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年輕人第一次被割韭菜(三)

見識到球鞋交易的利潤後,一些聰明人開始構建平臺來幫助炒鞋者撮合交易,國外最大的球鞋交易平臺Stock X近年來屢獲融資,在國內,毒、nice、切克、鬥牛等二手鞋交易平臺也開始興起,球鞋交易開始正式進入互聯網時代,而炒鞋也出現了二級市場。


炒鞋——年輕人第一次被割韭菜(三)


什麼叫二級市場?與股票市場類似,一級市場,就是由品牌直接售賣的零售市場。二級市場就是散戶,黃牛,莊家,資本等構成的交易市場,主要作用炒鞋。


炒鞋——年輕人第一次被割韭菜(三)


由於歷史原因,Nike和Adidas的代工廠從中國外遷至東南亞後,在福建莆田等地留下了一批代工廠,這些工廠,沒有自有品牌,只能靠造假謀生,莆田在製造球鞋上已經做到了極致,大部分球鞋都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炒鞋——年輕人第一次被割韭菜(三)


由於假鞋氾濫,球鞋鑑定成為了國內炒鞋市場的剛需,為了保證交易的高效性、安全性和公平性,各家平臺也分別上線了一個看似非常重要的功能:真品鑑定,賣鞋的人把鞋子在平臺上上架,買鞋的人付款給平臺購買,確認購買後,賣鞋的再把鞋郵寄給平臺進行鑑定,如果鞋子為真,則發貨給買鞋的。而平臺則從中抽取相應比例的鑑定費。


炒鞋——年輕人第一次被割韭菜(三)


是不是聽起來挺像模像樣的?因為各方利益相互制約,炒鞋散戶要確保自己買到的貨能再賣出去,鞋是真的;黃牛和莊家需要平臺的信用背書,方便驗證球鞋是正品,獲得市場認可,這樣才能持續賣給散戶;而平臺,則不參與定價,不做自營,這樣就不會因為利益抽成而和莊家相互勾結造假,也不需要自己賣貨壓低鞋價,只需要提供正品鑑定服務,而有了鑑定能力,也就就有了公信力。


炒鞋——年輕人第一次被割韭菜(三)


下一步,這些轉賣平臺要做的就是把用戶握在手中,使用戶值最大化。炒鞋平臺也推出了新的玩法去刺激市場。這些平臺開始將金融市場的套路搬了過來,割韭菜開始了!這些新的玩法都是什麼樣的呢?


炒鞋——年輕人第一次被割韭菜(三)


第一,為了讓用戶和黃牛們在平臺上直觀地完成交易,平臺們先後推出了炒鞋指數,StocKX率先模仿股票市場,推出了三個指數,分別是AJ指數,Nike指數和Adidas指數。國內的各路炒鞋平臺也紛紛跟進,上線了各款球鞋的指數,刺激散戶不斷交易,助力炒鞋。


炒鞋——年輕人第一次被割韭菜(三)


第2,為了提高交易效率,散戶、黃牛、平臺三方能更快更好的賺錢,炒鞋平臺則又上線了寄存閃購的功能,這個什麼功能簡單來說,就是你把你的鞋郵寄給平臺,平臺,鑑定為真後,收入倉庫替你統一寄存保管,然後你根據每天的指數在平臺上買賣,但這有一個問題,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都是為了炒鞋,通過差價賺錢,鞋子的換手率很高,過去還有下單,郵寄,收貨,驗貨,確認收貨等真正的球鞋交易過程。現在有了寄存閃購功能後,買賣過程中,有沒有鞋這個東西的參與已經不重要了,也沒有人真的會要寄到家裡。這個時候,炒鞋圈誕生了一個新名詞:老漢推車,這個詞的意思是炒鞋平臺庫房管理一般會僱傭一個理貨老漢,每天把賣方倉庫的一車要賣掉的鞋推到隔壁買方的倉庫,然後推到半路的時候,買方又把對應的鞋賣出去了,老漢又把鞋再推回來,每天就推來推去。還有一些平臺,乾脆找幾個保安確保不丟貨就行,根本沒有相應的實物交割。這個時候,平臺的炒鞋已經從現貨交易變成類似期貨的模式了。


