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科學》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深度參與會費比額談判

《財政科學》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深度參與會費比額談判

標題: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深度參與會費比額談判

作者:財政部機關黨校第71期處級幹部進修班調研組

刊期:《財政科學》2020年第3期

內容提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誌2019年第1期發表重要文章《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強調要“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這為我們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參與聯合國會費比額談判提供了科學指引。本文擬結合工作實踐,探索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這一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更好發揚鬥爭精神和增強鬥爭本領,推動深度參與聯合國會費比額談判,為國家爭取更大利益,為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貢獻力量。

關鍵詞

:辯證唯物主義 會費比額 談判

文章思維導圖


點擊看大圖

《財政科學》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深度參與會費比額談判

精彩內容摘編


我國參與聯合國會費比額談判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出席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時指出,聯合國是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權威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是多邊主義和全球治理的核心機制,其重要性與合法性一直得到絕大多數國家的尊重與維護。但是,由於193個成員國的社會制度、經濟發展、人文狀況等各異,主要大國常常難以在重大問題上達成一致,聯合國內部矛盾普遍存在。會費比額是會員國在聯合國承擔財政義務的決定性因素,會費比額談判歷來是會員國關注的重點,矛盾衝突尤為突出。現行的會費比額編制方法是各方妥協折中的結果,既包含收入估計數、統計基期等客觀要素,也包含對發展中國家有利的低人均收入等寬減要素,還包括僅適用於美國的上限22%、僅適用於最不發達國家的下限0.001%等純政治性要素。

2017年古特雷斯出任聯合國秘書長以來,在發展系統、維和行動、秘書處機構等多個領域推出一系列改革計劃,改革的過程和結果事關聯合國工作重心和未來發展方向,對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將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各方圍繞聯合國事務主導權、規則制定權的爭奪博弈日趨激烈,會員國與秘書處、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以及大國之間開展激烈較量,這種權力和利益的再分配,深刻傳導到聯合國汲取財政資源的規則上,直接影響會費比額規則的討論。在當前形勢下,我國參與聯合國會費比額談判,機遇與挑戰並存。

(一)面臨難得機遇

當前,我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盪,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對外工作具備很多有利條件。我國正以更建設性姿態參與國際事務,“人類命運共同體”新理念已被寫入聯合國決議,我國與聯合國的關係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聯合國越來越離不開中國,中國也越來越離不開聯合國。

同時,隨著會費比額的快速上升以及財政貢獻的逐年增加,會費大國的身份,為我國深度參與聯合國系統改革、新時期參與全球治理奠定了財政基礎,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更有能力、更有底氣引導聯合國會費比額談判進程。

(二)存在巨大挑戰

首先,我國在聯合國系統的影響力、引導力和話語權與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和財政貢獻不完全適應。與美西方國家在聯合國的長期經營相比,我國在會費比額談判的具體領域上有不少“短板”和“欠賬”。比如,我在聯合國秘書處、統計司等相關重要部門職員人數偏少、職位偏低,缺乏既懂外交和專門領域知識,又懂國際財務規則的專家,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參與會費比額談判的力度和深度;我更擅長宏觀和長遠規劃,對聯合國會費編制的規則程序、技術細節、數據分析等把關能力有待加強。

其次,我國成為繼英國、原蘇聯、日本之後的第四個“第二大會費國”後,同其他主要各方關係發生了深刻變化,其他發展中國家仍是我主要依託,但雙方在一些問題上的利益分化在所難免,美西方與我合作點增多,但理念和利益之爭也十分激烈。我既要避免發達國家將我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區別對待,向我轉嫁不合理負擔,也要避免部分發展中國家對我期望過高,不切實際地提出財政訴求,要力爭拓展國家利益,充分運籌好各方關係。

再次,自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美國大幅調整聯合國政策和多邊戰略,消極履行聯合國財政義務,並聯合歐、日要求改變對發展中國家有利的會費編制要素,意圖向發展中國家轉嫁財政負擔。隨著未來中美兩國實力越發接近、戰略重心日益重合,兩國的深度相互依賴和高端戰略競爭將同步發展,在聯合國會費比額談判中的矛盾衝突也將升級。


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度參與聯合國會費比額談判


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國外交工作中,一貫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來分析形勢和處理複雜矛盾,周恩來總理提出的“求同存異”就是運用這一科學原理,把正確處理同一性和鬥爭性的關係運用於解決國際矛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學習掌握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制定政策、推動工作”“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不斷強化問題意識,積極面對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矛盾”“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頑強奮鬥”,這為新時期參與聯合國會費比額談判提供了基本方法和工作思路。

(一)學習掌握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堅持發揮“兩大優勢”,從客觀實際出發推動參與聯合國會費比額談判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是辯證唯物主義最基本、最核心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石,遵循這一觀點,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在參與聯合國會費比額談判時,堅持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關鍵要堅持發揮“兩大優勢”。

一是堅持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戰略思維,發揮理念優勢,引導談判向於我有利方向發展。2018年6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握國際形勢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在這一方法論指導下,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角度,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的大局出發,對新時代的國際關係進行了系統思考,提出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理論在當代中國的創造性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與聯合國會費比額編制方法遵循的“體現支付能力的共同責任”原則殊途同歸。我們要充分發揮這一科學思想的理念優勢,支持聯合國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發揮重要作用,堅持強調“支付能力”原則是會費編制的基石,突出強調中國是全球治理體系的參與者和建設者,並將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做出更大貢獻,將我理念注入會費比額編制方法之中,引導談判方向,維護我國利益。

