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嶽全書》所列十問內容是什麼?覺得如何?

松嫩隱士


十問如下: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

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

九因脈色察陰陽,十從氣味章神見。

見定雖然事不難,也須明哲毋招怨。

大意為從身體是否感覺忽冷忽熱,有沒有出汗,身體何處不適,飲食習性大便顏色乾溼,耳鳴,口乾,脈搏跳動的頻率,口裡邊的氣味等是個方面觀察確定是否生病,身體是否健康,集中的傷寒雜病論跟中醫的望聞問切,相當於一個簡單的總結。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簡單的使用,是大有好處的!


東郭小記


十問歌是現今中醫臨床必須掌握的問診內容,但是要成為一個好中醫,這是遠遠不夠的,不要把景嶽先生的好意當成了至高點


婁東小醫


張景嶽(1563-1640年),本名介賓,字會卿,號景嶽,別號通一子,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明代傑出醫學家,為溫補學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實際的創始者。

祖上以軍功起家,世襲紹興衛指揮使,食祿千戶,家境富裕。善用熟地黃,人稱“張熟地”,“醫術中傑士”、“仲景以後,千古一人”,著有《類經》、《類經圖翼》、《類經附翼》、《景嶽全書》(含《新方八陣》)、《質疑錄》等中醫學經典著作,學術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

《景嶽全書》內容豐富,囊括理論、本草、成方、臨床各科疾病,是一部全面而系統的臨床參考書。景嶽才學博洽,文采好,善雄辯,文章氣勢宏闊,議論縱橫,多方引證,演繹推理,邏輯性強,故《景嶽全書》得以廣為流傳。後世葉桂亦多承張氏的理論和方法。

清道光八年(1828年)章楠《醫門棒喝》初集成,論《全書》雲:“或曰:嘗見誦景嶽者,其門如市”,則自順治中葉至1828年的近200年間,幾為醫所必讀,可見景嶽的溫補理論之影響深遠,《全書》之流傳廣泛。

《景嶽全書》各科齊全,敘述條理,是一部很有價值的臨床參考書。張景嶽的學術成就無疑是巨大的,對中國醫學的發展做出傑出的貢獻。

張景嶽晚年集自己的學術思想、臨床各科方藥針灸之大成,輯成《景嶽全書》64卷。成書於其卒年1640年。“《全書》者,博採前人之精義,考驗心得之玄微。”

《全書·傳忠祿》輯有景嶽主要醫學理論、醫評、問診和診斷、治療原則等論文30餘篇,多有溫補學說的論述。

《全書·脈神章》錄有歷代脈學,其中診脈之法和脈象主病多有結合臨症經驗的評論。

次為《全書·傷寒典》,補充“《內經》傷寒諸義並諸治法之未備”,論述傷寒病的證治。

《全書·雜證謨》列諸內科雜證的病因病機、治理方藥和部分醫評,並輔有部分醫案,論述系統、精采。

《全書·婦人規》:論述九類婦科疾患,並指出婦科證多有情志病因,尤要注重四診合參。

《全書·小兒則》:更述兒科諸病並治,在總論中提小兒“髒氣清靈,隨撥隨應”的生理特點,很有見地。《全書·痘疹銓》、《全書·外科鈐》各有論病及證治。

《全書·本草正》介紹藥物292種,每味詳解氣味性用,很多為自己的臨症用藥體會,頗有價值。

《全書·新方八陣》、《全書·古方八陣》,景嶽善兵法,在此借用藥如用兵之義,以方藥列八陣為“補、和、攻、散、寒、熱、固、因”。《全書·新方八陣》中所列方頗具創新。《全書·古方八陣》輯方經典。共錄新方186方,古方1533方,其後的婦人、小兒、痘疹、外科古方收婦科186方,兒科199方,痘疹173方,外科374方及砭法、灸法12種。

《十問歌》內容言簡意賅,可作問診的參考。但在實際問診中,還必須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靈活而重點地詢問,不能千篇一律地機械套問。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

九因脈色察陰陽,十從氣味章神見。見定雖然事不難,也須明哲毋招怨。

十問者,乃診治之要領,臨證之首務也。明此十問,則六變具存,而萬病形情俱在吾目中矣。醫之為難,難在不識病本,而誤施治耳。誤則殺人,天道可畏,不誤則濟人,陰德無窮。學者欲明是道,必須先察此要,以定意見,以為階梯,然後再採群書,廣其知識,又何誤焉。有能熟之胸中,運之掌上,非止為人,而為己不淺也,慎之寶之。

