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企业有人裁员有人扩招有人冻薪:这是产业常态,不是行业危局

家电企业有人裁员有人扩招有人冻薪:这是产业常态,不是行业危局

有企业裁员、有企业扩招,还有企业降薪和冻薪,对于中国家电产业来说,这是近两年的常态更是未来的活法。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毕竟每家企业作为一艘大船,未来要想远航,除了要找到自己的压舱石,也要随时根据水位水压调节船舱载重量。

周简||撰稿

多事之春的家电业新闻不断。除了市场下跌、营收缩水、利润腰斩,还有裁员降薪。日前,一条关于裁员的传闻,将海信、海尔等家电领军企业们推向了社会舆论的风口。在众多企业刚刚步入复产复工通道不久之后,就再次遭遇了停工停产甚至裁员,这让整个社会担心,家电行业今年到底怎么了?这只是少数企业的个案,还是行业的普遍困难。

与此同时,格兰仕却刊登广告,宣布将新增14000个工作岗位,包括一线产业工人、技术研发人员、工程师等,快速向数字科技型企业转型,在顺德推进工业4.0基地、世界级开源芯片城等项目的建设进程。由此,这也引发了不少社会人士的热议,格兰仕逆风上行,是否会带动整个家电行业的转型进程。此前已有不少企业跨界医疗领域。

随后,媒体再次爆出美的集团暂停高管30%月度工资的发放。该部分薪酬将于2020年底据集团整体及单位业绩达成情况,再决定是否返还。此次冻结薪酬的人员范围为19级及以上员工,属于美的集团核心管理层。对此,公司董事长方洪波称,"这是为了给大家一些压力"。

不过,海信集团很快公开声明,否认存在裁员1万的定性指标,同时也承认在家电行业国内外市场均出现较大规模下滑,海信海外业务收入占集团整体收入已超过40%,经营形势更加严峻,集团采取高管带头降薪、末位淘汰加速员工队伍"优胜劣汰"等措施应对,意在提高系统效率,稳住业绩。海尔也否认定性裁员消息,但表示疫情期间,海尔集团从CEO到总裁再到领域总经理,均自愿放弃绩效薪酬,保证一线员工利益。可以看出,当前家电企业的压力空间,远超2008年。

其实,在家电圈看来,家电企业裁员、降薪、冻酬绝非个案,也不是行业危局的前兆,相反是整个家电产业经营者们在相继遭遇"本土市场被按下暂停键",海外出口业务再次停摆且短期没有反弹迹象后,主动采取的一种企业经营手段。其核心目的,短期来看是减轻大船的负载和重量,可以轻松前行;中长期来看,优化组织架构,加快效率驱动,提升执行力和竞争力。

当然,格兰仕等企业的逆势扩张,也正是基于企业发展转型的战略需求,以及面向未来的提前布局投资,与其它家电企业的裁员降薪并没有可比性。一方面,格兰仕的主业为光波微波炉等健康家电产品,在今年疫情发生之后一直处在市场"供不应求"局面下,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都有充足订单保证;另一方面,则是格兰仕正处在从家电向芯片、工业4.0等科技产业转型的新起点上,项目建设和工程投入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在整个外部经济环境持续多变,消费市场低迷通道下,相信不只是家电行业,而是整个消费产业都在迎来一轮持续调整和变革的新起点。这一轮调整核心,不只是简单的裁员、节流、降本,而是要寻找新一轮的发展新动力。其核心就是要通过人员的调整、组织结构的优化,以及业务模式重构等手段,提高整个公司平台应对外部市场冲击的抗风险能力。

具体来看,对于家电厂商来说,借助这一轮经济变轨、产业调整、人员优化,首要任务就是顺势开启一轮"轻型组织"架构变革。一步步打破过去各部门、各岗位的"各自为政"、"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型经营管理架构,逐步建立起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块型灵活组织架构。以市场为中心、以用户需求的产品为模块,将企业内部的研发、制造、营销和服务等部门全面打通,建立全新的服务型组织。

同时,进一步倒逼很多家电工厂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进程。特别是随着家电的大规模定制时代到来,这需要的不只是末端的用户大数据画像,还需要前端的产品制造能力规模化定制落地。这就必须要由智能化和信息化打通后,推动柔性生产加快"小批量、多频次"制造能力落地。这将会进一步推动家电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从大规模拼低价向高质量结构发展的加速落地。

对于家电企业来说,无论是选择裁员的,还是选择扩招的,这些行为都值得肯定。因为,这说明企业面对外部经济环境和产业环境的冲击,还可以通过主动调整等手段来应对。而不是走到关门歇业的那一刻才想起来减轻负载。

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船翻了对谁都没有好处,还是同舟共济!家电业加油!

====

家电圈:覆盖产业面广阔、内容专业、观点鲜明的价值分享平台。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