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美还应更“亲民”

民间工美还应更“亲民”

□ 左 鲤


在过去的“双节”中,全国各地的旅游市场一派火热。其中,不少地方工美的非遗展示活动,成为文旅结合的亮点,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关注。但是,笔者发现,不少非遗展示都做成了“展销会”的模式,传承人用类似电视购物的话术,介绍着柜台和货架上“明码标价”的产品,“制作工艺非常大难度,历史传承十分悠久。”最后还不忘补充一句“就我一个人在坚守,已经濒临失传啦!”俨然就是众口一词的营销话术。再看那些动辄几十元、上百元价格的非遗产品,令人不禁感叹“小时候块八毛的玩意儿,如今咋就成‘奢侈品’了?”

笔者认为,传统民间工美想要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真正走进百姓生活,最应该正视的是传承的方式——非遗传承的是百年不变的匠心,是“替祖师爷传道”的火种,而并不是“展销会”上的“奇货自居”,追求价格与销量的提升。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手艺如何跟上时代的脚步,焕发出新的生机,是摆在每一位传承人面前的难题。

笔者建议,首先,地方工美应该放低自己的身段,来自民间,还要回归到民间去,只有根植在百姓生活的“沃土”,才能开枝散叶。笔者了解到,很多民间工美都是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例如,贴在门上的年画,孩子手里的风车、灯笼、面人、风筝,妇人头上的绒花……旧社会的穷苦大众花几个小钱买来装点生活、愉悦身心。可如今,民间工美定位成艺术品,动辄几十上百元的价格,让其产品“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脱离了民间的烟火气,民间工美的根就断了。

地方工美的非遗传承,应着重增加用户的代入感和体验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去展示其独特的工艺特色。通过现在最火的短视频,让观众直观的了解到,捏一个面人需要几个步骤,怎样剪出一个“囍”字,如何用三根手指绕出一个中国结……传承人通过与观众在线进行直观的互动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地方工美,还可以经过简单学习“掌握”一门非遗技艺,由线下卖货转变为线上传艺。

此外,还可以大胆创新,以老手艺“嫁接”新业态,积极研发非遗衍生文创产品,将地方工美的传统美学元素融入到现代的生活用品中,打造符合年轻人审美的跨界产品。例如,国际时装上的中国刺绣;故宫博物院的文创雪糕、花西子的苗银彩妆盒……这些成功的案例都是很好的借鉴。手艺与匠心并不会过时,但是要考虑如何与现代人的生活产生关联。

民间工美来自民间,是匠人用泥土、竹篾、彩纸、土布等材料塑造出的充满人间烟火的艺术品。它应该是歌词里:“大姐给我做了一件花衣裳,上面绣了许多的小桃花。”应该是《四世同堂》里,祁老太爷给顺子和小妞买的,好像“黄天霸”一样的兔爷。应该是窑洞里的“剪花娘子”用剪刀“画”出来的男耕女织……绝不是放在玻璃罩子里的,高高在上的“奢侈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