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煤化工盈亏,与国际油价有多大关系?

对于现在的煤化工产业来说,一个认知影响甚大,那就是产业的经济性主要取决于国际油价行情。简单说,国际油价高了,国内煤化工的日子就好过了;国际油价低了,国内煤化工的日子就惨了。所以人们都理所应当地接受了眼下国内煤化工企业效益不好是因为上半年国际油价跌出了负值这个理由。

但国内煤化工的赢亏真是由国际油价高低而决定吗?笔者仔细研究发现,国际油价虽然是影响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因素之一,但影响力相当有限。换句话说,这种影响力被人为地夸大了。

跟随石化产业观察(微信号:SHCYGC)一起来看看吧。

价格并非随油价起舞

国内煤化工盈亏,与国际油价有多大关系?

现代煤化工主要有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四大工业路径。这四大路径中,除煤制油对国际油价稍感敏感外,其它三大路径的产品价格与油价几乎没有关系。

首先,煤制气价格由政府管着。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上半年国际油价出现暴跌,但我国天然气门站价未与油价挂钩调整。事实上,2015年前,煤制气执行的是成本加成法,即由国家核算煤制气实际生产成本,再加上适当利润后作为价格依据。2015年后,国家将成本加成法改为市场净回值法,由此大幅下调了天然气门站价,变相成了政府定价。2015年,国际油价长期保持在60美元/桶上下,而我国天然气门站价却大幅下调30%以上,其后煤制气价格不仅没有随着油价上涨向上调整,反而向下微调几次。我国首个煤制气示范项目大唐克旗煤制气2013年投产时按成本加成法核定的气价为2.75元/立方米,项目经济性尚还不错,但自2015年国家发改委多次下调天然气门站价,价格由2.75元/立方米下调到1.75元/立方米,降幅达36%,项目立即陷入亏损的窘境。

再看煤制烯烃。作为完全市场化的产品,烯烃价格主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如2018年至2019年,国内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期货结算价格整体呈下滑态势,聚乙烯价格由10000元/吨跌至7500元/吨,聚丙烯价格由9500元/吨跌至7600元/吨。而这一时期国际原油价格并未出现大变化。烯烃产品价格下滑主要是受国内低端烯烃产能过剩所致。同样的道理,今年3到5月,受疫情影响,国际油价一路暴跌至20美元/桶,而国内烯烃价格非但没有下降,不少产品价格反而因市场需求增加出现暴涨行情,不仅企业赚得盆满钵盈,煤制烯烃更成为上半年煤化工领域最亮眼的产业。

近年来煤制乙二醇价格出现大幅下跌,主要原因同样是因为新增项目过多、产能扩张过快导致供应过剩。例如,去年8月至12月,国际油价由55美元/桶上涨到65美元/桶,涨幅达到18%,而同期煤制乙二醇价格却下跌了500元/吨,下跌幅度达10%。虽然今年上半年乙二醇价格与国际油价均出现大幅度下跌,但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乙二醇价格下跌主要是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按下暂停键,下游产业大多停产限产出现供过于求的市场局面所致,并非单纯因油价暴跌引起。

即使看似与国际油价关联度最高的煤制油,受国际油价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原因是我国对成品油实行“地板价”保护政策,无论国际油价跌至何种程度,成品油的价格均以40美元/桶为线,当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桶时,成品油价格便不再向下调整。

成本主要取决于煤价

国内煤化工盈亏,与国际油价有多大关系?

众所周知,成本是决定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成本越低则竞争力越强。以一个年产约50万吨煤制聚丙烯项目为例。按1.3吨标煤生产1吨甲醇、3.51吨甲醇生产1吨丙烯计算,每吨产品中依次排在生产成本前3位的分别是煤炭、折旧和动力,其中煤炭占生产成本的60%左右。煤炭不仅在煤制烯烃成本中占比高,在其它煤化工产品也均如此。由此不难看出,煤炭价格而非国际油价才是影响产品成本的第一因素。

不只是生产,在煤化工企业采购环节中,煤炭价格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某大型煤化工企业为例。近年来因区域煤炭销售价格逐年走高,这家企业采购煤炭的长协价格从2017年的136.5元/吨、2018年的150.5元/吨、2019年年初的162.5元/吨、2019年11月的200元/吨,到今年上涨至215元/吨,3年多来这家企业煤炭采购价格上涨了57.5%,导致该企业经济性逐步走低。

产能释放关键是技术和市场

国内煤化工盈亏,与国际油价有多大关系?

而这些因素同样与国际油价关系不大。

现代煤化工装置能否达产达效,首先看装置工艺技术是否成熟。我国早期建设的大型煤化工装置,由于工艺技术不够成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实现稳定运行,装置设计产能无法释放,导致经济性不高。还有,我国早期建设的煤直接液化制油项目,投产多年难以达产,虽然经历了高油价周期,但不仅没有产生经济效益,还亏了很多钱。另外,我国第一个煤制烯烃项目,因部分关键设备为首次使用,在运行初期出现了各种技术问题,导致项目难以实现稳定运行,尽管赶上了高油价的好时机,但因项目产能迟迟释放不出来,结果不仅没有赚到钱,亏损反而逐年增大。

其次看产能是否受限。如我国煤制气项目虽然较快达产,但天然气市场因季节不同存在波峰波谷周期。每年到了夏季波谷期,煤制气项目便会因需求不振而被迫限产。由于产能无法充分释放,又无调峰手段,经济性自然不好。

还要看市场饱和度是否影响产能发挥。

我国煤化工项目曾一度受到热捧出现一哄而上现象。不少产品很快处于饱和状态,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卖不出去导致产能无法释放。例如近年来随着大量烯烃和乙二醇装置的建成投运,低端烯烃和乙二醇市场出现产能过剩,导致装置开工率不高,影响了项目经济效益的发挥。

由上可知,国内现代煤化工的确与国际油价没啥关系,千万别盯错了方向。

国内煤化工盈亏,与国际油价有多大关系?


既然煤化工产业成本与国际油价关系不大,为何煤化工产业一直对国际油价的升降乐此不疲,甚至还弄出个什么60美元/桶的赢亏线呢?笔者认为,背后逻辑是国际油价会直接影响石油路径的相关产品,进而影响煤化工与石油化工之间的比较优势,最终影响煤化工的发展地位。比如对于烯烃产品,油价的暴跌会让油制烯烃成本大幅下降,原油每下降10美元/桶,油制烯烃成本下降约800元/吨。而国内烯烃产业主要由油制烯烃主导。如此以来,煤制烯烃成本与油制烯烃成本的比较优势会缩小,甚至失去优势。

既然国内煤化工的赢亏与国际油价没啥关系,那么国内煤化工企业与其关注国际油价的影响,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节能降本降耗上。2019年,布伦特原油均价约62美元/桶,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烯烃生产成本为3994元/吨、中国神华集团烯烃生产成本约5274元/吨,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烯烃生产成本为5475元/吨,而此时油制烯烃成本在5800~6100元/吨。更典型的案例是,当国际油价为30美元/桶时,油制烯烃成本约4900元/吨,而宁夏宝丰能源公司的成本为3400元/吨。有了如此低的成本优势,煤化工又何惧国际油价如何波动呢?

................................................

本文系石化产业观察独家发布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杂志

作者:陈丹江

图片来源自网络

本期编辑:归归、小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