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故事之,大小孩慶鄭

有些人年紀輕輕就思想深刻,這類人通常被稱為少年老成;有些人即使過了而立之年,思想依舊跟小孩子一樣,這類人就叫大小孩吧。在政治鬥爭中,大小孩很容易成為鬥爭的殉葬品。

春秋時期,秦晉第一次大戰即將拉開序幕。秦軍長驅直入,很快拿下晉國城池韓原。情急之下,晉惠公召集群臣商量對策。這時大臣慶鄭指責晉惠公說,“我們的罪秦國好幾次了,秦國怨恨很深,我不知道怎麼辦,你問問讓我們晉國背信棄義的虢(guo)射吧。”虢(guo)射一臉不高興的反駁道他的做法也是站在晉國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晉惠公知道虢(guo)射當時的建議跟自己想法一致,於是並未理會慶鄭,轉頭問郤芮怎麼辦?郤芮建議晉惠公親自領兵打仗。

春秋故事之,大小孩慶鄭

按照周禮,一輛戰車上有三個人。晉惠公作為一國之君,居於戰車中間位置,需要一名勇武的戰士作為車右保護國君,還需要一名駕駛員御者。在出徵開始前,為了謀求吉利,晉惠公通過占卜方式來決定誰是御者,結果占卜結果是慶鄭是最合適人選,晉惠公討厭這個直男癌慶鄭,於是選擇了郤步楊作為自己的駕駛員;隨後又占卜車右,結果令人吃驚,居然還是慶鄭。晉惠公偏偏不信邪,選擇了自己的家僕做了車右。

大軍集合完畢之後,晉惠公進行了戰前的思想動員,剛準備發號出發的將令時,慶鄭又跳出來,大喊“主公,慢著。”晉惠公有些煩躁,問什麼事。慶鄭提議晉惠公的馬是鄭國出產的小短腿馬,不利於戰場,應該換成晉國本土的馬,晉國的馬雖然坐著不舒服,但是在戰場上熟悉地形,利於奔跑。

春秋故事之,大小孩慶鄭

晉惠公因為討厭慶鄭而拒絕他的合理建議,慶鄭則熱臉貼冷屁股,非常不爽,內心嘀咕“該死的國君,不聽好話,等上了戰場走著瞧吧。”

秦晉兩國交戰,秦國士氣大漲,晉國軍隊難以抵抗。人群中,晉惠公的車子被秦國大將公孫枝追殺,晉惠公連忙逃跑,不料自己的戰車掉入到一個泥溝裡,馬車陷於淤泥,怎麼也竄不上去。御者和車右於是下車與秦國大將公孫枝拼命,可是兩個人卻很難贏公孫枝。晉惠公則大喊救命,這時在一旁的慶鄭聽到了,驅車過來,看到狼狽的晉惠公和體力漸感不支的兩名隨從,又想到之前晉惠公不斷侮辱自己,於是非常解氣。面對晉惠公的呼喊救命,他反而不想救了。“你這種忘恩負義,不信上天吉卜的暗示,拒絕我做你的車右,現在我慶鄭的戰車不值得委屈你來避難。”

春秋故事之,大小孩慶鄭

慶鄭於是又殺出重圍,看到晉國中將韓簡圍攻秦國國君秦穆公,於是大喊,“韓簡趕緊救主公,主公要被活捉了。”韓簡轉而向慶鄭所指方向飛奔而來,可是晉惠公已經被綁上了囚車。

在晉國大臣呂省以及秦穆公夫人(秦穆公夫人是晉惠公親妹妹)的努力下,晉惠公終於踏上了回國的路程。這時有人勸說慶鄭趕緊逃亡。這時慶鄭反而很淡定的回答說,“我聽說如果軍隊打了敗仗,寧願戰死沙場;主將被俘,應該以死保護,可這兩樣我都沒做到,並且我還耽誤了救國君的機會。這三樣罪名加身,我還能逃到哪裡去呢。如果主公能夠回來,我將接受刑法;如果回不來,我將親率大軍征討秦國,以死爭鬥。我若逃走而遂了私意,會使國君不高興,這是背逆的行為。國君的行為背逆,尚且會失去國家,何況做臣子的呢?”

可是慶鄭忘了此等大義應該說給英明的君王,而晉惠公恰恰是一個忘恩負義,睚眥必報的小人。

晉惠公到了國都郊外,聽說慶鄭被捕,就命家僕徒把他召來,問道:“你有罪,還留在都城幹什麼?”慶鄭說:“我怨恨國君,當初你要是回國時就報答秦國的恩德,不至於使國勢下降;國勢下降後要是能聽取勸諫,也不至於發生戰爭;戰爭發生要是能選用良將,也不至於失敗。已經戰敗就要處死有罪的人,如對有罪的人不能伏法,還怎麼守衛國家疆土?我因此等待就刑,以成全國君的政令。”惠公說:“殺了他。”慶鄭說:“臣下直言勸諫,是臣子的行為準則;君上刑殺得當,是國君的聖明表現。臣子盡責而國君聖明,是國家的利益所在。國君即使不殺我,我也一定要自殺的。”

春秋故事之,大小孩慶鄭

有大臣勸諫晉惠公何不赦免慶鄭,讓他去領兵報仇。可是與慶鄭之前有過節的小人趁機進讒言,以慶鄭見死不救,不聽將令等理由殺了慶鄭。晉惠公本有怨恨,於是聽從小人之言殺害了慶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