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努力?經歷無數“失敗性努力”之後我才明白

內心的慾望,是一個人堅持付出努力的最強源動力。

在生活中,我經歷了無數次“失敗性努力”之後才最終明白這個道理。在此基礎之上,才是各種方法、技巧。

我曾和大學同學約定,在某個月內堅持每天聽寫一篇BBC內容,若未完成,我付出111元罰金;我曾加入過一個寫作互助群,約定一年內每週寫一篇內容,若未完成,每少寫一篇,罰25元;我曾計劃過每週堅持3次鍛鍊、每天記錄一條寫作素材、堅持每天看書15分鐘······當然若未完成,也沒給自己設定懲罰條款······

以上這些都是我個人的親身經歷,當然,全都在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失敗了。事後覆盤,我發現自己在執行那些制定好的計劃的時,無論是否制定懲罰條款,對我自己的約束都不夠強。

但是我發現,有些事並不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去堅持,反倒每天“殺死”了我的大量時間:每天起床打開電腦,就會想打遊戲,每天拿起手機就會想刷B站,每天上班到單位就會想看知乎······


為什麼要努力?經歷無數“失敗性努力”之後我才明白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

後來我才發現,這種自律行為本質上就和自己過往的人生經驗極度相悖,自然難以堅持。如果說自己曾在求學階段取得過一些小小的成績,那這成績也是由“他律”帶來的:高壓的學習環境、時刻監督學習行為的老師、定期反饋學習成果的測試以及無時無刻都在幫助自己錨定位置的同學。

有朝一日,自己脫離了“他律”環境,原有達成“自律”的方式就會變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再加上這個世界上還有那麼多商業機構精心設計過的娛樂方式,搶佔個人的心智、精力、時間,自律自然會難上加難。

儘管如此,許多人還是很好地做到了自律。拋開個體性差異,能夠達成這一目標,他們都有一個共性:內心極度想要做成某件事。

無論什麼方法、手段、技巧,核心都在於執行的人。為什麼在部隊裡極度講究士氣,為什麼企業裡非常注重員工滿意度,為什麼班級裡尤其注意學習氛圍······很顯然,因為人的態度、內心的慾望不同,反映出來的行為和最終導向的結果就會不一樣。

當我在制定各種提升自己的目標和計劃時,我其實漏掉了一個最核心的關鍵:拋開各種體面的原因,我為什麼想要、必須做這件事?如果沒有找到這個理由,任何看似完美的計劃都會難以堅持。


為什麼要努力?經歷無數“失敗性努力”之後我才明白


這一反思的過程,其實就是在剖析內心最真實的慾望。因為任何提升自己的舉動,都是一項先投入後產出的工程,在真正取得結果都需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積累,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就是因為慾望不夠強烈,倒在了路上。

成年人的世界裡,似乎沒有什麼是不可被取代的,自然也就沒有什麼是必須要堅持的,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突出的成果。

所以,在制定計劃、方案之前,認真想想自己為什麼要去做這件事,自己要做的這件事是否真的可以引發自己內心最原始的慾望:財欲、性慾、虛榮欲······

當自己找到了這麼一個慾望點之後,堅持就有了歸屬,計劃就有了落腳點,人生的成長才有了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