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養良育(總序214):“可是媽媽現在不在這啊!”

出生第1007天(一)(總序214):“可是媽媽現在不在這啊!”

早上吃完早飯奶奶帶她到園區裡玩。由於出來地時間早了點,園區裡面一個小朋友都沒有,於是她和奶奶就在園區裡散步。當她倆走到園區門口的時候,她停下來,抬起頭看著奶奶,小聲的說:“奶奶,去小超市買蘑菇力吧。”“媽媽不是說蘑菇力上有巧克力,吃多了牙齒會掉下來的嗎?”“可是媽媽現在不在這啊!”奶奶繼續用語言跟她抗爭,結果還是沒有倔強過她。

慢養良育(總序214):“可是媽媽現在不在這啊!”


她想吃蘑菇力的理由居然是媽媽不在身邊,這也太“明目張膽”了吧。難道你就沒有防備奶奶會把這話傳到媽媽耳朵裡?這正說明她內心中的邊界感還沒有建立完整,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心裡話給說出來了。我們上班族都知道,如果遇到領導不在辦公室想起早走一會兒,一般都會以家裡有點事情為由掩飾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我們這麼說是因為我們有邊界感,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真實想法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更重要的一點是,她的這句“真心話”也告訴我一個事實,她現在還處於“無政府主義”階段,制定規則的人是否在身邊還是她能否遵守規則的決定性因素。按照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道德認知階段理論,她這個年紀還屬於前道德階段(0—5歲)。在這個階段,孩子還不懂得什麼是規則,不知道規則對她的行為具有約束性,更不知道一個人應該服從一定的家庭和社會規則。當她想吃蘑菇力的時候,這種口欲慾望很輕易地打破了媽媽制定的規則。“媽媽不在”說明在她心裡媽媽代表規則,規則還不能脫離媽媽而獨立存在。媽媽在就表示這個規則需要遵守,媽媽不在就意味著這個規則不需要遵守。現在媽媽不在,她認為可以理直氣壯地不遵守媽媽定下的規則,即使奶奶想接替媽媽繼續維護這個規則也遭到了她的據理力爭。這就是小孩子當著家長的面是一套,揹著家長又是一套,人前人後都不一樣的心理根源。他們不是不遵守規則,他們壓根就不認為應該遵守規則,除非制定規則的人站在他們的面前。

慢養良育(總序214):“可是媽媽現在不在這啊!”


按照皮亞傑的理論,小孩子需要在五歲以後才會認識到家長制定的家庭規則必須遵守,否則就會受到父母的懲罰。此階段孩子遵守規則還主要以擔心受到懲罰為前提,父母的權威性在他們遵守規則的行為中還佔據很大比重。只有到了十歲左右,孩子才會逐漸內化父母所設立的規則,將規則與父母脫離,讓規則本身形成對自己的約束,即自律。十歲左右,孩子逐漸發展除了自尊,這是一套孩子對自己的衡量標準。如果自己做了低於這套衡量標準的事情,他們會產生羞愧感。這種強烈的內心感受會阻止他們繼續做不符合自我衡量標準的事情。如果這套衡量標準定的過低,孩子一方面會做出一些不符合家庭和社會規則的事情,因為過低的自尊還沒有激發他的羞愧感阻止他繼續這麼做;另一方面,孩子會認為自己不配擁有一套更高一點的自我衡量標準,因為這不符合家長長期對他的“語言定位”和他對自己的自我認知。如果這個套衡量標準定的過高,會嚴重束縛孩子對外探索的手腳。例如,如果一個孩子認為自己是全班最聰明的孩子,那麼他將不會輕易去嘗試新的挑戰。因為一旦失敗,他將失去“全班最聰明的孩子”的光環。為了避免體驗這種羞恥感,他寧願什麼都不去做也不願意被被人看到他做錯。久而久之,這個孩子可能將什麼都不會做。因此,幫助孩子形成一個比較合適的自尊,形成一套既可以遵守普適規則,又不影響其不斷挑戰和創新精神的自我衡量標準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家庭教育是一門藝術,而不僅僅是隻是知識和技巧。(2016.4.26)

慢養良育(總序214):“可是媽媽現在不在這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