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不断却个个“飞蛾扑火”,中国汽车需要这么多新品牌吗?

时间来到今年的下半年,继续发力的造车新势力依旧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其实在过去的几个月当中,每个月都有新的造车新势力出现,只不过绝大多数都是昙花一现,还没被人所熟知就已经黯淡离场,而就在最近,向来低调的天际汽车突然发力,继上海天际中心、全国多个智选空间启动试营业后,旗下首款新车天际EM7也即将正式公布售价,自信满满的天际汽车也放话欲挑战新势力当中已经站稳了脚的蔚来理想和小鹏。


预测补贴前售价在30万元以内,或将还有惊喜

新品不断却个个“飞蛾扑火”,中国汽车需要这么多新品牌吗?

天际ME7上市已经越来越近,产品的热度也随之达到了最高点。再对比当下造车新势力同级产品的定价判断,天际EM7将很有可能将补贴前的售价控制在30万以内,如果真如想象的那样的话,那么也许真的会对上面说到的三大新能源品牌产生不小的冲击。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留意一下。

新品不断却个个“飞蛾扑火”,中国汽车需要这么多新品牌吗?


为何造车新势力频频出现,目的何在

新品不断却个个“飞蛾扑火”,中国汽车需要这么多新品牌吗?

当然,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必然发展形势,抢占先机势必会为未来的布局提供更好的基础,但事实上,国内汽车市场每个月几乎都有新的汽车品牌发布,但这其中绝大多数早已没了踪影,竞争如此之激烈求生如此之困难为还要尝试其目的究竟是什么?对于知名车企来说,可以凭借着自己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完善的造车体系推出新品牌,通过多样化的产品达到快速占领市场的目的,所谓鸡蛋放在好几个篮子里,打烂了一坨还有一坨是一个道理,为的就是避免产品过于单一从而在走下坡路之后没有救命稻草。

新品不断却个个“飞蛾扑火”,中国汽车需要这么多新品牌吗?


那“门外汉”造车新势力的底气从哪来?

新品不断却个个“飞蛾扑火”,中国汽车需要这么多新品牌吗?

没有大品牌作为背书的造车新势力,为何也要进驻新能源领域?其实这主要就是依托在国内新能源市场还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产生的,相比于电子产业来说,任何一个自主品牌在这一领域所占份额都还很小。并且未来汽车的核心将会由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向电池、智能操控、互联等方面转变,所以对于有一定电子产品基础的行业来说,这也许就是个机会了,并且在传统车企相对“固化”的造车模式下,加之消费群体的年轻化,一旦在造车新势力上出现以往所没有的全新“黑科技”,也许真的能一夜之间翻身也说不定。


体系不成熟,“吃螃蟹”还需谨慎

新品不断却个个“飞蛾扑火”,中国汽车需要这么多新品牌吗?

不断涌现的造车新势力纷纷败阵,伴随着第一批“吃螃蟹”的客户所要面临的就是售后问题谁来负责,车子坏了去哪儿修的问题。4S店关门了,市面上的个体维修站还不具备维修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最终只能放在家中当“废铁”一样摆着,即便真的能修,零配件去哪儿找?甚至维权找谁?找到母公司,母公司踢皮球把问题推给子公司,最后吃亏的只能是消费者。


学说车:

那么新能源车就不能买了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毕竟随着这些年新能源造车技术的不断提高,一些品牌还是站稳了脚,其实在真的要选择新能源车之前完全可以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品牌实力究竟如何未来是否可靠,毕竟买车不是小事,新能源车型的价格也大多比燃油车要贵一些,稳住心态不要过于冲动才是明智之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