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长安十二时辰:欣赏唐朝园林,苑中万物生颜色,看尽长安牡丹花

《长安十二时辰》从全方位展现了唐人的生活画面,从衣装服饰,珠宝首饰,面妆绘饰,到建筑风格,从繁华集市,胡人商贸,到宗教美食等等,剧照还有大唐时期望楼系统的真实再现,让人惊讶的是,唐朝的园林艺术竟然如此发达,百姓丰衣足食后,消遣方式很多,有饲养宠物的,还有欣赏奇花异草,珍禽异兽。

看长安十二时辰:欣赏唐朝园林,苑中万物生颜色,看尽长安牡丹花

剧中相府里甚至设计了增温系统为花房增温,为的是能培育出美轮美奂的花卉,盆景艺术更是让世人惊叹,这些生活场景,都体现了大唐人富足的生活,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胸怀,特别是剧中有一个片段很令作者感到,一个看塔的小沙弥对长安城牡丹花的喜爱,他最大的梦想就是看尽长安城的牡丹花,本文借着《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影视剧来欣赏下大唐园林景观,了解下大唐的观赏植物。

唐人赏花观树的去处,除了山林野外,大街小巷,宅前院后之外,还可以去园林观赏,当然,皇家园林平日里是进不去的,但到重大节日也是面向百姓开放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唐朝的园林。


看长安十二时辰:欣赏唐朝园林,苑中万物生颜色,看尽长安牡丹花

唐朝三大园林

唐朝的园林很多,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其中皇家园林规模最为宏大,景色优美,动植物品种繁多,长安城内的皇家园林主要包括三大宫殿,三大苑以及离宫别苑。三大宫殿主要有大明宫,兴庆宫和太极宫,其中大明宫在经历李世民、李治两朝皇帝修葺改造后,规模宏大,太极宫则是最早的宫殿建筑群;兴庆宫经过扩建后面积可达2000多亩,布满了各种观赏植物。

三大苑主要有禁苑和东西内苑,离宫别院主要有芙蓉园,九成宫,华清宫,龙跃宫,望贤宫等等,华清宫以温泉闻名,园林景观精致而优美,修葺后的芙蓉园,青林重复,绿水弥漫,奇花异草,争艳缤纷,杜甫曾赞誉芙蓉园“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三大苑和东西苑内栽种大量的奇珍异草,这些地方都是观赏植物的天下。

看长安十二时辰:欣赏唐朝园林,苑中万物生颜色,看尽长安牡丹花

寺观园林,根据《唐两京城坊考》中记载,长安城共有10所道观,64所僧寺,27所尼姑寺,除此之外,还有袄教祠,波斯寺数座,这些寺庙经过融合发展后,逐渐向世俗转化,向民众开放,这里的园林环境成了唐人游玩赏花的场所。其中以慈恩寺,兴唐寺,大兴善寺,崇敬尼寺,永寿寺,荐福寺等牡丹花最为出名。

私家园林,除了皇家园林,寺庙园林之外,长安城还有大量的由皇亲国戚,朝廷高官,世袭贵族,文人士族和大商人建造的私家园林,他们为了提高生活品味档次,在营建豪华宅第的同时,也修建了大量的园​池和私家园林,这些园林都种植和培育了大量的观赏植物。

除此之外,大唐朝廷还开辟了曲江池,乐游原,定昆池等大众可以游玩的场所,曲江池受到女性青睐,是知识分子聚集场所,科举及第后,学子们常来到这里举行答谢宴,因而引来大批青楼女子蜂拥而入,乐游原是长安城登高好去处,定昆池经过安乐公主修缮后,景色更加优美,这些公共场所,栽种了大量的观赏植物。

看长安十二时辰:欣赏唐朝园林,苑中万物生颜色,看尽长安牡丹花

有唐一朝,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商贸发达,城镇化逐渐成熟,花卉业的兴起,以及赏花之风的盛行,唐代观赏植物备受关注,那么,都有哪些观赏植物呢?根据史料记载,作者整理出唐朝观赏植物主要分为,观花植物,观叶植物,观果植物等三种,当然也有的植物,花、果实、叶都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观花植物:

观花植物种类非常繁多,有很多都是我们现在常见的花卉,例如有国花牡丹花,荷花,海棠花,菊花,梅花,杜鹃,水仙花,紫薇花,杏花,金银花,兰花,李花,还有玫瑰花(注意,唐朝时就有此花)。

