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魚米之鄉”到工業強村——橋頭

橋頭村位於福海街道中部,珠江入海口交椅灣東岸,東靠新田村,南與福永村接壤,西與和平、新和交界,北與塘尾村毗鄰,緊靠寶安國際機場、廣深公路(107國道)和廣深高速公路。地勢東高西低,總面積約5.16平方公里。

村名來源

橋頭村之名始於北宋,當時橋頭處是熱鬧的小碼頭,是珠江口海灣與源於鳳凰山的坳頸湧入海的匯合之處,常有人到此經商做工,由於湧水過大,過湧不便,古人便在湧上建石橋一座,此後便有橋頭、橋南、橋西、灶下、黃屋、新村等地名、隨著歷史的演變,地名便成為村名。

從“魚米之鄉”到工業強村——橋頭

橋頭歷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晚期)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先秦時期,土著百越人常在鳳凰山腳、橋頭湧邊一帶棲息生活。從秦漢至東晉本土都有先民在此棲息生活,有文字記載可查的歷史距今1700多年。

宋元時期,屬東莞縣;明萬曆以後屬廣州府新安縣;民國時期屬寶安縣福永鄉;新中國成立後,屬寶安縣松崗聯鄉;1956年,屬寶安縣福永鄉;1961年,屬松崗區福永公社;1963年,屬沙井公社橋塘大隊;1976年12月,橋塘大隊拆為橋頭、塘尾兩個大隊;1981年7月恢復寶安縣建制後,橋頭村為深圳市寶安縣福永公社橋頭大隊。1993年,屬寶安區福永鎮;2004年,屬寶安區福永街道橋頭社區;2016年12月,屬寶安區福海街道橋頭社區。

從“魚米之鄉”到工業強村——橋頭

姓氏溯源

橋頭村主要姓氏為林姓和陳姓,另外還有文、鄧、劉、梁等姓氏。

林氏源自河南, 形成於東周初, 為周平王庶子之後。歷經數代,輾轉遷到福建莆田。北宋末年,橋頭林姓祖先因避戰亂,從福建莆田北螺村舉家南遷至東莞萬江鎮,旋即又遷至寶安黃田。宋嘉泰年間(1201年),林姓祖先振南公家族由黃田分支遷徙至橋頭落戶,生二子兩房繁衍至今,已經歷38代。現居橋頭者,共有族人900多人。

從“魚米之鄉”到工業強村——橋頭

陳姓主要居住於灶下村,陳氏太始祖為宋代陳俊卿,宋高宗紹興年間榜眼及第,官至左僕射,封魏國公。始祖陳應元為俊卿之子,官拜應天府尹,居江左。生夢龍,南宋理宗時,趙氏公主下嫁為妻,授輕車都尉駙馬。夢龍生宋恩,官至侍郎。宋祥興年間(1278—1279年)因皇室姻親及避元之難而舉家遷到嶺南廣東南雄珠璣巷,他遍歷了東莞縣(當時新安歸東莞管轄)各地,發覺歸德頻海之地,為東南之美俗,土地肥沃,如《詩經·大雅·緜》所說的“周原膴膴,堇茶如飴”,是締造之區,定居於此。灶下陳氏由沙井遷到此處定居,繁衍至今。

2015年,本地戶籍人口有1494人,非戶籍人口約13萬人。

社會發展

建國前,橋頭村的經濟比較落後,以水稻為主的種植業一直占主導地位,雖有部分村民以海洋捕撈及水產養殖為業,但大多數村民仍以操持農活為主業。土地集中在小地主站在少數地主富農手裡,廣大貧苦農民租地耕種, 除交納租谷外所剩無幾。國民政府恣意反共,經常“清鄉勘亂” 內戰不斷,民不聊生。遇上旱澇及疫病災害,農業失收,物價飛漲,賦稅加重,貧苦農民只能在死亡線上掙扎,人口呈下降趨勢,經濟達崩潰邊緣。

從“魚米之鄉”到工業強村——橋頭

建國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橋頭村民經過+地改革和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分得土地,實現耕者有其田,從政治上經濟上翻身得解放,農民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很快醫治好戰爭創傷,經濟得以迅速恢復,農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到1979年,全村人口1273年,耕地面積4400畝,其中水田面積2300畝,另有魚塘1800畝,荔枝林300畝。改革開放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經營。1979年建設本村第一間自動化榨油廠;1980年在稔山開辦一間磚廠;同年引進港商在蝦山開發面積1800畝魚塘,實行現代魚塘養殖開發。1983年,該村引進第一個來料加工廠——中成製衣廠。1984年成立村農工商公司;同年,與懷德村合資開辦德利染織廠。1985年後,先後開發橋頭第一工業區、大洋工業區、稔山工業區、富橋第一工業區、福山工業區、富橋第二工業區、富橋第三工業區。

