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之管子——被歷史遺忘的先賢(概述)

今天開啟思想文化系列的第一個系列“諸子百家”的寫作。第一篇文章寫諸子中的“管子”,即管仲。管仲作為一個春秋時期對齊國思想文化以及華夏文明影響巨大的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在今天很多人眼裡卻只是齊國名相,貪生怕死的小人還有妓院的創始人。今天開始我將為其正名:管子是一個被歷史遺忘的先賢,“諸子百家”思想文化奠基人之一。

“諸子百家”之管子——被歷史遺忘的先賢(概述)

先秦諸子,基本上都是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觀點,雖說博取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日子過得煞是拮据,“累累若喪家之狗”,一個個都成文化浪人了。只有這個管子,不但過著豪華的生活,拿著優渥的待遇,而且做著偉大的事業,也有著紮實的學問。就庸俗的人生觀標準來考量先秦諸子,管仲無疑是最為出色的一個“子”。但是,他最出色的地方應該是在很多領域開了一個好頭,概述中我們將通過管仲的一些話來了解他。

“諸子百家”之管子——被歷史遺忘的先賢(概述)

善人者,人亦善之。”意思是:“你對別人好,別人對你也好。”簡短的一句話,傳達了管仲簡單而友好的處世觀。

“諸子百家”之管子——被歷史遺忘的先賢(概述)

身不善之患,勿患人莫己知。”意思是“你自己都不瞭解自己,就不要抱怨別人不瞭解你。”管仲這句話從反面說明了“知己”的重要性。“自知之明”一詞出自《老子》,但是最早的原型應該來自於此。我小時候就覺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話裡面的“知己”一詞有點多餘,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不能知己的人呢?越是長大越是明白原來了解自己並不簡單,而且也很重要。

“諸子百家”之管子——被歷史遺忘的先賢(概述)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意思是“一個政權只有糧倉充實、國力強盛,才有提倡禮儀的資本;百姓只有吃飽穿暖,才能進一步懂得何為榮耀、何為羞恥。”管仲眼裡禮節榮辱都需要一定物質條件和外界環境的保障下才能被進一步理解和接受。這應該是最早的“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觀點了(如有誤請指出),與《資本論》的部分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精妙的思想就是這麼喜歡冒險,跨越了時間和空間,最後還是會回到我們的面前。

“諸子百家”之管子——被歷史遺忘的先賢(概述)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意思是“禮、義、廉、恥不加以伸張,國家就會面臨滅亡的危險。”管仲眼裡的“禮義廉恥”即國之四維,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必須得以伸張。但是這四維並不夠完善,今天我們都知道“仁義禮智信”,“德智體美勞”,這些應該比“禮義廉恥”更加豐富具體。

“諸子百家”之管子——被歷史遺忘的先賢(概述)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意思是“(做)一年的打算,沒有趕得上種植莊稼的;(做)十年的打算,沒有趕得上栽種樹木的;(做)一生的打算,沒有比得上培養人才的。培植以後一年就有收穫的,是莊稼;培植以後十年才有收穫的是樹木;培植以後百年才有收穫的,是人才。”這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原型,也是教育為本的齊國後來依然在思想領域興盛的根本原因。

“諸子百家”之管子——被歷史遺忘的先賢(概述)

春秋齊國管仲, 華夏族,名夷吾,字仲,又稱敬仲,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潁上(今安徽潁上)人,是我在“諸子百家”系列中介紹的第一“子”。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被稱為“春秋第一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管仲的言論見於《國語 齊語》,另有《管子》一書傳世。

“諸子百家”之管子——被歷史遺忘的先賢(概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