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僧人熱衷獨自苦行,為何中國僧人選擇"集體"在寺廟修行?

有一首兒歌,童年時的我們可能都熟悉,“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和尚…”從什麼時候開始和尚從廟裡居住的?我們大概都不瞭解,其實,

出家人有頭陀和和尚的區別。和尚是需要出家的,有戒疤,有度牒和戒牒,如魯智深。

印度僧人熱衷獨自苦行,為何中國僧人選擇

頭陀是不需要出家的,是修行的俗家弟子,只有戒牒,比如武松。在印度,很多出家人都選擇獨自苦行,認為苦行是最好的修行方式,不過在中國,和尚一般都選擇寺廟,他們挑水種地,一起勞作,寺廟中還有住持、監寺、菜頭等等管理人員。

比如出家的魯智深為了躲避官府逮捕去了東京大相國寺,就被安排當菜頭,負責為寺廟種菜、買菜。不過大多數僧人選擇寺廟是為了修行。那為什麼他們不選擇像苦行僧一樣在外面乞食呢?

一、寺廟制度為僧人集體修行提供了場所和環境

(一)印度苦行僧的生活條件很差。

我們知道,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的出家人大多都是“頭陀”即“苦行僧”。在古印度,和尚是專業修行,不從事生產,所以乞討飯食維持生命,討飯的時候,和尚用手托住飯缽,讓施主把飯菜自己放到飯缽裡,所以稱“託缽”。

西遊記裡面,孫悟空經常拿著一個紫金缽到處去化緣,這就是印度修行者的行為特點,不過印度苦行僧的生活條件更差一點,他們自認為軀體是糟粕,不到餓極也不會輕易化緣,只以別人丟棄的食物或樹上的果實充飢。

印度僧人熱衷獨自苦行,為何中國僧人選擇

(二)為弘揚佛法,唐代創立集體寺廟制度。

佛教自東漢明帝時由印度傳入我國後,出家僧眾不多,他們或獨坐孤峰,或個別的隱居水邊林下。經過從漢至唐不斷地發展,佛教徒越來越多。

梁武帝時代,著名的菩提達摩祖師渡海東來,開創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禪宗,被譽為“禪宗初祖”。傳至六祖慧能(638年-713年)時,開啟南禪頓悟法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即是他所作。

之後,禪宗日益興盛,天下習禪者望風歸仰,到了再傳弟子馬祖道一,和他的得意弟子百丈懷海禪師時期,不顧原始印度佛教的規範與戒律,毅然決然建立中國式的寺廟修行制度即禪門叢林制度,集體生產,集體從事農耕,以同修互助的團體生活方式修行。

元和九年,百丈懷海禪師始立天下叢林規式,史稱百丈清規,豐富完善了禪門叢林制度。自此,出家人就一般選擇寺廟修行,並遵守禪寺戒律清規。

二、中國百姓看不起到處乞食的獨自修行者

印度僧人熱衷獨自苦行,為何中國僧人選擇

(一)印度的氣候條件比中國優越,在中國獨自修行比較困難。

印度是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光熱水資源豐富,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加上恆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恆河水提供灌溉水源。

在得天獨厚的條件下,印度僧侶完全可以在郊外撿拾樹上的果實充飢。而且,印度沒有寒冷的冬天,即使裸身在外,也不會被凍死。

苦行這種方式比佛教在印度發端要早,也要流行。但是在中國這樣大多處於中緯度地區的地方,夏熱冬冷,地形不一,相比水熱資源豐富的熱帶,糧食必須經過辛勤耕種、充分施肥、人為施水才能獲得,因此中國的出家人如果在外獨自修行是很不容易的。

在印度,有佛陀專門為修正果而靜坐的“苦竹林”,也有穿著“糞掃衣”、在墳地地和樹下參禪休息的迦葉尊者。而在中國,卻沒有這樣的苦行者,歸根結底是中國的自然條件相對印度更加惡劣。

(二)中國百姓普遍自給自足,看不起向人乞食的修行者。

自春秋時期開始,我們中國人發明了“鐵犁牛耕”的耕種方式,“一家一戶”、“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就開始成為了中國農民的生產方式。

印度僧人熱衷獨自苦行,為何中國僧人選擇

這樣的生產方式也誕生了崇尚勤勞、自給自足、不乞食於他人、安土重遷、不喜遷移的生活觀和鄉土觀。人們用勤勞的雙手致富,不是遇到災難,不會離開家鄉,更不會四處乞食。

離開家鄉意味著離開集體,而中國人是一向抱團成長的、相互依偎的,因為出家信佛背井離鄉,乞食於他人,在普遍“自給自足”、“相對獨立”的單元式家庭社會是不被接受的。

三、出家人漠視儒家道德倫常,不被封建社會接納

(一)佛教徒一旦遁入空門,即與世俗絕緣。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第一句“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裡的五蘊即“形相、情慾、意念、行為、心靈”佛教認為都是空的,世界只剩下因果鏈條,別無其他。