從“魚米之鄉”到工業強村——橋頭

如今,隨著精神文明建設與經濟發展同步進行,橋頭村已向著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的道路闊步前進。經過建國後的近70年的建設,也鄙視改革開放後30多年的努力,橋頭經濟發展迅速,已由一個傳統的農業“魚米之鄉”建成為一個工業強村。

古建遺存

傳統民居

橋頭村現仍有建於清代或民國時期的20餘座廣府民居,均為坐北向南,磚土木結構,清水磚牆。前牆及兩外側牆為青磚砌築,後牆多為三合土夯築,其多數有彩色灰塑門罩,有的在院牆上部轉角、博風等處裝飾有彩色灰塑,內容多為花鳥蟲魚、吉祥瑞獸等。

可隱林公祠

可隱林公祠位於橋頭村西部,據林氏族譜記載始建於元代,現建築為清代重建,1992年重修,佔地220平方米,為三開間兩進一天井佈局。磚木石結構,清水磚牆,石牆基、牆角。開凹鬥式門,紅砂岩門框,門額陽刻楷書“可隱林公祠”,兩側對聯“西河衍派,九牧家盛”,有塾臺,上立圓形石簷柱。天井兩側有廊房。後堂內立石金柱,穿鬥式與抬梁式混合樑架。硬山,船形脊,兩面坡,紅瓦面,綠琉璃瓦當,滴水,木雕封簷板。2010年,被寶安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公佈為不可移動文物點。


從“魚米之鄉”到工業強村——橋頭

灶下陳氏宗祠

灶下陳氏宗祠,始建於清朝初年,清代後期重修。佔地約300平方米,磚木石結構,三開間二進一天井二廊房,清水磚牆,硬山,正、垂脊有博古裝飾,門堂明間上方灰制陽塑楷書“陳氏宗祠”,為始建時保留至今。整座建築較為整潔。有少量雕塑。木石雕刻及壁畫自然大方。陳氏宗祠既是橋頭陳氏族人拜祭活動的場所,亦是村民休閒活動的地方。

從“魚米之鄉”到工業強村——橋頭

振南林公祠

振南林公祠始建於元代,在清代重修,又於1988年重建,佔地約220平方米,三開間兩進一天井二廂房佈局,磚木石結構,硬山,清水磚牆,灰瓦覆蓋,琉璃瓦剪邊,前後兩堂屋脊有博古裝飾。

從“魚米之鄉”到工業強村——橋頭

楊侯宮

楊侯宮,始建於清朝初年,現代改建,三開間兩進深,佔地面積約100平方米。宮內供奉北宋名將楊六郎神像,香火不斷。


從“魚米之鄉”到工業強村——橋頭

植利樓

植利樓,又叫林汝添別墅,位於橋南二十五巷3號。建於民國23年(1934),為旅居美國華僑林汝添所造,主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外牆為清水磚砌築。植利樓由主人居住樓房、附屬樓房、傭人房屋、大門、院牆等組成,主體樓和附屬樓修建在院落中央,院牆與樓體建築之間還留有一定面積的空地,傭人房屋靠近大門院牆。前樓3層為主人居住會客樓房,後面附屬3層樓為廚房和洗手間,不僅方便居住,還具有強大的防禦功能。


從“魚米之鄉”到工業強村——橋頭

1938年日軍侵佔福永,這裡被日軍佔據作為憲兵隊駐地,解放戰爭時期,被國民黨軍隊作為憲兵隊駐地。新中國成立後,這裡也曾作為福永武裝部駐地。“文化大革命”後也曾用作橋頭村委辦公樓房和糧食倉庫。

植利樓建築牢固,結構特殊,是深圳地區中西合璧建築的代表作。該碉樓是研究寶安中西合壁式碉樓和華僑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文化擷英

宗族活動

林氏祭祖活動主要在林氏祠堂內舉行。每逢初一、十五和重要節目,還有婚假、入夥、祝壽等喜慶事,都要到祠堂內舉辦。而每逢清明節和重陽節,則區山墳祭祖。

從“魚米之鄉”到工業強村——橋頭

橋頭醒獅隊

橋頭舞獅形成於清乾隆(1735-1795)年間,那時上岸的漁民常以竹木布或紙紮獅子,敲鑼打鼓,翩翩起舞,既慶祝豐收,又祈求出海平安,以後逐漸發展成逢年過節進行舞獅、唱大戲的活動。

從“魚米之鄉”到工業強村——橋頭

抗日戰爭時期,在香港謀生的林汝旺失業回鄉,成立40多人的青年社,開展農村文體活動,組織橋頭醒獅隊,親任教練。醒獅隊成立至今已歷十餘代,冼應登、林派安等人曾任過教練。現在的橋頭醒獅隊,是一支迅速崛起的文化團隊,在街道、社區及體育部門的正確導下,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協助下,橋頭青年都積極投身到醒獅武術隊伍,從事醒獅武術訓練,並對醒獅活動的開展出謀劃策,醒獅武術隊通過勵精圖治,刻苦訓練,在一系列的比賽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展示了橋頭醒獅武術隊的競技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