基因決定的,西方人沒這個習慣

宗法制

“孝悌”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或者說它也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倫理觀念,它是中國人最偉大的情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孟子的終極理想,事實上也是中國曆代讀書人幾千年來執著的一個烏托邦。

所謂“大同世界”的基本條件就是要“老有所養,幼有所養”,無論是《禮記》還是《孟子》甚至是諸子百家中的大部分,都有著這樣一個終極情懷

這一點是西方所不具備的,他們的倫理觀基本上是“強者至上”。

為什麼見到老人就想讓座?這是華夏基因決定的,西方人沒這個習慣

中國文化一脈相承

在西方的語境中,強調個人主義的他們極度重視個人的尊嚴,人老了意味著羞恥。

這一點在東西方的藝術作品中可以體現,中國傳統的福祿壽三星乃至文曲星等諸多祥瑞的象徵,都是以男性老年人的形象出現的,甚至是與民間息息相關的灶王爺以及土地公等,無一不是須發皆白的老人。

西方作品中的老年人往往集中了人性所有的弱點,自私、無能、虛偽等負面意義成為了老年的象徵,這一點和中國人有天壤之別。

為什麼見到老人就想讓座?這是華夏基因決定的,西方人沒這個習慣

中國常見的土地公形象

老年人在中國的鄉土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自漢代乃至清代實行的鄉里或者保甲制度,“三老”或者其他形式的基層團體在中國廣大的農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漢代設置的“三老”制度“掌管教化,以興善業”;而明太祖時期更是將民間一些事物的裁斷權完全交給了“耆宿”。

“民間戶婚、田土、鬥毆、相爭一切小事,不許輒便告官,務要經由本里甲老人裁斷。”

這段文字收錄在《明太祖實錄》的《教民榜文》裡面,看似微不足道其實意義重大。

為什麼見到老人就想讓座?這是華夏基因決定的,西方人沒這個習慣

近代保存的“保甲制”文件

鄉間的百姓試問除了婚喪嫁娶、田頭地尾、親戚鄰里乃至一些瑣事相爭,還能有什麼事情值得去告官?

明太祖將這些事情的決斷權以公文的形式完全交付到了“耆老”手中,事實上對於中國人有著深遠的影響。

除了官方賦予的獨特權力之外,老人還有來自民間組織的權力,賦予他們權力的場所不是朝堂,而是散佈在中國大地各個角落的宗祠。

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家,農村一直是中國的命脈,而維繫這些村落正常運行的機構不是官衙,是祠堂。

為什麼見到老人就想讓座?這是華夏基因決定的,西方人沒這個習慣

祠堂如今在北方式微,南方依舊存在

中國人向來對官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