一問寒熱 問寒熱者,問內外之寒熱,欲以辨其在表在裡也。人傷於寒,則病為熱,故凡病身熱、脈緊、頭疼、體痛、無汗,而且得於暫者,必外感也。蓋寒邪在經,所以頭疼身痛,邪閉皮毛,所以拘急發熱,若素日無疾而忽見,脈症若是者,多因外感。蓋寒邪非素所有,而突然若此,此表證也。若無表證,而身熱不解,多屬內傷,然必有內症相應.合而察之,自得其真。凡身熱經旬,或至月餘不解,亦有仍屬表證者。……其病必外症多而裡症少,此非裡也,仍當解散。凡內證發熱者,多屬陰虛,或因積熱,然必有內症相應,而其來也漸。蓋陰虛者必傷精,傷精者必連髒,故其在上而連肺者,必為喘息咳嗽;在中而連脾者,或妨飲食,或生懊憹,或為躁煩焦渴;在下而連腎者,或精血遺淋,或二便失節。然必倏然往來,時作時止,或氣怯聲微,是皆陰虛證也。凡怒氣七情,傷肝傷髒而為熱者,總屬真陰不足,所以邪火易熾,亦陰虛也。凡勞倦傷脾而發熱者,以脾陰不足,故易於傷,傷則熱生於肌肉之分,亦陰虛也。凡內傷積熱者,在癥痞必有形證,在血氣必有明徵,或九竅熱於上下,或臟腑熱於三焦,若果因實熱,凡火傷在形體,而無涉於真元者,則其形氣聲色脈候自然壯麗,無弗有可據而察者,此當以實火治之。凡寒證尤屬顯然,或外寒者,陽虧於表,或內寒者,火衰於中,諸如前證。但熱者多實,而虛熱者最不可誤;寒者多虛,而實寒者間亦有之。此寒熱之在表在裡,不可不察也。

二問汗

問汗者,亦以察表裡也。凡表邪盛者必無汗,而有汗者邪隨汗去,已無表邪,此理之自然也。故有邪盡而汗者,身涼熱退,此邪去也。有邪在經而汗在皮毛者,此非真汗也。有得汗後,邪雖稍減,而未得盡全者,猶有邪也,又不可因汗而必謂其無表邪也,須因脈症而詳察之。凡溫暑等證,有因邪而作汗者,有雖汗而邪未去者,皆表證也。總之,表邪未除者,在外則連經,故頭身或有疼痛;在內則連髒,故胸膈或生躁煩。在表在裡,有症可憑,或緊或數,有脈可辨。須察其真假虛實,孰微孰甚而治之。凡全非表證,則或有陽虛而汗者,須實其氣。陰虛而汗者,須益其精。火盛而汗者,涼之自愈。過飲而汗者,清之可寧。此汗症之有陰陽表裡,不可不察也。諸汗詳證載傷寒門。

三問頭身問其頭可察上下,問其身可察表裡。頭痛者邪居陽分,身痛者邪在諸經。前後左右陰陽可辨,有熱天熱內外可分,但屬表邪,可散之而愈也。凡火盛於內而為頭痛者,必有內應之症,或在喉口,或在耳目,別無身熱惡寒在表等候者,此熱盛於上,熱在裡也,察在何經,宜清宜降,高者抑之,此之謂也,若用輕陽散劑,則火必上升而痛甚矣。凡陰虛頭痛者,舉發無時,是因酒色過度,或遇勞苦,或逢情慾,其發則甚,此為裡證,或精或氣,非補不可也。凡頭痛屬裡者,多因於火,此其常也。然亦有陰寒在上,陽虛不能上達而痛甚者,其症則惡寒嘔惡,六脈沉微或兼弦細,……。凡雲頭風者,此世俗之混名,然必有所因,須求其本,辨而治之。凡眩暈者,或頭重者,可因之以辨虛實。凡病中眩暈,多因清陽不升,上虛而然,……。凡身痛之甚者,亦當察其表裡,以分寒熱。其若感寒作痛者,或上或下,原無定所,隨散而愈,此表邪也。若有定處而別無表證,乃痛痺之屬,邪氣雖亦在經,此當以裡證視之,但有寒熱之異也。若因火盛者,或肌膚灼熱,或紅腫不消,或內生煩渴,必有熱證相應,治宜以清、以寒。若並無熱候而疼痛不止,多屬陰寒,以致血氣凝滯而然。經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必溫其經,使血氣流通,其邪自去矣。凡勞損病劇,而忽加身痛之甚者,此陰虛之極,不能滋養筋骨而然,營氣憊矣,無能為也。