其中,牡丹花为花中之王,色香味俱佳,花瓣大而美丽,被文人墨客赞誉为国色天香,牡丹花在唐代分布非常广泛,园林中,花池中,花台上,以及普通百姓人家的院庭内,甚至室内的插花盆景都有牡丹花的身影,由此可见,唐人对牡丹花的喜爱。

牡丹花品种多,颜色丰富多彩,光红色就有深红,红,红紫,浅红,浅紫色之分,花冠也有多叶,单叶和千叶之分;唐明皇时期,黄色牡丹花为上品,其中御衣黄为最贵,其次为甘草黄,建安黄,以次排列为红紫等颜色,当然,根据皇帝的爱好不同,其颜色喜好也就不同。

看长安十二时辰:欣赏唐朝园林,苑中万物生颜色,看尽长安牡丹花

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栽培历史悠久,在唐代分布很广,可以制作盆景,花篮和盆花,还可以栽种在假山和花坛上,菊花除了黄色和白色外,在唐朝还出现了紫色的菊花,例如《全唐诗》中,描写紫色菊花的诗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可见,唐朝菊花品种和颜色日渐丰富。

荷花,又名中国莲,也称水芙蓉,花瓣大,色泽艳丽,并且花香远溢,极具观赏性,常常与园林中的水景搭配,例如水池中,湖面景观布置等等,又由于受到佛教文化影响,荷花与宗教联系起来,常常与观音、菩萨等尊神一起出现。

梅花,象征着高贵的品质,傲骨争春,花香怡人,被认为是我国十大名花之受,其分布也十分广泛,绿地上,园林中,庭院中,树林中都可见到梅花的身影。海棠花,姿色潇洒,被誉为“花中神仙”,海棠花与玉兰花,桂花和牡丹花相配植,有“玉堂富贵”之意,其手欢迎程度可与牡丹花相比,常常分布在丛林边缘,亭台周围和水滨池畔之中。

看长安十二时辰:欣赏唐朝园林,苑中万物生颜色,看尽长安牡丹花

观叶植物

除了观花植物外,唐朝也很重视观叶植物,例如水杉,椰子,银杏,各种竹类等等,其中银杏有活化石之称,叶形秀美,树枝挺拔,雄伟壮丽,特别是银杏叶,到了秋天呈金黄色,有华贵典雅之观感,又显得俊俏雄奇,虽然生长缓慢,但寿命极长,十分珍贵,银杏树在唐代分布很广,可以作独赏树,行道树,庭荫树,还有的富贵人家把银杏树作为盆景摆设在室内。

槐树,唐人认为槐树有灵性,将其作为崇拜对象,其实,此树很早就被认为是鬼树,有关于槐树的鬼故事,屡见于民间传说。

《春秋纬》“槐木者,虚星之精”,《太公金匮》中记载,周武王问太公“天下神来甚众,何以待之”太公请槐树于王门内,有益者人,无益者拒之。

由此可见,早在先秦时期,槐树就被赋予了神秘色彩,唐代时,槐树常以精灵鬼怪的面目出现在小说中,槐树还多次与科举书生相关联,唐代以“槐”代表考试,考生参加考试被称为“踏槐”,考试的那一年被称为“槐秋”,考试的月份被称为“槐黄”,考试中举后被称为“槐花”。

看长安十二时辰:欣赏唐朝园林,苑中万物生颜色,看尽长安牡丹花

柳树,隋炀帝亲自赐于柳树为杨姓,自隋朝后柳树就有了“杨柳”的美称,到了唐朝时,柳树也备受皇室喜爱驿道上,庭院内柳树成荫,文成公主当年远嫁西藏时,曾带去柳树苗栽种在拉萨大昭寺旁边,以示对家乡大唐的怀念。

竹类,这是一种再生能力很强的植物,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分布极其广泛,生长迅速,观赏期长,是点缀水榭假山不可缺少的植物,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唐朝文人雅士更是喜爱竹子,将其引申为“气节”,象征着君子。

观果植物,与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不同,这类植物果实还具有特殊的用途,花果兼具的观赏植物尤其受到唐人的喜爱,寓意着春华秋实。观果植物都有哪些呢?荔枝,虽然是亚热带植物,但由其观赏性,被移植到长安城,这种植物花期长,四季长绿,观察期长,并且果实还有食用价值。

