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你爽,再让你疼,《我是余欢水》

文 | 水星记


先让你爽,再让你疼,《我是余欢水》


01 屌丝逆袭,爽!

我们假设,如果《我是余欢水》一直保持前2集的设定不变:

“中年社畜,有老有小,又尿又怂”,主角性格没有NPC,没有开金手指,将中年男人的苦水大吐到底……你还会继续追这部剧吗?

难。

先让你爽,再让你疼,《我是余欢水》

可余欢水,他偏偏逆袭了。


一改从前软弱逃避的性格,在人生最后的阶段,做尽从前不敢做的事:

跟上司叫板,跟不爱自己的老婆离婚,跟侮辱自己的小舅子翻脸,去烫头,去酒吧撩妹,让憎恨的人坐牢,卖器官保住人性的尊严,让自己舒舒服服地死去。

最终,余欢水活成了我们大多数人,不敢活的样子。

爽点铺设到位,让《余欢水》有了巨大的民意基础,在豆瓣冲到8.3的高分,获得现象级关注……不足为奇。

先让你爽,再让你疼,《我是余欢水》

不过,这怎么看都像在读一本凡人升级打怪的网络文学。

或许,抛开出品方正午阳光,创作总监李雪,主演郭京飞、高露、苗苗……这些金光闪闪的背书,《余欢水》精良的制作外壳下,本就是一部无伤大雅的爽剧。

看过的观众会有感触,《余欢水》的爽,绝非拙劣的感官刺激,而是带有黑色幽默的戏谑。

它的矛头看似指向主角生存的环境,实则指向人物自身。

整部剧看似在捧,实则在杀。就观众感受而言,制作方的目标也很明确:

让你爽,更要让你疼。

先让你爽,再让你疼,《我是余欢水》

甚至,一部分观众,爽过疼过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就更厉害了,说明了它的反讽够高级。

如果好作品的良心在于“共情之后不忘反思”,那么,在平衡市场和艺术的冲突之间,《我是余欢水》给国产爽剧带了个好头。

02 人不诚实,硬不起来

哲学家说:若一个男人无法意识到自己是必死的,那么他将永远无法投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去。

《余欢水》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如果没有明天,被社会的条条框框限制住的“套子里的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先让你爽,再让你疼,《我是余欢水》

原著《如果没有明天》

原著作者余耕,接受采访谈到这本小说,说了一大段话:

“活在当下的人们,心中会有诸多忧虑。忧虑爱人变心,忧虑孩子被拐,忧虑得罪领导,忧虑怠慢朋友,忧虑仕途受阻,忧虑身体生病,忧虑社会保障,忧虑养老保险,甚至忧虑死后二十年骨灰盒埋哪儿……

举个例子:某天半夜,微信某群一位体制内好友发一帖子,今晚陪老大请客吃饭,我把账结了,结果老大把饭钱给了我,我完蛋了……

这位体制内好友生性豁达,他虽然是开玩笑发的帖子,但却实实在在嘲讽了国人的普遍忧虑……

我一直在思考,假设国人突破自身的老茧、真实地遵从自己的内心,会是什么样子?”

文中提到的这位朋友,只因为自己替领导付了钱,就左思右想,寝食难安……听上去可悲,可谁又不曾有过这样的瞬间?

拷问的是同一个东西——从作茧自缚,到破茧而出,国人如何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憋屈”,去活的伸展?


余耕一语道破。国人因为无法做到坦然,所以缺乏力量感。

余欢水所代表的最初形象,显然与真实背道而驰——他的代号是“谎言”,即“力量”的反义词——软弱。

先让你爽,再让你疼,《我是余欢水》

剧中,充斥着大量的“诚”与“谎”的对比。

甚至医院门前一个卖煎饼的老妇,都比余欢水诚实。她说:“是癌症都治不好;能治好的,都不是癌症。”

倒过来重复一遍,都在强调——别骗自己。

又或她那句最朴实的:“(煎饼果子)凉了,就不好吃了。”显而易见的“大实话”,与余欢水凡事习惯的欲盖弥彰形成对比。

“超市牛奶卖完了……” “迟到是因为遇到车祸了……”

虚弱的语气,诉说余欢水的无奈,你看到妻子不尊重他,上司取笑他,甚至连一个卖假酒的都看不起他,甚至连剧中最讨人嫌的借钱不还的吕夫蒙,都能指着他鼻子骂:论撒谎,你是前辈。

可无奈和丧背后,余欢水到底为何落魄?

