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我為中心,是父母給孩子挖的最大的坑

前段時間有這樣一條新聞:一個母親患了宮頸癌,要去醫院做手術,去住院當天,收拾行李的父親喊女兒換衣服同去,結果22歲的女兒一邊玩手機,一邊不耐煩地說:“我去幹嘛我又不是醫生,不去!”過了一會兒,又問:“媽,你們都去醫院了,那誰來給我做午飯呀?”

說實話,看了這條新聞,樂陶陶心裡非常堵得慌。同樣是為人父母,我能想像得到那個母親見到女兒這樣,會有多麼心寒!22歲,已經是成年人了,母親患了癌症,理應傷心難過,去醫院照顧住院的母親;就算差一點的,行動上付出少一些,幾句問候總是有的吧?可這個女兒,在媽媽住院要動手術的緊要關頭,竟然覺得給她做飯是頭等大事,這是什麼?說得好聽點,是以自我為中心;說得難聽點,就是自私,典型一個“白眼狼”。

以自我為中心,是父母給孩子挖的最大的坑

然而,氣憤的同時,我們又不禁要深思,到底是誰讓這個女兒變得如此毫無孝道,麻木不仁?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作為父母,我們也要反思一下對孩子的日常教育是否妥當。


――― 1 ———

現在的家庭,通常孩子少,所以全家人都把孩子當成寶貝,習慣把家裡所有的資源都給他。最愛吃的菜要挪到孩子面前,週末出行要安排孩子最喜歡的項目,孩子要什麼東西都會盡量滿足。

以自我為中心,是父母給孩子挖的最大的坑

等到大了,讀書、就業、結婚甚至生養孩子,父母們又是大包大攬,竭盡所能。先買房、再買車,結了婚還要幫忙帶孩子。時間久了,一切都成為理所當然,孩子心中沒有了感恩,有的只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覺得自己就是這個家的中心,所有的長輩都應當圍著我轉,為我服務。

試問,到了這個時候,我們是應該埋怨孩子不念親恩,自私自利?還是感慨父母們過度的關愛,才是導致孩子情感麻木、過度索取的根本原因?


――― 2 ———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是愛他們的孩子,所以才會不惜傾盡一切,表達他們的愛意。

然而,過度的愛,是否能給孩子的未來帶來幸福呢?

曾經有一個博士生,從小到大學習優秀,父母也一直以他為驕傲,對他非常寵愛,但也同時養成了他過度自我的毛病,凡是他想要的都覺得是他的。在實驗室工作的時候,其他同學買來的漢堡放在一邊,他問也不問拿來就吃掉,而且同學問起來時,他覺得理所當然,沒有任何歉意。時間長了,別人都不願意跟他來往,也不願意與他共事,後來畢業拿到學位後,也是很長時間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一個學術上很優秀的男孩子,本應該前途似錦,但卻因為與周圍的人相處不好,失去了很多機會。

以自我為中心,是父母給孩子挖的最大的坑

未來,是科技整合的時代,在很多領域中都需要彼此合作。人緣不佳,難於相處,這樣的性格障礙對事業的發展是很可能會造成阻礙的。

――― 3 ———

父母全心全意地關愛孩子,當然是希望孩子能獲得更多的幸福和快樂。然而,在付出愛的時候,我們也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

如果在家庭中,處處以孩子為中心,讓他養成唯我獨尊的思想,那麼一旦離開小家庭,走進學校或是社會,他會發現別人的眼光不再聚焦在他的身上,他只不過是芸芸眾生中的普通一名。屆時,他的心中會感到失落,覺得不再受人關注,心裡產生嚴重落差,這樣的孩子是無法在生活中得到快樂的。

所以,樂陶陶想奉勸一句:過度的給予,只會剝奪孩子關懷他人的能力,也剝奪了孩子關懷他人的快樂。

請父母們給予孩子適度的愛,教會他們孝敬和感恩。只有這樣的孩子,將來才能被社會所接納,也才可能會有長久的快樂和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