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运动员、清华学霸:何之舟与国际象棋的故事

一级运动员、清华学霸:何之舟与国际象棋的故事


我与国际象棋

蚌埠棋院原国际象棋班学生 清华大学博士生 何之舟

自六岁半开始学棋,国际象棋陪伴了我整个成长阶段,也对我的人生有着很大影响。虽然现在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重心已逐渐转向其他方面,但忆往昔,虽称不上“峥嵘岁月稠”,一些有趣而难忘的经历,却始终铭记在心。很高兴能通过这种方式与大家分享。

我的父母都是棋类爱好者,家里围棋、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都有。五六岁的时候,我在家随意地翻出国际象棋棋子玩,被母亲偶然看见。她发现了我对棋的兴趣,为我做了简单的启蒙。2003年“非典”结束后,我师从蚌埠棋院禹继洪院长,正式开始学习国际象棋。刚开始我的表现并不突出,在同年龄段的孩子中算不上厉害的那个。2004春节期间,我跟随禹老师,赴哈尔滨参加第12届“李成智杯”全国国际象棋赛,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国际象棋比赛。当时获得了男子8岁组第17名,距前16名颁发奖状仅一步之遥。2005年下半年,我的表现才渐渐崭露头角,第一次获得蚌埠市同年龄段组别的第一名。2007年,我参加了安徽省国际象棋锦标赛,获得男子12岁组冠军,这也是我的第一个省冠军。同年12月,我参加了安徽省第一届国际象棋等级赛,并获得冠军,拿到当时唯一一个直升一级棋士的名额。2008年春节,赴昆山参加第16届“李成智杯”赛,获男子12岁组第14名,并获评“候补棋协大师”称号。2008年9月,参加安徽省第二届体育大会并获男子12岁组冠军。2010年元旦,参加“华源杯”全国国际象棋公开赛,获男子14岁组冠军,并获评“棋协大师”称号,也是当时安徽省最年轻的棋协大师。2009、 2010年分获安徽省国际象棋锦标赛男子14岁组、16岁组冠军(以小打大)。2011年7月,参加全国国际象棋等级赛,获二级运动员组第5名,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进入高中阶段,学习较为繁忙,棋类比赛参加的就比较少了。

以上陈列的是所获得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成绩,实际上从开始学棋到现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参加的各类全国、省、市级比赛也有近五六十余场了。很多比赛的细节记忆中渐渐模糊,但有两件事情,至今记忆犹新。

第一件事。每次到外地参加比赛,禹老师都会带队与我们一起前往。每轮比赛结束后,禹老师会给我们复盘分析,并从中了解大家的比赛状态,及时帮助我们进行调整。在一些关键轮次之前,禹老师会给我们进行“战前动员”。禹老师说的一句话“想赢怕输是孬种”让我印象极深。因为我对此深有体会。2006年春节赴天津参加“李成智杯”比赛时,前半程一路顺风顺水,甚至进入到前几名。但中间一次着凉,让我后半程比赛一直不在状态,越下越胆小,原先棋风一直稳健积极的我越来越保守,想通过求和保住靠前的排名。最后一轮赛前,我了解到对手是当时一位比较有名的北京棋手,当时就有一点“怵”的情绪,心想只要能下和,稳住前16名的位置就行了。下棋过程中,执白的我没有选择当时走的最熟的、也是最激烈的苏格兰弃兵开局,而是选择了稳妥的意大利开局,希望尽早打开局面兑子求和。但越是畏手畏脚不敢下,越是容易出现失误。一味的防守导致节节败退,最后败下阵来。那次比赛让我深刻体会到教练所说的深意。从那以后,我都会尽量避免这种心态的出现。

第二件事。2007-08年对我来说是学棋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段时间。之前我从来没获得过省级比赛的冠军。最好的一次成绩也是2005年第3名。那年省比赛,前半程非常顺利,一直保持连胜,眼看着冠军越来越近。那可是我的第一个省冠军啊!当时心态也比较浮躁,情绪有所起伏。我的父亲,也就是蚌埠棋院的何麒老师,发现了我这个问题,专门来到合肥,陪伴我完成最后两三天的比赛。最后一轮,只要下和就能夺冠。赛前那天晚上,父亲带我在赛场酒店外散步。他告诉我,“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稳下心来,下好眼前的每一步棋,不要被比赛输赢结果所影响。望江宾馆外的那次谈心让我终生难忘。是父亲教会了我,要想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那次比赛,我顺利地获得了冠军,也让我学会做一个宠辱不惊的人。2008年的“李成智杯”赛,也是在父亲的陪伴下,我平稳发挥,获得了男子12岁组第14名,这也是当时安徽省男子参加李杯的历史最好成绩。

回顾整个学棋历程,三个关键词让我感慨良深。其一是坚持。想做成一件事情,持之以恒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顺境时,因为有外部激励,坚持做一件事情是比较容易的。但逆境时,更需要咬咬牙,挺过去,方见柳暗花明。我在学棋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大概在05-06年的时候,觉得自己进入到一个瓶颈,短期没拿到什么好成绩,所以思维上有所懈怠,有时上课迟到甚至逃课。当时父母对我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们知道我对下棋是有兴趣的,也知道这种短期的瓶颈是正常的,他们没有顺着我的意,就简单地放弃了。而是要求我坚持下去,为我树立一个又一个小目标,鼓励我,帮助我调整心态,度过难关。感谢父母当时的坚持,也庆幸自己当时的“固执”和不服输的精神。其二是

