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丨平潭:让两岸交流之路更平坦

近年来,实验区注重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区,围绕“应通尽通”,积极探索两岸经贸合作畅通、行业标准共通新路径,加强两岸人文社会交流,不断开创两岸融合发展新局面。

经贸合作畅通 推动两岸共同市场先行区

日前,在平潭金井港口岸,从高雄驶来满载台湾农渔产品的“台北快轮”稳稳地停靠在岸,工作人员正有序对货物进行检验,一片忙碌的景象。2019年,实验区先后开辟至高雄货运、客运通道,形成“海峡号”“丽娜轮”“台北快轮”三船齐开、客货并行,在大陆率先实现至台湾本岛北、中、南海上航线“全覆盖”,形成岚台海上客运直航天天有航次、台北台中高雄农渔产品周周有航班的热络景象。“得益于航线加密,虽然在疫情期间,但业绩还是比同期翻了一倍。”福建中潭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兹钿说。

两岸应通尽通、平潭先通,平潭对台海运航线已成为两岸物流贸易的黄金通道。2019年6月,两岸(平潭)农渔产品交易平台正式上线,打造了台湾农渔产品“登陆”的新通道。今年4月,两岸农渔交易平台率先运行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4.0版智能通关服务,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两岸(平潭)农渔产品交易平台技术部负责人游晓明表示,目前平台还上线了全国首个银行直联两岸电商平台跨境人民币服务,突破了原有“线上选购、线下付款”的瓶颈。

平台的技术不断成熟,也为两岸农渔产品交易带来新的成绩。据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两岸农渔产品进出口总量40251.9吨,同比增长29.87%,货值5.6亿元,同比增长55.44%。

行业标准共通 便利台胞在岚就业创业

实验区以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区为目标,在全国率先开展两岸标准比对工作,构建覆盖采信台湾职业资格、企业资质、行业标准、商品检验的等效认证和监管体系,打破了台胞、台企、台货进入大陆的隐形壁垒,社会融合持续深化。启动建设台胞社区;设立全国首个“一站式”台胞台企服务中心;全国首创向台胞发放“金融信用证书”……像这样亮眼的举措,近年来在平潭不断推陈出新。

得益于平潭积极探索台湾职业资格采信新路,台湾教师何女士在平潭获得育婴员(三级)职业资格认证后,圆了在大陆开拓学前教育市场的梦想。去年底,何女士创办的平潭初幼格安保教园,是实验区首家全台资早教机构,为0至3岁的幼儿提供“日托+早教”服务。截至目前,实验区已完成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全部134项(268小项)职业资格比对与直接采信工作,实现直接采信台湾职业资格95小项,发放采信证书572本,平潭的台湾人才就业率位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实验区还率先在旅游、建筑、规划、医疗、教育、交通、环保、农业等8个领域采认台湾企业资质和行业标准,陆续出台各领域的细化实施办法。其中,在建筑、规划、环保领域,实行台湾企业备案准入制度,台企经备案后即可使用台湾业绩、资质在平潭承揽业务。目前,台湾已有62家建筑企业、7家环保企业在平潭备案,承揽或参与近40个公共工程项目。10家台资旅行社,6家台资专科医院及个体诊所,3家台资学前教育机构在实验区注册落地。

加强人文交流 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11月1日下午,第三届两岸国学论坛暨“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平潭两岸国学中心圆满闭幕。两岸国学名师、专家齐聚岚岛,共同探讨国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两岸国学中心负责人游文娟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是一项长期性事业,需要更多有识之士和同道中人广泛参与,共同推动建设两岸心灵契合的‘共同精神家园’”。

两岸一家亲,动力在基层。作为两岸交流发展的“试验田”,自2017年起,平潭深耕基层治理融合,着力促成岚台基层交流,邀请两岸社区工作者从“经验交流”“人员互访”到“社区结对”“资源共享”,融入平潭社区治理工作中。上楼村、台康社区、东门社区等都是两岸居民和谐共生的缩影。全国人大代表、东门社区党委书记薛玉凤表示,近年来社区以“两岸一家亲”为治理理念,让社区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也让台湾同胞不断有参与感,共同参与家园建设。

如今,越来越多的台胞活跃在平潭的基层社区治理中,这股“台风”渐进,也让平潭“台味”越浓,实验区正逐步走出一条两岸基层交流新路子。“两岸的交流不仅仅在于经贸、文化上,更重要的是两岸基层心连心、根连根的交流。”全国人大代表、东门社区党委书记薛玉凤表示,未来将通过持续不断的基层交流,让两岸同胞“走走更加亲”。

  • 出品: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 记者:孙梦玲
  • 责编:叶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