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公用電話2位善良老人24年的守候

1部公用電話2位善良老人24年的守候

文/白宇 圖/呂文正

西南路中心醫院路段道邊,有一個不起眼的小窗口,偶爾路過的人看到“公用電話”四個大字以及被一條手帕覆蓋的座機,會好奇地朝小窗裡面張望,這時,85歲的王文彩和87歲的鞏淑清老兩口會拉開小窗,問一句:“打電話嗎?”

這部公用電話已經24歲了,除了王文彩和鞏淑清,它便是這裡的“老人”了。因為臨街,這裡的街坊鄰居都把房子賣了或者租出去當商鋪了,可鞏淑清不想走,她在這裡住習慣了,一樓出入順暢,倆兒子一走一過給他們送菜也方便。兒子孝順,不想因為賺取高租金讓父母上火,這地腳離中心醫院也近便,就由著老兩口繼續在這裡生活。轉眼,幾十年過去了,這附近熟悉的鄰居全搬走了,就剩他倆了。

其實,老兩口不想搬走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要守著那部公用電話。1996年,他們就安了這部電話,當時老百姓腰間都彆著BP機,沒手機用,所以街上三步一IC卡電話,五步一個收費公用電話。“那當口,打電話的人多,前面講電話時間長了,後面的還不樂意。2000年,我一個月最多收了近3000塊錢。”王文彩說,那會兒可能是這部公用電話的高光時刻了,對面就是中心醫院和婦產醫院,經常大半夜有人敲窗子要打電話,著急的都是病人家屬,那些年,老兩口也是看多了生老病死、悲歡離合。

從10年前開始,隨著手機的普及,打電話的人就越來越少,疫情前,一天能還有十個八個人來,發生疫情後,一天頂多三五個人打。“錢多不等於幸福,俺倆從來沒指望著用這公用電話發財,我們有那麼點退休金,夠僱個保姆和三個人吃喝用度了。”王文彩說,守著這個電話,也算是有個營生,那些病人家屬手機沒電了或者著急忘帶了、欠費了啥的,總得給他們一個指望吧。

王文彩和鞏淑清倆人心善,有時候打電話的人拿張百元大鈔付電話費,老兩口找不開也就不收錢了,還有坐公交車忘記帶車卡也沒帶零錢的,過來找他倆借錢,他們也隨手借了。“有些人轉天就來還錢,有些人可能是忘了,但不可能是故意不還。”王文彩說,“誰能差那塊兒八毛的?”也就因為這塊兒八毛的,老兩口認識了很多朋友,“有些人會故意過來‘望一望’,看我倆都挺好的就走了。”王文彩說。

老兩口沒有手機,沒有微信,但在附近這幾條老街裡,他們是威信最高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