专注。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想把一件事情学好,专注是必要的品质。小的时候,为了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用来训练,我放弃了学习两年多的绘画特长。对乒乓球、羽毛球、篮球都有着浓厚的爱好,也只是让它们变成日常的休闲和消遣。初中毕业那年夏天也正是参加全国等级赛的备赛期。身边的朋友们都在玩耍,我把自己关了起来,用一个月的时间打了两百多盘棋谱,让自己有最好的状态应对比赛。也正是那次等级赛,让我获得了“一级运动员”称号。其三是心态。国际象棋是一门竞技体育,一项智力运动。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棋艺本身,更是对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的训练,永不言败的不服输精神,沉着冷静的心态,以及宠辱不惊的泰然。逻辑思维的训练让我在小、初、高中阶段,能更轻松地应对各类科目的学习。不服输的精神让我始终保持昂扬的进取心。沉着冷静的心态让我在高考时能够稳定发挥,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现在我的棋艺早已退步,但这些品质和精神将伴随着我越走越远。

这十余年里能够取得一点点小小的国际象棋成绩,我最想感谢几位的付出。首先我要感谢禹继洪院长。是他为我打开黑白64格的世界,对我不仅仅是棋艺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引领和塑造。其次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的正确选择,让我有机会领略国际象棋的无穷魅力;是他们在关键时刻的坚持,帮助我突破瓶颈,战胜困难;在他们的精神引导和心态调整下,我明白,学弈先学做人。人做好了,棋也就下好了。

当前是国际象棋发展的黄金年代。现在的孩子比我们更聪明,基本上从四五岁就开始学棋,起步就比我们那会早了两三年。比赛机会也多,可以得到更多的训练和提升机会。近一两年,蚌埠棋院涌现出张昊泽、李沛珊这样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年轻棋手,我在上文所述的各项记录,也被逐一打破。历史就是用来被改写的,也正是历史的改写,见证了蚌埠棋院的发展。“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前浪已成为过去,希望“后浪”们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在棋艺上有所精进,同时拥有一段快乐而充实的成长历程。

祝蚌埠棋院桃李满天下!

一级运动员、清华学霸:何之舟与国际象棋的故事

一级运动员、清华学霸:何之舟与国际象棋的故事

一级运动员、清华学霸:何之舟与国际象棋的故事

何之舟,男,1996年8月出生。2003年开始在蚌埠棋院学棋,师从蚌埠棋院禹继洪院长,其父为蚌埠棋院资深教练员何麒。2014起进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在校期间任职于清华大学国际象棋协会。曾担任清华大学暑期学校辅导员,土木工程系学生会部长和副主席一职。2018年本科毕业,获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工学学士学位和经济学(金融方向)第二学士学位。2018年起攻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学习发展中心辅导员,土木工程系科创辅导员。

主要荣誉:

棋类:

2004年获第十二届“李成智杯”全国国际象棋赛男子8岁组第十七名。

2004年获第十六届全国协作区国际象棋锦标赛男子8岁组第三名。

2004年获安徽省国际象棋锦标赛男子10岁组第五名(以小打大)。

2005年获安徽省国际象棋锦标赛男子10岁组第三名(以小打大)。

2006年获第十四届“李成智杯”男子10岁组第二十六名。

2006年获蚌埠市国际象棋等级赛男子12岁组第一名(以小打大)。

2006年获安徽省国际象棋锦标赛男子12岁组第七名(以小打大)。

2007年获第二届协作区国际象棋等级赛男子五年级组第一名。

2007年获安徽省国际象棋锦标赛男子12岁组第一名。

2007年获安徽省国际象棋等级赛第一名。

2008年获第十六届“李成智杯”男子12岁组第十四名,获“候补棋协大师”称号,获国家少年集训队入选资格。

2008年获蚌埠市第一届棋类锦标赛男子个人第一名。

2008年获安徽省国际象棋锦标赛男子14岁组第二名(以小打大)。

2008年获安徽省第二届体育大会男子少年甲组第一名。

2009年获蚌埠市小棋王棋后棋类比赛男子12岁组第一名。

2009年获“齐鲁晚报杯”全国国际象棋少年儿童棋王棋后赛13岁组第四名。

2009年获安徽省国际象棋锦标赛男子14岁组第一名。

2010年获“华源杯”全国国际象棋公开赛男子14岁组第一名,获“棋协大师”称号。

2010年获蚌埠市首届智力运动会国际象棋男子14岁组第一名。

2010年获安徽省国际象棋锦标赛男子16岁组第一名(以小打大)。

2011年蚌埠市棋类锦标赛国际象棋男子高中组第一名(以小打大)。

2011年获安徽省国际象棋锦标赛男子高中组第二名(以小打大)。

2011年获全国国际象棋等级赛二级运动员组第五名,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

2015年应邢台棋院邀请,代表清华大学国际象棋协会,率北京高校国际象棋联盟,带队赴邢台进行交流

2016年代表清华大学国际象棋校队,参加“京华杯”清华北大棋类对抗赛

其他成果:

2013年获安徽省“省级优秀学生”

2015年获清华大学本科生学业优秀一等奖学金

2015年获清华大学马约翰杯乒乓球赛男子双打第四名

2015年获清华大学“情系母校”实践活动优秀个人

2017年获清华大学本科生学业优秀一等奖学金

2017年获清华大学交通科技竞赛三等奖

2019年获清华大学研究生IHI奖学金

2019年获软件著作权1项“夹心保温墙体新型FRP超长连接件体系布置设计软件(2019SR0978497)”。

2020年获软件著作权1项“基于图像识别的结构工程试验室安全预警系统(2020SR0018469)”。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分别是“一种新型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夹心保温墙体超长受力连接件(201920920063.7)”、“新型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体连接件体系及设计方法(201910525547.6)”、“一种可实现长行程高频率加载的电液伺服作动器及控制方法(201910863903.5)”。

转自蚌埠棋院

喜欢或陪娃学习国际象棋的朋友们,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国际象棋业余爱好者,可以及时收到我发布一些国际象棋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