二是堅持強調財政資源是聯合國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發揮財政優勢,將出資大國地位充分轉化為對聯合國事務的影響力和制度性權力。

西方發達國家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事務中,向來秉持“財”即是“政”的理念,通過資金運作獲取政治利益是慣用手段。美國長期拖欠鉅額會費,以此向秘書處施加壓力。考慮到未來我將長期佔居第二大會費國的現實,應以“大股東”身份和“主人翁”心態,持續強調財政是聯合國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良好的財政狀況是聯合國履職的必要條件,也是推動聯合國改革的有力保障。要主動籌劃、充分發揮財政貢獻優勢,將會費比額談判等作為重要抓手,力促聯合國切實重視我作用並與我相向而行。要強化財政外交資金使用效益的理念,將我財政投入用起來、管起來、用到位、見實效,切實提升我國在聯合國會費預算管理領域的實際影響力和制度性權力,把“財政義務”穩步轉化為“財政權力”。

(二)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堅持問題導向,切實把握和處理好各種矛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我們強調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就是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就是要善於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聯合國會費比額談判工作,已經進入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同和異是客觀存在的,各種矛盾是躲不開繞不過去的。關鍵在於堅持問題導向,瞄著問題去,追著問題走,科學分析研究、找到癥結所在,切實把握和處理好矛盾,不斷破解前進道路上的問題挑戰。

一是堅持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係,著力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本質就是問題,要善於尋找和把握聯合國事務的發展和處理規律,敢於直面矛盾,堅持問題導向,善於在紛繁複雜的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主要矛盾,就牽住了牛鼻子。筆者認為,在當前及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聯合國會費比額談判的主要矛盾,就是發達國家企圖轉嫁財政負擔,與發展中國家期望減少財政負擔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體現在中美等會費大國的不同立場和訴求。有效解決問題、化解矛盾,需要不斷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承認會費比額編制方法中矛盾因素的普遍性、客觀性,著力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強調公平、公正、公開計量國民收入的極端重要意義,強調科學合理衡量會員國支付能力的極端重要意義,最大限度化解消極因素,擴大積極因素,努力創造條件把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既有效化解過去長期積累的矛盾,又有效解決新出現的矛盾,運用矛盾相輔相成的特性,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推動事物發展,爭取保留或擴大於我有利因素,使我在會費比額談判中立於不敗之地。

二是堅持強調會費比額編制方法改進或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聯合國會費工作不是獨立存在的,它是聯合國事務的重要環節,是聯合國改革的關鍵節點,與聯合國整體工作緊密相連,要堅持運用辯證思維,突出會費比額編制方法改進或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堅持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繫地而不是單一孤立地改革會費比額編制方法,改進會費比額編制要素。各成員國在會費比額問題上的立場有同有異,要想“求同存異”,就要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承認對立,要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在與其他會員國談判過程中,要處理好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全局和局部的關係,要處理好“穩”與“進”的辯證統一關係,充分考慮既有利益格局及各會員國的承受能力,平衡好有關方面的關係,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不同關切,採用有針對性的措施適度適時回應,同時積極尋求“進”,把握好改革舉措出臺的時機、力度和節奏,穩紮穩打、確保實效,在實現新的發展進程中保持動態穩定。

(三)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講求鬥爭藝術,注重採取靈活機動的鬥爭策略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秋季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聯合國會費比額問題,實質上是會員國特別是主要會員國之間的鬥爭和博弈,面對嚴峻形勢和鬥爭任務,迫切需要發揮鬥爭精神,既要做到骨頭要硬、敢於出擊,又要做到善於鬥爭、敢戰能勝。

一是要保持鬥爭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讓我們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幹、壯筋骨,保持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鬥爭精神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特質,新時代倡導的鬥爭精神,是指敢於直面矛盾、敢於較真碰硬、敢於擔當盡責、敢於贏得勝利的精神狀態,是指迎難而上、攻堅克難、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堅定執著。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發生新的變化,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世界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提升。參與聯合國會費比額談判過程中,美國等世界上一些奉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人深感焦慮,唯恐中國發展動了其“奶酪”、挑戰其地位,對中國從戰略上圍堵、發展上牽制、形象上醜化。應當看到,這種鬥爭不是哪個人的心血來潮,也不是什麼偶發事件,躲不過、繞不開,是必須邁過的一道坎,更需要有鬥爭精神,要保持戰略定力,以居安思危的憂患、如履薄冰的謹慎、勇於鬥爭的剛毅,沉著冷靜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創造機遇,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仗。

二是要增強鬥爭本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合理選擇鬥爭方式、把握鬥爭火候,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在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要根據形勢需要,把握時、度、效,及時調整鬥爭策略。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鬥爭中爭取團結,在鬥爭中謀求合作,在鬥爭中爭取共贏。”常言說“知易行難”,要增強在聯合國會費比額談判中的鬥爭本領,需要注重策略方法,講求鬥爭藝術,不斷完善策略,持續深度參與。考慮我國在聯合國整體談判形勢,策略上仍要與77國集團基本保持一致,構建常態化溝通機制,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時,要根據形勢採取靈活立場,及時調整鬥爭策略,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將鬥爭與合作有機結合起來,主動掌握話語權,切實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當前,中國正在深度參與聯合國會費比額編制規則的制定,在聯合國會費談判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既是我國自身發展使然,也是世界多極化和全球化發展的需要。我們就是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運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中國智慧解題、以中國理念釋疑,引領聯合國會費比額編制體系不斷完善,持續為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


全文刊發《財政科學》2020年第3期,歡迎訂閱!

引用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財政科學》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深度參與會費比額談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