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耗尽薪柴余灰力,换得佳作偶天成

《文心》:耗尽薪柴余灰力,换得佳作偶天成

每次读到民国时期大师们的作品,总有种踏实而隽永之感。《文心》这本书虽然创造初衷是写来给中学生和中学老师读的,但,今日品读,依旧收益良多。夏丏尊、叶圣陶这对儿女亲家,寓教于乐,将“作文”的基础知识放入了30年代的校园生活中,所谓大道至简,此书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幸甚,得遇此书。

一、关于文章常出现的三种毛病:

1.用词、用语不当;

2.意义的欠缺和累赘;

3.意义不连贯,欠照应。

文章的好坏如何评判,有三个方面:一是文法上有无毛病;二是用词适当与否;三十思想的新鲜、正确、丰富与否。

二、关于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问题

经常可以看到写文的小伙伴说:自己费了好大心思写的文,阅读量寥寥,反而无心所作,却成了爆文,是为何故?

这几乎是所有写作者都曾遇到的一个问题。

“特意求深切,结果往往平平;有时无意中说几句、写几句,重新回味,却便是深切不过的了。表达情感,常有这等情形。”

于我来讲,我认为出现这样情形,往往是由于刻意为之反倒不是发自内心的想法,可能是趋炎附会,可能是理解还不到位,反而是无心之言随手所感,倒是情真意切,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文心》:耗尽薪柴余灰力,换得佳作偶天成

三、关于写作习惯的问题

修改一直以来都是我的弱项。年幼时做试卷,哥哥总是提醒要检查,可我每次都会有因为粗心大意而做错的题,查来查去也未曾发现。后来开始写作,也一直有这样的毛病。文章每每只修改一次,也只是写错别字等细枝末节的小变动,涉及到剧情和中心要义,往往是一旦已经成型,就很难再修改。

玉不雕不成器,文不改,亦难出精品。

《文心》一书中提到:

“有一句话、一个字觉得不妥当就得改,改到无可再改才罢手。这个习惯必须养成:做不论什么事情能够这样认真,成功是很有把握的。”

所谓修改,最基础的便是用词的修改。《文心》一书中提到,“在承接和转折的地方最要留心”。前后文的承接转折一定是有逻辑关系的,如果承接转折处用词不当,如:书中提到周乐华与张大文写信给老师,介绍自己在学校的新生活,前文一直在讲述中学里的七位先生都很不错,却在介绍周先生的话难懂之前用了“但是”一词,“但是”后的内容与前文并无密切的逻辑关系,导致行文混乱。

《文心》:耗尽薪柴余灰力,换得佳作偶天成

四、关于写作的责任性问题

“文字登载在报纸上、杂志上,或再刊印在书本上,在社会间传播开去,一般人总以为这样的文字是了不起的,便有意或者无意地效仿它。如果它本身有毛病,仿效的人就倒霉,患传染病了。”

书中这段话本意是说文章的用词等要准确,延引到现如今,还可以理解出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文章传播的价值观是否是正确的。刀笔吏不少,良心还是要有的。

《文心》:耗尽薪柴余灰力,换得佳作偶天成

五、耗尽薪柴余灰力,换得佳作偶天成

游记有两种写法:“把走过哪里,到达哪里,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平平板板地记下来,这是一法。依了自己的感觉,把接触到的景物从笔端表现出来,犹如用画笔做一幅画一般,这又是一法。前一法为记叙,后一法为印象的描写。”

而描写的手法也是有深意的,叙述一件事情,不能简单地说“哇,好有趣”“啊,真美丽”,太过于抽象了,读者无法感同身受。“必须把怎样美丽、怎样悲痛、怎样有趣、怎样可恨用真实的印象描写出来”,读者才能感受到美丽、痛苦、有趣和可恨。故而,素材的积累是点点滴滴的,现在的各种手机自带备忘录就很不错,随时随地观察思考,将自己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记录下来,收获的就是真实的印象。

关于积累一事,书中还提到一个方法或者说对问题的修正:那就是对于不了解确切意义的词,一定要动手去查阅搞清楚,一知半解糊里糊涂要不得。比如,今天我看了《春光乍泄》,黎耀辉去到的Iguazu瀑布,我就会去查,这个瀑布到底在哪里?到底神奇在哪里?