因此修習佛教就可以切斷煩惱、看破生死牽絆,達到無拘無束的極大自由,然而這一切的代價就是與世俗隔開,將愛恨、貪嗔痴等一切情感放下。

因此,出家人如果修行,是要與世俗社會的一切先做個了斷才行。

印度僧人熱衷獨自苦行,為何中國僧人選擇

不過一般來說,決議修行的人大多是處境艱難或與重大挫折的人,都已歷經世事,不再是年輕人,因此也很難放下一切。

真能放下,那是下定重大決心的。我們讀金庸的小說《神鵰俠侶》時,知道高僧一燈大師的徒弟裘千仞,他武功高強,卻行為狠毒、罪大惡極,在被一燈大師救下後,他終日懺悔,與昔日的殺人魔頭判若兩人。

(二)在儒家綱常倫理佔統治地位的中國,佛教徒經常被邊緣化。

我們知道,影響中國封建社會最大的儒釋道三種思想中,儒家是佔統治地位的。

儒家講究父子、君臣、夫婦、兄弟之間的倫常關係,有一套嚴格的禮儀等級規範。儒家倡導入世,用五常(仁、義、禮、智、信)來調整、規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係,要求每一個人在明白自己身份的同時,嚴守自己應盡的道德責任。

印度僧人熱衷獨自苦行,為何中國僧人選擇

而佛教徒拋棄倫常,就意味著拋妻棄子,背離家庭,基本的家庭責任都不履行,更何況社會責任!因此出家人經常為人們所嘲弄,佛教也經常在中國被一些人鄙視,比如歷史上有名的三武滅佛,大文學家韓愈批判佛教等等。

魏晉時期,有人就斥責佛教“使父子之親隔,君臣之義乖,夫婦之和曠,友朋之信絕”,所以佛教徒經常會被社會邊緣化。

四、寺廟修行比獨自修行更有利於專研佛理

從馬祖道一和百丈懷海創立禪門叢林制度後,一批又一批佛教徒湧進寺廟修習佛經,相對於獨自修行,團體修行是有很多好處的。

(一)寺廟的清規都以修持為目的。

清規戒律是幫助僧眾摒除和阻擋外部世俗的干擾,靜修講經是幫助僧眾清淨自心以達證悟之境。

印度僧人熱衷獨自苦行,為何中國僧人選擇

在百丈禪師指定的《叢林要則》中規定:“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唸佛為穩當;精進以持戒為第一、 學問以勤習為入門、佛事以精嚴為切要”等修習為主的清規戒律,成為後世所有佛寺都必須嚴格遵守的教條。

寺廟中配有監寺,誰如果不好好讀經書,監寺就會鞭策誰。在這種嚴格,不受世俗打擾的的環境之下,有的和尚每天修持達十幾個小時,這是有利於修行的。我們在電視上,看到很多小和尚年紀小,在禪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被大和尚訓導,這是符合實際的。

(二)寺廟的學習氛圍較濃,有利於鑽研佛理。

寺廟一般會建在名山大川周圍,遠離世事喧囂,一般人除了過往的僧人之外是拒絕接納的。因此靜謐的自然環境,加上週圍眾人都是以修持佛經為目的,更有利於自我學習。

而且,中國的寺廟中向來有講禪的傳統。一些大德高僧或本寺的住持方丈會擇時間專門聚集僧徒講法,有時會有一點而悟的僧徒,比自己埋首苦讀、死命鑽研的苦行僧們要有利多了。

印度僧人熱衷獨自苦行,為何中國僧人選擇

結語

禪宗叢林制度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與中國自身傳統文化即儒家、道家等思想相結合的產物。它將僧徒們集合在一起,一邊勞動,自給自足,一邊研習佛經、互相學習,適應並促進了佛教在中國的發展。

當然,這種聚集性的修行活動必須不能受到俗世的左右,自宋代以後,伴隨著皇權的日益集中和社會的世俗化,

中國的寺廟越來越世俗化了,這一點,不可避免。

比如曹雪芹的《紅樓夢》中的饅頭庵、鐵檻寺等等無一不表現了封建制度下禪門寺院的齷齪與黑暗,這時的寺院已與盛唐時期創立禪林制度的百丈懷海和馬祖道一禪師的初相去甚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