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之旅:一呼一吸之间,便是永恒

在大环境发展的洪流之下,开始踏上正念之旅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逐渐向内省,开始看到自己多年来在“自动导航模式”下发展出的格局,

也开始着手断掉“自动导航模式”...


正念是生活,也是辅助我们的工具,现在,我们将他们的正念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正念之旅:一呼一吸之间,便是永恒

by Zeta

练习:正念呼吸 20min

总结:当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吸气与呼气的时候,由于今天鼻子有点不舒服,所以感受不太好。之后将注意力放在腹部,并用手去感受腹部随着呼吸的起伏。因为手能够很明显地觉察到这种起伏状态,因此这个感受更强烈更好一点。

感受:首先,我也和一些小伙伴一样,一闭眼脑子里就很多杂念,一团糟的感觉,思绪很容易跑掉。

而且对外部环境的觉察更明显了,稍微有一点什么响动就容易把我的思绪带跑。而且我可能在一开始就预设了,不能让自己走神的目标。

于是乎不断地走神会加重这种情形,并不能让自己更好地安定下来。冥想是一面镜子,冥想开始后,任何思绪都可能产生,这些都是你日常身体状况的真实反应,并不是冥想这项活动所带来的。

你要做的就是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思绪走神之后将它重新召唤回来便是了。不能做事先的预设,诸如走神是不好的,对走神太苛责,这都是不需要的(思绪就像一个小孩子,过分苛责会适得其反,要讲道理的嘛)。只需要在走神时,静静地呼唤回来即可!

其次,我的背挺直的时候,会有那么一点点觉得不舒适,因此会让思绪对背部有过多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和平时坐姿不一样,那么平时坐的时候要注意了。

正念之旅:一呼一吸之间,便是永恒

by 千榕

练习:正念呼吸

总结:早晨是个好时间,身体和精神尚未完全苏醒,前一天的压力、焦虑和失落被暂时地放下。冥想拉长了这一段时光,不计较过去,不担忧未来,一切都在当下这一刻。

大家提到的接纳自己的走神或身体的感觉对我很有启发,它们的好与坏其实都是自己的评判。

当我前两次走神时,我有些着急,思绪反而更发散了,身体上的酸痛感也更明显,就像“淘气的小孩儿”;而当我更专注地观察呼吸,放松整个身体,时不时冒出来的想法只不过是飘浮的云朵,而我自己就像一整个天空,任由它们来去,这种感觉非常奇妙~我要继续摸索和熟练开启这种进入专注的方法。

感谢大家的引导和答疑,我打算在今晚睡前再冥想一次!也祝大家一天好心情~

正念之旅:一呼一吸之间,便是永恒

by-鸿

练习:正念呼吸 20min

总结: 静——放空思想,放松全身,注意呼吸。

由于本身是中医,经常接触养生静功的练习,对于晨起冥想很熟悉,其实无论瑜伽、冥想或静功、打坐,万物生命的基础离不开呼吸二字,人类闪光的思维不会因时空或国界距离产生代沟,正如思考生命意义的觉悟者们,终会在某一阶段的同一领域相遇,产生思维碰撞的美丽烟火。

正念之旅:一呼一吸之间,便是永恒

by 虫木夕

练习:正念呼吸 20min

总结:️这是我第二次做冥想,经验依旧是不足的

️总是过多的在意坐姿是否正确,刻意去控制了呼吸的频率,但好在后边拉回来了

️冥想期间走神了5 ~6次,大多是被生活中一些琐事所影响

️冥想过程中出现了犯困的现象,仔细想了想这阵子休息时间比较少,是身体发出的信号

️做冥想时,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呼吸由深至浅,想象着或许会有某一粒尘埃,伴随着空气,直至我的鼻腔,沿着某一条管道落地(不知道我这个想象会不会反而在干扰我的冥想)

️做完冥想结束后,很明显感受到了身体如铅一般沉重

正念之旅:一呼一吸之间,便是永恒

by-一动不动乾坤动

练习:正念呼吸10min

总结和感受:两觉睡到六点半,躺在被窝里听了一遍,下午跟着回放打坐。

意念着一呼一吸,或者一呼一吸就是意念。这也就是永恒了,可以永远这么端坐下去。不知过了多久,我耸了一下肩,又动了一下腿,两只手也挪了地方。

开始变得局促不安,疑心病也犯了,一呼一吸是胎息还是太息?呼吸的是当下还是当初?我便睁开了眼,一看只有10分钟的时间。为什么局促不安?为什么疑心病犯了?

定了定神我意识到:概因只在乎冥想的结果,不注重打坐的过程。我进而意识到,正念冥想其实具有浓郁的信仰气息,又其实挺接近哲学的,而这是多么的重要,它带给我们智慧,疗愈我们的身心。

而只要是哲学或者信仰,它必定是一个过程。一个受到重视的过程!但愿这些总结和感受都变成冥想,实现我生命的场……

正念之旅:一呼一吸之间,便是永恒

by Anna

练习:身体扫描

总结:屋里有点冷 ,不过当我把注意力放在我的脚趾,手或者膝盖上的时候,那里好像忽然有一股热,周围细微的感受也被放大了。

忽然想到了一部纪录片,讲的是人体内部的各种活动,我的细胞无时无刻不在努力工作来供给我的营养,热量还有活力,以后要对他们有更多的关注和保护呀~

正念之旅:一呼一吸之间,便是永恒

看到好几个伙伴提到走神, 再强调一下,走神太正常啦~不走神才不“正常”呢,

所以对于自己走神不用过于纠结 苛责。


看到走神,及时的拉回就好了,再走神,再拉回,慢慢地,走神频率自然会减少


这期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下次再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