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红颜薄命,才女痛失情人,惨别非洲写书拍电影!

惊艳浪漫的肯尼亚!惊艳浪漫,北欧才女红颜薄命!才女痛失情人,不得不惨别书忆非洲,电影《走出非洲》后面的故事!__刘洪耀新著非虚构《东非、北非采访历险记》连载「35」(刘洪耀版权所有)


丹麦红颜薄命,才女痛失情人,惨别非洲写书拍电影!__东非连载35

浪漫惊艳肯尼亚:丹麦才女伊斯卡·丹尼斯龙的情感门阵,红颜薄命,不得不离开非洲


丹麦红颜薄命,才女痛失情人,惨别非洲写书拍电影!__东非连载35

内罗毕郊区,丹尼斯的别墅前是一大片长满了小草的空地。围绕着这片草坪的,是很多高大的常绿植物和各种各样的鲜花。
草坪的一角,不起眼地放着一台老式的拖拉机、木架子车,破旧锈蚀,一股浓郁的思故怀旧气息迎面而来。你仿佛能听到女主人公和她手下的黑人劳工在这里收获、加工咖啡的声音。

丹麦红颜薄命,才女痛失情人,惨别非洲写书拍电影!__东非连载35

别墅的门厅已经被改变了用途,成了一个出售和伊斯卡•丹妮斯有关或无关物什的小卖部。架子上当然主要是伊斯卡•丹妮斯因之而成名的那部书:《走出非洲》,各式各样的版本,各种语言都有。但我还是小心而细致地找寻了一番,没有发现有中文版的,这多少有点儿让人遗憾。还有一些画册,和根据这本书改编的《走出非洲》电影的《走出非洲》剧照。 (刘洪耀版权所有)

丹麦红颜薄命,才女痛失情人,惨别非洲写书拍电影!__东非连载35

美国好莱坞演员斯特里普的那张细长而尖尖的脸,和书上的作家照片相比,实在是有离题太远的感觉。但是,书价实在太贵,合100多元人民币一本,让人难以下手。
我沿着别墅慢慢地绕行了一圈,在侧门的入口处的一个本子上,用中文写下了我的到访日期、姓名和国籍。我注意了一下这本签到簿,上面很少有中国人的签名。
一如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观众在电影里所见,客厅很大,壁炉、枪架,还有摆设了不少中国磁瓷器的餐桌。客厅四面的墙壁上,挂了很多幅伊斯卡•丹妮斯为当地的男女所作的油画写生,水平很高。
这是我们不知道的女作家的另外一面。据介绍,她的绘画水平,在伊斯卡•丹妮斯其生前,远比她的小说《走出非洲》名气要大得多。客厅里还有一幅女主人七十岁时客厅里还有一幅女主人70岁时,一位丹麦画家为她所作的肖像画,那人生沧桑的印象,女主人饱经风霜的晚景,和这间房屋里弥漫着的非洲传奇经历的气氛倒是相当的吻合,不禁让我想起中国文化人容易上口的那句诗文来: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刘洪耀版权所有)


丹麦红颜薄命,才女痛失情人,惨别非洲写书拍电影!__东非连载35

浪漫惊艳肯尼亚:东非艳情,才女红颜薄命,痛失情人,回北欧写书,后人拍电影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记住今天!
丹麦女作家伊斯卡•丹妮斯,在本世纪初期,为了爵位,来到肯尼亚,嫁给一个并不爱她的男人。他们经营着数千英亩的咖啡园。她和当地的居民相处得很好,但她的丈夫和她过得不好。


丹麦红颜薄命,才女痛失情人,惨别非洲写书拍电影!__东非连载35

我1996年去东非肯尼亚,在首都内罗毕郊区,参观电影《走出非洲》主人公别墅

伊斯卡•丹妮斯与丈夫分手后,有了一个年轻的情人:

丹麦红颜薄命,才女痛失情人,惨别非洲写书拍电影!__东非连载35

情人和她一起住在这幢别墅里,在那些个难熬的日子里,尤其是女作家时常挣扎在恶性疟疾的高烧中时,情人讲给她听的,发生在非洲大地上的那些传奇故事,就构成了伊斯卡•丹妮斯后来得以成名的那本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的框架。当然,这也是她离开非洲,呆在北欧的那个充满童话的国度里打发晚年时,对非洲的全部情感的倾泻。(刘洪耀版权所有)

丹麦红颜薄命,才女痛失情人,惨别非洲写书拍电影!__东非连载35

据说,伊斯卡•丹妮斯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不带偏见地再现非洲的作家,这在殖民主义盛行的时代的确不容易。另外,由于她本人首先是个出色的画家,因此,她的这部《走出非洲》又被列为文学作品中抒情状景的优秀之作,至少在当时是无人出其右的。
叫我怦然心动的是这样一幅场景:伊斯卡•丹妮斯的卧室,还是那样的素雅洁净,椅子的靠背上依旧搭着她的那顶便帽、围巾,一双高筒皮靴立在椅边,好像时刻等候女主人穿上它,骑上马,巡行在风景如画的美丽庄园里。

丹麦红颜薄命,才女痛失情人,惨别非洲写书拍电影!__东非连载35

讲解员介绍说,伊斯卡•丹妮斯回到她的祖国丹麦之后,再也没有回到非洲,虽然她极想这样做,直到1962年终老辞世。
伊斯卡•丹妮斯的卧室,还是那样的素雅洁净,椅子的靠背上依旧搭着她的那顶便帽、围巾,一双高筒皮靴立在椅边,好像时刻等候女主人穿上它,骑上马,巡行在风景如画的美丽庄园里。讲解员介绍说,伊斯卡•丹妮斯回到她的祖国丹麦之后,再也没有回到非洲,虽然她极想这样做,直到1962年终老辞世。(刘洪耀版权所有)

丹麦红颜薄命,才女痛失情人,惨别非洲写书拍电影!__东非连载35

我记住了这个地方,而且多年以后的2000年,我再次到这个别墅,向丹尼斯致敬,因为,为了我们共同爱好的文学与绘画,我写了《笑傲东非》和《混血儿》!(刘洪耀版权所有)

作者简介:刘洪耀,祖籍江西吉安,出生于遵义市红花岗区,高中毕业下乡当知青,进入贵州083电子工业系统4292、3264厂当工人,恢复高考后以贵州省文科前茅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进入四川电视台从事媒体工作33年;记者,作家,教授,资深媒体人;国家一级编剧、知名电视策划人,中国电视界环球拍片第一人。

长期从事电视采编工作,策划制作电视剧、专题片、纪录片,专栏节目,出版发表数百万字小说、纪实散文,代表作电视剧《真话俱乐部》、纪录片《走入长征》、长篇小说《混血儿》和长篇非虚构文学《笑傲东非》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