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卧龙区:五大提升工程补齐脱贫短板

近日,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抓住有利时机提早谋划,深入实施贫困村综合提升、“七改一增”提升等五大提升工程,持续抓好“两业”攻坚、“两貌”提升、保障性政策落实、志智双扶、结对帮扶等脱贫措施,集中力量攻克贫困最后堡垒,坚决完成剩余1071户2315名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

南阳市卧龙区:五大提升工程补齐脱贫短板

深入实施贫困村综合提升工程。该区始终把贫困村提升工程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持续加大投入,重点解决道路设施、安全饮水、电网改造、通信设施、住房保障、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公共服务等8个领域的短板问题。今年,该区抢抓国家投融资政策机遇,围绕坑塘治理、林网、路网、水网、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等乡村振兴PPP项目,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内容,对全区所有行政村进行村容村貌综合提升,着力打造干净、整洁、美丽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乡村整体面貌。先期以31个村为试点先行打造,逐步铺开,每村投入500万元,共计1.55亿元,以乡镇为主做好规划,明确建设内容,做到村容村貌全面提升、补齐短板、美化亮化,达到路、水、林三网联通,打造精品村、特色村。

深入实施贫困家庭“七改”提升工程。该区多次召开“七改一增”专题工作推进会,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时间节点,责任落实到人,全力推动“七改一增”工作提质增效。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区财政在原有每户2000元的改造资金基础上每户再增加1000元,达到户均3000元,共投入1288万元,为“七改一增”工作提供资金保障,确保在时间节点完成4250户贫困户“七改”提升任务,区财政拿出6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对任务完成好的乡镇给予奖补,确保“七改一增”工作出实效。

南阳市卧龙区:五大提升工程补齐脱贫短板

深入实施贫困户、低保户“两户合一”提升工程。该区加快推进“两户合一”高度融合工作,按照年前民政部门与扶贫办联合下发的《关于迅速开展精准施策防止漏保的通知》要求,将符合低保条件未纳入低保的1025人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真正做到“应保尽保,一户不落”。

深入实施“四集中”提升工程。按照“四集中”工作方案,对标“三类人员”标准全面开展集中兜底前期摸底工作,在乡、村入户核查的基础上,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精准确定“三类人员”底数,建立特殊贫困群体集中兜底动态管理台账,分人分类实施,灵活采取集中供养、集中托养、集中托管的模式,确保“三类人员”集中兜底保障全覆盖。进一步加大投入,对现有乡镇敬老院基础建设、服务设施等进行全面提升。同时增加投入,采取联建形式,高标准打造40个村级幸福大院,确保农村特殊贫困群体“困有所养、应养尽养”。目前,该区共排查“四集中”兜底托养对象883人,同意入住299人。正在按程序实施集中供养,已有75名精神障碍的贫困人员进行集中供养。敬老院、幸福大院建设正逐步向前推进。

南阳市卧龙区:五大提升工程补齐脱贫短板

深入实施“双业”提升工程。在产业上,该区号召各乡镇持续完善提升产业就业扶贫体系,依托区内现有扶贫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村级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同时,充分发挥近郊乡镇的地域优势,新建一批具有一定带贫能力的区、乡、村三级新型经营实体。在就业上,该区统筹各乡镇全面摸清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和发展生产需求,同时多渠道开发务工就业岗位。适度开发公益性岗位,今年开发公益性岗位近300个,妥善安置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尽可能实现托底安置。将已安置公益性岗位工资待遇从今年1月份起由500元提高至680元。同时加大对带贫主体和贫困人口就业奖补,对在扶贫车间(就业基地)就业满半年以上或长期外地务工的扶贫对象给予1500-3000元的就业补贴,激发各类带贫主体带贫和贫困户就业积极性。(文 王松林 曾瑜 图 张文华 编辑 周年钧 校对 岳弘彬 审核 王小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