炒鞋——年輕人第一次被割韭菜(三)


第3,有些炒鞋平臺又推出了新的玩法,"擔保預售",所謂的擔保預售,就是以毒、Nice為首的平臺方直接跟品牌商談,雙方達成協議,平臺以一定的價格購買一批限量球鞋,然後平臺發行與這種鞋對應的預購券,鞋券等,買了券就能獲得與之對應的鞋。不過有些膽子大的平臺,把球鞋整體數字化、證券化,過去你買鞋是一件一件買的,現在你買鞋可以0.33雙Yeezy 、6.66雙Air Jordan1,是不是很像幣圈?這一行為有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不管是散戶還是莊家,完全無法驗證平臺到底背後有沒有對應的實物球鞋,而且平臺完全可以悄悄的超量發行鞋券,讓用戶的錢不斷貶值,從而達到割韭菜的目的。


炒鞋——年輕人第一次被割韭菜(三)


有人說,炒鞋市場短短几個月就走完了幣圈幾年的路,這話一點也不誇張,在平臺的層層加碼之下,公信力喪失的情況終於出現了!先有毒,Nice等炒鞋平臺被曝出負責鑑定鞋真假的鑑定師可能涉及鑑定造假,收錢幫假鞋販子,後面又有鑑定師被假鞋販子開價20萬請求幫忙造假,不同意後遭遇上門堵截,電話騷擾。這個時候大家意識到平臺提供的付費鑑定也未必那麼靠譜,畢竟鑑定師也是人,失誤不可避免,之後付費鑑定也都陸續改成了平臺免費鑑定,但鞋圈裡依然流傳著一個說法,只要你搞定了某某平臺的鑑定師,郵寄假鞋過去,鞋底打上叉號會被鑑定為真,賣給下一個接盤的傻子。


炒鞋——年輕人第一次被割韭菜(三)


除了平臺,炒鞋的賭徒們此時也賭紅了眼,"善於創新"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發現了這點之後紛紛開始入場,為炒鞋者提供資資金支持。由於首發日買鞋的投資兩極分化,要麼輕鬆獲利4~5倍,要麼賠得一塌糊塗,炒鞋投資者的資金需求急速增長,平臺上的分期貸款就變成了非常巧妙的槓桿。根據平臺上的信息顯示,螞蟻金服的花唄為毒、Nice平臺的購鞋用戶提供分期服務,get平臺則接入的是分期樂,而現金貸的大老闆們此時也非常興奮,他們連夜開發了炒鞋現金貸產品,比如其中一款較低利息的產品,日利率0.1%,砍頭息10%,也就是說你借10萬出來先扣你1萬給你9萬本金,然後每天利息100,差不多一年37%的利息,而藏在水下面的炒鞋高利貸產品,大部分年利息在40%~80%,很多炒鞋的90後、00後已經是在貸款賭博了。


炒鞋——年輕人第一次被割韭菜(三)


一直被坑的散戶們在和莊家的博弈中發現勝率太低,陸陸續續發生了轉變,不少散戶開始購買監控軟件,因為網上店鋪上架鞋子都是隨機的,哪雙鞋一出來立刻自動預約下單,出身程序員的炒鞋者,此時也有了獨特的優勢,開始寫腳本,再聰明一點的,乾脆不炒鞋了,直接賣搶鞋軟件。


炒鞋——年輕人第一次被割韭菜(三)


