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貧困山區支教,農村教師苦苦哀求:別再來了,饒了孩子們吧

孩子的教育是所有人關心的一個大問題,在城區裡,教育體系相對比較成熟,但是在一些貧困山區,有的家庭沒有條件供孩子上學,更別說可以讀書認字了。於是在大學生這個群體裡,就出現了支教活動,抱著讓更多孩子享受到讀書的快樂,他們在寒暑假或者是在自己實習的期間,甘願成為新時代教育的橋樑,紛紛報名參加支教活動。

大學生貧困山區支教,農村教師苦苦哀求:別再來了,饒了孩子們吧

剛開始這種支教活動飽受大家的歡迎,覺得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這都是站在局外人的立場看來看,但是在那些貧苦山區的農村教師、孩子和他們的父母真的是這樣想的嗎?其實很多人不瞭解的是,大學生去下鄉支教,農村的人是不歡迎的,他們不想讓這些大學生來自己這邊支教,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教學能力不夠

支教原本是件傳播知識的,奉獻愛心的好事情,這樣不僅可以給更多沒有接受過教育的孩子能夠讀書認字,也可以讓那些想要學習的孩子對學習更加刻苦向上,給他們創造一個走出大山的機會。

但是現實情況卻不是這樣,那些參加支教的大學生教育能力不過關,師範類的大學生能力相對好一點,但是很多都是非師範類的大學生,他們的教育能力參差不齊,到了山區只能教孩子們音樂、美術方面的娛樂方面的內容,對於語文、數學這些重點學科,因為支教老師知識不牢固,不但沒有把該有的知識教授給他們,反而還擾亂了孩子原來學習的進程。

大學生貧困山區支教,農村教師苦苦哀求:別再來了,饒了孩子們吧

第二,大學生下鄉支教時會帶來很多新鮮事物

無論是理念還是東西,而這些農村沒有的東西家長一般也實現不了,等到大學生們走後,就會纏著父母要這些新鮮的玩意,在暑假期間,農村長大的朋友都知道,孩子在需要幫助父母幹家務,結果大學生一下鄉,孩子的暑假時間沒有了,家長們都感到非常困擾。

第三,吃住問題

在農村和大城市肯定是不一樣的,而是不是每一個下鄉的人都能適應,這是一個大問題,而且大學生和農民的很多行為習慣都是不一樣的,住在一起也非常不方便,甚至是相互看不慣,而且還有可能發生矛盾。

大學生貧困山區支教,農村教師苦苦哀求:別再來了,饒了孩子們吧

第四,時間太短

大學生下鄉支教時間並不會太長,一般都是一週左右,最長也就半個月,短短的時間內,對於孩子學習上的幫助當然還是有些的,但不是突飛猛進的,而在這個期間,孩子的心思上就會不一樣了,大學生的先進思想在農村能實現嗎?如果實現不了對於孩子們的心理也會有影響。

其次,孩子把這些大學生當做了自己的哥哥姐姐,對他們都充滿了好奇和感恩之情。大學生結束支教離開後,在山區的孩子會長時間陷在了離別的悲傷中。他們覺得這些哥哥姐姐的到來,給他們乏味的生活帶來了生機,在彼此的感情熟悉之後選擇離開,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原本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現在卻感到失望。山區有的家長還抱怨道,自從大學生去支教過後,他們的孩子每天就想著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養成了攀比懶惰的心理,更無心學習了。所以更多的孩子和家長都不願意大學生再來他們的地方來支教了。

大學生貧困山區支教,農村教師苦苦哀求:別再來了,饒了孩子們吧

本文圖片來源於“東方IC”

大學生貧困山區支教,農村教師苦苦哀求:別再來了,饒了孩子們吧!看到這樣的呼籲,支教行動一直爭議不斷。但還是有很多不缺乏在山區堅守幾十年的老師,這些老師是全身心投入到了支教的道路中,他們一心想要給山區的孩子帶去希望,把自己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這樣的人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榜樣。

你們是怎麼看待大學生支教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你怎麼看大學生支教? 單選

0

0%

走形式

0

0%

有意義

0

0%

不關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