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小时候听话的孩子,长大后经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流水


首先我们要定义“听话的孩子”,我们所谓的听话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孩子生来就有好奇心,而好奇心又是孩子好动、探索的动力,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孩子难免会有喜、怒、哀、乐。

被大家定义为听话的孩子是不哭不闹,什么事儿都顺着家长吗?

当孩子哭闹时,家长说不许哭,这个时候孩子继续哭闹就是不听话吗?孩子不哭就是听话吗?

家里来了客人,家长要求孩子把好吃的拿出来分享,孩子不分享就是不听话吗?孩子分享就是听话吗?

白天妈妈要去上班了,孩子想让妈妈多陪自己一会儿,这个时候孩子哭闹要求妈妈留下来就是不听话吗?孩子不哭不闹和妈妈说再见就是听话吗?

……

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心智结构和不同的情绪情感。

当孩子咿呀学语还不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时候,哭是孩子唯一可以发泄自己,并向外发出信号传达自己不舒服的方式。

很多大人都说自己很喜欢小朋友,但是孩子们一哭,自己就会很烦。那大人烦了,这个孩子就是不听话了吗?当我们不去了解孩子哭背后的原因,而只是呵斥孩子不要哭,那么慢慢的孩子知道哭会让家长很生气,他不再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这个时候孩子成为了大人们口中听话的孩子。那他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发泄自己呢?说又不会说哭又不让哭,孩子只能把不好的情绪压抑在心里。当负面的情绪积压的越来越多,小孩子可能会生病。那长大后的孩子呢?他们依然会习惯的把负面的情绪积压在心里。

三岁左右的孩子在不断地发展着自我,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什么都说是我的。这个时候的孩子让他来分享,孩子很难做到,在他的心智结构中,他还正处于建立自我归属感的过程中,强迫的分享只会破坏孩子的情绪情感发展。

很多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很难做到分享,孩子们在这个时期为了保护自己的东西会使出浑身的力气,这个时候大人们会说孩子小气,说孩子抠门儿,说孩子不听话。这个时候孩子们被迫分享着自己的东西,他们会很没有安全感,归属感。久而久之,孩子会对自己的东西要么不那么珍惜,要么更加珍惜,他们害怕失去,他们学着隐藏,慢慢的长成了我们口中的自私。

妈妈上班孩子哭,妈妈说孩子不听话。孩子习惯了妈妈白天上班,不再那么依恋妈妈的时候,妈妈又会抱怨孩子不依恋自己。

妈妈白天要上班,孩子不舍得和妈妈分开,于是不停的哭闹,这个时候妈妈应该想一个很好的办法,和孩子正式的再见,并且告诉孩子妈妈去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而不只是单纯的发脾气,认为孩子不听话。正式的、有仪式感的告别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而发脾气式的离开只会破坏孩子安全感的发展。当孩子与妈妈之间的依恋感被破坏时,小小的孩子只能够去寻求其他的依恋对象,这会让孩子慢慢对妈妈失去依恋感,如果是这样,妈妈请不要抱怨孩子和自己不亲。

有时候我们口中的听话使孩子无限的压抑自己所表现出来的,我们真的去了解过我们所谓的孩子不听话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吗?如果我们了解了,接纳了,尊重了,并且帮助孩子建构正确的方法时,我们的孩子将会是一个拥有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有着喜怒哀乐,会尊重他人,也会爱戴自己的孩子。


小孩花


为什么小时候听话的孩子,长大后会出现心理问题?

是这样的,听话的孩子从小是父母家人的影响,有的是先天的,有的是后天的,孩子听话沒什么不好,但是特别听话,就是小时候经常说的这孩子真乖,幼小的心灵里,天天装着真乖乖,小孩子是否就有了心理负担,是否限制了孩子的天牲,创造思维,孩子的好奇心,在大人的诱导下,孩子天天做个乖宝宝。

为什么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原因就在这里,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大人的一举一动,举止言谈,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作为父母教育好孩子,可真算的上是一次伟大的心灵工程啊!

孩子教育,年轻的爸妈,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生长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骄生惯养,本身就有很多不好的习气,再做孩子的启蒙老师,可要先得进行修练,严以律己,自我完善!

孩子教育,对孩子不要管的太严,虽不能完全放飞,但也要给孩子自由,千千万万不要对孩干扰太多太多,不能让孩子完全按父母设计好的轨迹运行,上边说的乖宝宝,实际上是从小的心理障碍,也可以说,从小沒有养成健全的思维能力,只所以出现长大以后的心理问题。

有时候,孩子不听话,也不一定就不好,父母要辩证对待,先听听孩子为什么不听话的理由,对的肯定,错的纠正,要让孩子完全明白过程。小孩子的好奇心特别强,经常问这问哪,就是孩子思维发展的进步,孩子不管场合,不管时间,哪里想起哪里问,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冷落了孩子,父母不管做什么,一定要先回答孩子的提问,如实在忙不过来,也要安慰好孩子,千万不要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一定要从小培养成健全的思维能力,避免长大后出现心理问题!


用户安康幸福


1. 从成长年龄阶段看:

孩子刚出生,犹如一张白纸,后期在家长、老师、社会慢慢培养认知、行为、性格;

0~8岁,大部分的认知是由家长培养和输送的,所以这个时期,我们会感觉到孩子特别的乖巧、听话,尤其是听到孩子们说:“我爸爸说……”、“我妈妈说……”

8~18岁,随着接触的知识、事物、人际关系(同学、老师、朋友等)越来越多,加上身体也在发生变化,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开始扩大视野,开始纠结、考虑,或内心想:“这个事儿,以前我爸我妈说是那样,而我今天看到的是这样……”他们开始产生疑问和批判,甚至开始自主的选择和决定。这个时候,我们看孩子的行为习惯等,就会发现,孩子咋就变了呢?

2. 听话。这个词,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没有具体的指向。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听话,就是孩子完全按照我们的预期言行,我们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就做什么。若是这样,家长的思维一定被限制或部分限制了,用我们限制的思维,限制了孩子的成长。更好的方式是,引导孩子经历成长,他经历的多了,感受才会更深,成长的收获才会更多。

3. 孩子和咱们家长,是两代人,年份上讲,相差20几年,甚至更多,咱们关注事物的态度、角度、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出现我们认为不太合理的言行时,作为家长,可更多的思考背后的原因。比如,孩子和家长沟通少了,背后原因是孩子和家长之间缺少共鸣,如果要解决,就要创造共鸣(一起做喜欢的事儿等)。

4. 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请留意具体的呈现方式,一般情况可以通过疏导、运动、陪伴等进行舒缓;若是因为长期忽视或心理问题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建议联系专业心理咨询师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