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並瞭解"討好型人格“是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這部電影裡,看了幾遍後我不禁感嘆這部電影的編劇簡直是天才,把”討好型人格“刻畫的簡直活了。
我出生在一箇中醫世家,到我爺爺這一代趕上各種運動,家族沒落手藝也不往下傳了,人也是死的死逃的逃。很多人以為”討好型人格“是順從,是膽怯,是懦弱。其實不是這樣的。
確切的來說每個家庭或者家族中,一些品質和行為會被”特有話“,也就是說一個大家庭都相信,某些行為方式及理念具有優越性,比如窮人出身的家庭重視吃苦耐勞、堅強、忍耐、能說會道、相信公平相信正義。我的家庭就是這樣,只不過在社會闖蕩十年後,我徹底推翻了家庭傳授給我的觀念,吃苦耐勞、堅強、忍耐,當一個人身上有了這些品質,確實可以稱之為優點。但前提是你得努力對方向。
而“討好型人格”也並不是真正的從別人的角度出發去討好每一個人,而是把童年用來討好父母的那套為行準則孜孜不倦的在生活中實踐,如果在童年中某些行為成功的討取的父母的歡心,那麼這些行為即使在成年後也會成為她們行事的最高準則,甚至引以為傲,比如勤奮到只會低頭拉車不會抬頭看路,把堅強和忍耐進化成唯意志論,相信只要意志堅定可以主宰一切。電影中的松子也是這樣,小時候用扮鬼臉換取了父親的笑臉後,成年了也會用鬼臉去討好別人。
"討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是, 大家會確信父母的愛是無私的,而忽視了其實在很多家庭,父母的愛恰恰是有條件的,你必須怎樣怎樣達到了要求、家長才會給予擁抱和笑臉 。父母的意志是不能違抗的,當面對強權而且控制不住脾氣的父母時,小孩唯一能做的就是達到父母的標準來討好父母,比如說安靜不再吵鬧,變得順從不在和父母提要求。
另外“討好型人格”現實中會把別人的認可當作自我評價的唯一標準,如果不被認可她們也會十分的憤怒,而且這種憤怒可能會發洩到比自己弱小的人身上,所以會產生家暴行為,打老婆或者打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