《新唐书》记载,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为取悦妃子,不惜民力,让岭南特供荔枝,令驿马昼夜飞驰,途径数千里路,将荔枝传到京城;由此可见,唐人对荔枝的喜爱程度。

看长安十二时辰:欣赏唐朝园林,苑中万物生颜色,看尽长安牡丹花

梧桐树,著名的庭荫树种,叶大荫浓,树干笔直,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是一种大众化的植物,在房前屋后,草坪,坡前,湖畔随处可见,可与修竹,棕榈,芭蕉等树种配伍种植,民间有梧桐树引来凤凰的传说,使得梧桐树成为吉祥树。

此外,还有石榴,枣树,葡萄,枇杷,

金橘,丹桂等数十种观果植物,其中石榴是原产于阿富汗和伊朗的树种,后期才传入到我国,石榴树间距观花、观叶、果实等特性,是优良的庭院树,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就不一一介绍了。

观赏植物为何在唐朝如此盛行?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政治原因,唐廷高度的自信心,容纳四海,笑迎八方的包容开放胸怀,百姓的富足生活使得对精神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在此情形下,唐朝皇帝以更加开放,更加轻松的态度来对待国家,对待臣民,对待世界;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唐玄宗的开元盛世,造就一个国力强盛而稳定的时代。

看长安十二时辰:欣赏唐朝园林,苑中万物生颜色,看尽长安牡丹花

观赏之风由牡丹花引起

唐朝统治者,武则天,唐玄宗等都酷爱牡丹花,上有所好,下必甚 焉,皇帝喜爱,大臣将相必须跟从,民间百姓必然受到熏染,而这个时期,由于国力强盛,生产力水平提高,特别是植物栽培技术的提高,使得牡丹花培育上了一个全新水平,随即掀起了全国性的牡丹热。

牡丹花开遍长安城,体现了唐朝包容的胸怀,开放的政策,大国气度,更重要的是盛世的象征,有唐一代,对牡丹花的喜爱达到了顶峰,我们从《全唐诗》中,可以看到有不少文人墨客对赞誉牡丹花留下的诗句,可见一斑。在牡丹花的带动下,桃花,杏花,玉蕊花也逐渐热了起来。

宗教让观赏植物披上神秘的外衣

观赏植物之所以在唐朝盛行,还与宗教有关,唐朝时,佛教已经深入的全民的日常生活中,与佛教有关的植物,也受到人们的尊崇,例如柳枝被看作是佛门圣物,莲花常常与佛教中的菩萨,观音一起出现,被视为贞洁与神圣的象征;忍冬在佛教中象征着灵魂不死,轮回永生;除此之外,还有婆罗树,菩提树,金银花等等这些植物被披上神秘外衣,受到人们尊崇。

看长安十二时辰:欣赏唐朝园林,苑中万物生颜色,看尽长安牡丹花

经济繁荣是支撑的基础

其实,唐朝是摘取隋朝的果实,同时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唐初统治者李世民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社会秩序,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历经李治,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唐朝发展达到了巅峰。

观赏植物需求量大,说明唐人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需要更高的精神需求,这与背后的繁荣经济是分不开的,经济繁荣促进生产力提高,植物栽培技术也在提高,人们审美要求在提高,越来越多的观赏植物出现在皇宫庭院,园林私宅,寺院甚至街道中。

对外交流频繁促进观赏植物盛行

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政治政策,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同时又主动展开频繁的外交,此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盛况空前。

《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 “夷狄亦人耳,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

看长安十二时辰:欣赏唐朝园林,苑中万物生颜色,看尽长安牡丹花

正是在唐朝统治者兼容并蓄的思想指导下,唐朝在各个方面发展都达到了顶峰,在外交领域也不例外,有外交就会有物质交流,例如,水仙花就是外交的成果,原本产于地中海一带的水仙花,通过交流进入了中原地区。

贞观15年,唐朝皇帝被印度国王赠予与一支菩提树,天宝5年,进贡的“千年枣”(椰枣树);天竺国赠送的郁金香,睡莲也在贞观18年通过交流出入大唐,此外,还有珍禽异兽,金银珠宝,香料等等物品,诸如此类的外交成果,不胜枚举。

总之,唐代观赏植物盛行,与统治者开明的政策,繁盛的经济,频繁的对外交流,先进的培育技术,以及百姓审美观变化等诸多因素有关,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稳定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新唐书》、《法苑珠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