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與戰國,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春秋戰國,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這段歷史的開端是周平王元年東周立國,結束是秦王掃六合。儘管春秋與戰國緊鄰,但是卻有本質上的區別。


春秋與戰國,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春秋形勢圖


春秋得名,來源於魯國的編年史《春秋》,相傳是孔子所做,但目前沒有定論;

戰國得名,來源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一二。春秋有儒家的影子,講究的是禮法;戰國以戰為策,講究的是實力。


春秋與戰國,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春秋》


春秋戰國的分界線是韓、趙、魏三家分晉,《資治通鑑》裡有過明確。

之所以這件事能成為分界,本質在於周天子的地位。


春秋與戰國,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資治通鑑》


春秋時,諸侯還是奉周天子為天下共主,他們也都是周天子分封的,也都是諸侯的血親。

有大周的禮法在,有諸侯國之間的血緣關係在,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也好,爭奪也罷,還是比較"君子"的。


春秋與戰國,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細節,可見當時禮樂


諸侯也並不想取代周天子,他們更想在周天子之下當個老二,讓其他人服氣,打出的也都是"尊王攘夷"的旗號。

互相之間摩擦的規模不大,基本都是為了臉面而戰。打仗的規矩也很多,也不能用太多兵法一類。

諸侯願意稱"霸",經過幾輪的pk之後,弄出了五個小霸王,史稱"春秋五霸"。


春秋與戰國,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但是,晉國的三個大夫韓、趙、魏,把晉國給分了,自封為諸侯。

一下子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以前的諸侯只能由周天子分封,現在他們用拳頭給自己整出了榮譽稱號。

更打破常規的是,周天子認可了。

潘多拉的魔盒就此打開,周天子正式成為吉祥物,大周體系名存實亡。


春秋與戰國,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戰國純金環首


諸侯的身份可以搶來,那麼天子的身份是不是也可以搶?

所以,諸侯們都想當天子,都想把其他諸侯吞併。

因此,戰國之間的戰爭,可不像春秋"過家家"一般,而是真刀真槍,極不人道地開打。

長平之戰、桂陵之戰……哪個不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春秋與戰國,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長平之戰地圖


同時,也正是周天子的那套禮法瓦解了,倒逼各諸侯國開始變法,增加國力,發展軍事。所以,在戰國時湧現了一大批名將名臣,諸侯國國力也有了質的飛躍。

原來諸子百家的學說,也都紛紛從春秋的書面化轉向了戰國的實用化。彼此之間也有了競爭,很多學派的代表人物,遊走在戰國七雄的朝堂之上。


春秋與戰國,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戰國七雄


綜上:

春秋時期,諸侯國依然尊周天子為名義共主,戰爭形式大於實質。更多講究的是禮法,諸子百家的學問多在於書面;

戰國時期,諸侯國追求自立為王,大周名存實亡。戰爭異常殘酷,倒逼經濟發展。更多講究的是實力,諸子百家開始展露於朝堂之上,左右時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