四問便

二便為一身之門戶,無論內傷外感,皆當察此,以辨寒熱虛實。蓋前陰通膀胱之道,而其利與不利、熱與不熱,可察氣化之強弱。凡患傷寒而小水利者,以太陽之氣未劇即吉兆也。後陰開大腸之門,而其通與不通、結與不結,可察陽明之實虛。凡大便熱結而腹中堅滿者,方屬有餘,通之可也。若新近得解而不甚乾結,或旬日不解而全無脹意者,便非陽明實邪。……凡小便,人但見其黃,便謂是火,而不知人逢勞倦,小水即黃;焦思多慮,小水亦黃;瀉痢不期,小水亦黃;酒色傷陰,小水亦黃。使非有或淋或痛,熱證相兼,不可因黃便謂之火。……若小水清利者,知裡邪之未甚,而病亦不在氣分,以津液由於氣化,氣病則小水不利也。小水漸利,則氣化可知,最為吉兆。大便通水穀之海,腸胃之門戶也。小便通血氣之海,衝任水道之門戶也。二便皆主於腎,本為元氣之關,必真見實邪,方可議通、議下。……所以凡病不足。慎勿強通,最喜者,小便得氣而自化,大便彌固者彌良,營衛即調,自將通達,即大便秘結旬餘,何慮之有?若滑洩不守,乃非虛弱者所宜,當首先為之防也。

五問飲食問飲食者,一可查胃口之清濁,二可查臟腑之陰陽。病由外感而食不斷者,知其邪未及髒,而惡食不惡食者可知。病因內傷而食飲變常者,辨其味有喜惡,而愛冷愛熱者可知。素欲溫熱者,知陰髒之宜暖;素好寒冷者,知陽髒之可清。或口腹之失節以致誤傷,而一時之權變,可因以辨。故飲食之性情,所當詳察,而藥餌之宜否,可因以推也。見諸病得食稍安者,必是應證;得食更甚者,或虛或實皆有之,當辨而治之。

六問胸

胸即膻中,上連心肺。下通臟腑。胸腹之病極多,難以盡悉。而臨證必當問者,為欲辨其有邪無邪及宜補宜瀉也。夫凡胸腹脹滿,則不可用補,而不脹不滿,則不可用攻,此大法也。然痞與滿不同,當分輕重,重者脹塞中滿,此實邪也,不得不攻;輕者但不欲食,不知飢飽,似脹非脹,中空無物,乃痞氣耳,非真滿也,此或以邪陷胸中者有之,或脾虛不運者有之。病者不知其辨,但見胃氣不開,飲食不進,問之亦日飽悶,而實非真有脹滿,此在疑虛疑實中間,若不察其真確,未免補瀉倒施,必多致誤,則為害不小。……凡勢在危急,難容少緩,亦必先問其胸寬者乃可驟進。若元氣多虛而胸腹又脹,是必虛不受補之證,若強進補劑,非惟無益,適足以招謗耳,此胸腹之不可不察也。

七問聾耳雖少陽之經,而實為腎臟之官,又為宗脈之所聚,問之非惟可辨虛實,亦且可知死生。凡人之久聾者,此一經之閉,無足為怪,惟是因病而聾者。不可不辨。……聾有輕重,輕者病輕,重者病重,若隨治漸輕,可察其病之漸退也,進則病亦進矣。若病至聾極,甚至絕然無聞者,此誠精脫之任,餘經歷者數人矣,皆至不治。

八問渴問渴與不渴,可以察裡證之寒熱,而虛實之辨亦從以見。凡內熱之甚,則大渴喜冷,冰水不絕,而腹堅便結,脈實氣狀者,此陽證也。凡口雖渴而喜熱不喜冷者,此非火證,中寒可知。既非火證,何以作渴?則水虧故耳。凡病人問其渴否,則曰口渴。問其欲湯水否,則曰不欲。蓋其內無邪火,所以不欲湯水;真陰內虧,所以口無津液,此口乾也,非口渴也,不可以幹作渴治。凡陽邪雖盛而真陰又虛者,不可因其火盛喜冷,便雲實熱。蓋其內水不足,欲得外水,以濟水涸精虧,真陰枯也,必兼脈症細察之。此而略差,死生立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