只因为没钱?恐怕不是。

先让你爽,再让你疼,《我是余欢水》

关于余欢水的同情,多围绕一个“钱”字。

因为没钱,所以撒谎,因为没钱,所以沦落至此,可吕夫蒙的狡辩之词,分明已说出答案——

人们不尊重余欢水,其实是因为,他不诚实。

妻子出轨,坐在别人的车里缠缠绵绵。

他说:“我想给你买辆车。”

买车计划贯穿余欢水“重生”前的人生,剧中浓墨重彩地体现了。

可是,一个不爱你的女人,她缺的真的是一辆车?妻子和你吵架时,是想看你做俯卧撑?举个例子,考试不及格时,出去罚跑10圈就能获得原谅?

我们从始至终看到高露饰演的妻子的冷漠自私,却忘记了——余欢水,他是否真的有在解决问题。

电视剧“同情”背后的“批判”,即“爽”背后的“疼”,只看我们敢不敢面对。

先让你爽,再让你疼,《我是余欢水》

余欢水的职业,更能说明问题。

作者因何要让他做“销售”,而不是装修工。


似乎,连装修工都比他了解这个社会的真实规则——你要解决扰民问题,你得找我的上家,找我一个“执行者”没用,得去找发号施令的人。

相比之下,在生产面前,大谈伦理道德的白领余欢水,显得过于天真。


虚荣而无力,不正是余欢水本人?

像一只水母,没有脊柱。没办法,人不诚实,硬不起来。

03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你信什么?”

“我姓余。”

“不是,我问你相信什么?”

“我什么都不信。”


当余欢水放弃面子,放下对亲人朋友的高期待,破罐破摔时,你看——他躺在地上,看似冰冷,看似落魄,却被红心包围。

先让你爽,再让你疼,《我是余欢水》

此为重生。重生之后,观众开始喜欢这个人物,逐渐共情到他的苦。

1、余欢水误入了大佬们的局,从KTV包间离开时,不忘带走自己吹过的酒瓶——换言之,人嫌弃自己的时候,连喝过的杯子都要带走,怕玷污了人家。

疼吗?抑制不住的自卑,当然疼。

2、家族宴会上,儿子被同龄的其他小朋友欺负,妻子却忍气吞声。

这时,一个“小余欢水”诞生了,在家庭的格局中,小小的孩子也变成“弱势”那个,他的被动,是继承了父亲的弱势。

如果余欢水不站出来,那么他所承受的一切,都可能在孩子身上重演。

疼吗?“懦弱”在代际间传递,这是一个男人真正的屈辱时刻。好在,余欢水站出来了。

“他不是小兔崽子,他是我儿子。”

先让你爽,再让你疼,《我是余欢水》

3、 查出胰腺癌后被病友劝导“卖器官”换药,余欢水的第一反应很有趣:像避瘟神一样,将名片扔回给病友。

这个细节十分到位。他不接受别人的善意吗?非也,他有对生命完整性的渴望。换言之——我宁愿痛死,也不想被挖心挖肾。

疼吗?大难面前,谁又能一下子接受,这就是我的宿命呢?人性是有尊严的,前期,过强的尊严感给余欢水制造了不少麻烦,使他变成一个自欺欺人,不受尊重的人。

但在将死之际,残存的尊严,又显出一丝可爱。

总体来说,随着余欢水的反杀一步步进行,你会越来越喜欢这个角色,也会越来越喜欢这部剧。但前提是——故事的前半段,你已在心里,骂了余欢水千百回。

如果从一开始就代入余欢水的视角,去盲目共情他,可能不利于我们对余欢水这个角色,甚至对整部剧的理解。

正如郭京飞所说,“余欢水”是来替《都挺好》中的“苏明成”还债的,显然他认为:

最终观众会接受这个角色。

但郭京飞又说:如果在现实中遇见余欢水这种人,会和他做朋友,并且告诉他好好活下去。

余欢水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通过改变,“好好活”,即使不能逆袭,也会有所超越。此为“破局”。

先让你爽,再让你疼,《我是余欢水》

就《我是余欢水》而言,如果12集结束,观众只发出一句“太惨了,太惨了”,那么它对我们来说,只是一部爽剧,没有现实主义。

如果从余欢水身上,我们仅仅看到自己的可怜,或者细思极恐社会人心的可怕,那么,我们自欺欺人的本领,就又增进几分。扒开皮囊,里面的灵魂,又虚弱几分。

归根结底,《我是余欢水》在教我们诚实,它做到了。

我们呢?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