還有一些散戶們開始自發組織炒鞋群,也就是常說的沖沖群。入群有資金准入門檻,比如有的群就要有100萬準備金要求,有的還收入群費,一切都聽群主指揮,只要新鞋上線,群主一聲令下,所有群員都得跟著下單買鞋一起衝。當然,這個過程中有一些群主也是莊家假扮的,不但收了入群費,還等群員們都上車買鞋後自己在高位把鞋拋出,這虧損自然是群員們自己承擔了,這叫一魚兩吃,然後被莊家騙了的群員會被曾經上當受騙的群成員之一集中拉到一個新的維權群裡一起控訴之前騙了自己的群主,羅列證據,然後再給群主交錢,集體維權。其實,新的群主是原來舊的群主假扮的,這叫一魚多吃。


炒鞋——年輕人第一次被割韭菜(三)


炒鞋行業一直以來都有個很搞笑的邏輯,你買鞋,鞋呢?賣了,賣鞋的錢呢,又買鞋了,這次買的鞋呢?又賣了。在這個過程中,本來應該是套利的過程,但隨著鞋子的不斷漲價,每次賣完鞋子之後,鞋子價格又漲了起來,又得借錢買新,一些散戶不斷追求高價,拆東牆補西牆,雪球越滾越大,錢越借越多,直到最後,鞋價突然腰斬,徹底完蛋!鞋圈裡著名的90後炒鞋商劉餅乾,就是這樣炒鞋,最終反應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欠了1000多萬元。


炒鞋——年輕人第一次被割韭菜(三)

登上央視的“劉餅乾”


幾個月前,球鞋市場爆發黑天鵝事件,因為火箭隊的總經理莫雷的涉港言論不當,受到國人抵制,NBA面臨著失去中國市場的巨大壓力,所有球鞋都在此時出現了價格大跌的現象,當日,網上流傳著一個段子:某大佬存了50雙NBA聯名款球鞋,現在人在天台。而一週後,央行上海分行在一份名叫"警惕炒鞋熱潮,防範金融風險"的簡報中,提到了炒鞋的3點風險,一是炒鞋交易呈現證券化趨勢,日交易量巨大;二是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為炒鞋平臺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槓桿服務,槓桿資金入場,助長了金融風險;三是操作黑箱化平臺,一旦跑路,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簡報一出,國內眾多炒鞋平臺火速下架了炒鞋指數、寄存、閃購、擔保、預售等功能。這些平臺不可能不知道自己這是在幹什麼,眼看監管壓力增大,毒甚至還喊出了"鞋穿不炒"的口號,求生欲極強。另外,假鞋製造商們也升級了自己的工藝,假鞋鑑別更難了,當市場上的某一款鞋到處都是難以鑑別的假鞋的時候,不降價是不可能的,這些事情發生之後,鞋市總算是稍微冷靜了一些。


炒鞋——年輕人第一次被割韭菜(三)


說到底,球鞋的價值構成其實可以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基本價值:穿,比如舒適度,耐磨性等等,一部分是品牌溢價,比如Nike可能比李寧同樣種類的要貴一些,還有一部分則是炒作價值,而這部分價值的虛高,遲早會帶來鞋市的崩盤,一雙鞋從萬人追捧到無人問津,可能也只需一個夜晚,在這個過程中,黃牛莊家平臺都在儘可能做壟斷的事情,將鞋的價格抬高,給人創造一種一夜暴富的幻覺,背地裡則自己出手,等人接盤。另外,除了他們,假鞋,恐怕是這個遊戲裡的最大贏家!網上一雙兩三百塊的高仿Yeezy,輕鬆就有過萬的銷量。這注定是一場割韭菜的資本遊戲,市場要割韭菜,平臺要割韭菜,職業玩家要割韭菜,而炒鞋的人依然寄希望於炒鞋致富,他們還有機會嗎?


炒鞋——年輕人第一次被割韭菜(三)


你是怎麼看待“炒鞋”現象的呢? 單選

0

0%

發家致富好門道

0

0%

割韭菜遊戲早晚崩掉

0

0%

市場逐步迴歸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