《文心》:耗尽薪柴余灰力,换得佳作偶天成

这就是积累。

“不知道就得询问,就得翻查。这样成为习惯,然后读书不致含糊,不致误解,说话作文又不致词不达意,不致指鹿为马。”

说到积累,就不得不提“触发”。

这里引用文中的王仰之老师的一段话作为解释和佐证:“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有一件事感到其他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触发是要自己的新鲜的才好,用月的圆缺来比喻人事的盛衰,用逝水来比喻年华难再,用夕阳比喻老年,诸如此类的话在最初说出来的人原是一种好触发,说来很有新味,我们如果袭用,就等于一味说人家说过的话,自己不说什么了。”“只要不去依赖人家,单写自己的意境,就走上正路了。”

书中提到,作文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件普通事情,和刷牙洗脸吃饭一般,并无什么特别。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提笔写文抒发情谊,而日常的种种触发均可以写入自己的小笔记,长年累月下来,文字和思考都是十分可观的。

积累无外乎两个途径:读书与阅世。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再加阅人无数。

读书,光读是不可以的,还要思还要想。从小学开始,我的每一任语文老师都会布置一份作业:摘抄。好词好句好段,我那时摘抄最爱的是景物描写,诸如“万条垂下绿丝绦”这般美妙的景色,现在想来,那时也真够局限。

如何做读书笔记,《文心》一书一语中的:“如果你们的读书不是浮光掠影,必能随时有所见到,把见到的写出来,就是你们的读书笔记了。读书要精细,才能写出读书笔记,反过来说,试写读书笔记,也就是使读书不苟且的一种方法。”

读书笔记要记些什么内容呢?如一个词的多种用法,诗句的多重引用,小说的开端和结尾,好词好句好在哪里的理由,以及对所读之书的疑点、对生活的印证,都可以写入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虽然是议论文,全体却须简洁,和普通的议论文不同。读书笔记不需辞藻修饰,以简短朴实为宜。除了论断、理由、例证以外,不必多说无谓的话。”

书中亦推荐了前人的一些读书笔记,整理于此,供大家参考:

读书笔记: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姚元之《竹叶亭杂记》;王应麟《困学纪闻》;杨慎《丹铅总录》;顾炎武《日知录》;赵翼《廿二史札记》;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文》,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周作人《谈龙集》;俞平伯《杂拌儿》;胡适《胡适文存》。

积累了可观的素材,就可以动手成文了。但是有了中心思想,有了材料,不一定就能写出文章。第一步需把材料分别选择,寻出材料与材料的关系,使成为若干组,某组材料应该怎么用,用在何时何地,非自己仔细布置不可。捉住了中心思想,将材料从正面反面旁面多方运用,不可专固执着一方面。

前面说到游记,小说的写作书中也进行了阐述。

第一是说人物的性格问题,要真实:“小说里写一个人物就得有一个人物的性格。同样碰到一件事,第一个人非常高兴,第二个人看得淡然,第三个人竟忧愁起来,这是因为他们的处境和性格不同。一直叙述下去,那三个人物的性格必须始终一贯,即使高兴的变得颓唐了,淡然的变得热心了,忧愁的变得快乐了,也需有可能的缘由,无理取闹地乱变是不容许的。”

我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读者会问:“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我往往哈哈一笑,“小说不一定要根据着实事。即使根据着实事,也不像叙事文那样记叙了实事便完事,还得含有其他的东西在里头。那其他的东西才是小说的本质。”

“其他的事情”说通俗点就是“中心思想”“核心本质”,可参照《小说课:折磨读者的秘密》中“黑暗之心”,其实就是作者的意图。

我更擅长于写故事类的文章,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融入在字里行间和故事情节中,极其不擅长观点类的文章,这个事实我在中学时就发现了,那时最不喜欢的就是议论文,反而是记叙文要写得好得多。我并不以为这是问题,只是个人所长不一罢了。

适合小说的题材是这样的:“从这样的事情中间可以看出很多的和一般人生有重大关系的意义”。要把这样的意义“含在”小说中,而不是一一列出,庐山真面目需要读者去探究才好。

我们来看一下两位大师是怎样在书中对小说进行解释的:

“因为要把意义寄托在故事的叙述上边,所以整个故事的每一个节目都需要含有暗示的力量;作者便不得不做一番选择和布置的功夫。说到这里,小说大都不照抄实事的所以然也就明白了。世间哪有这么巧的事情,一件实事正好可以寄托作者的意义的?唯其少有,所以作者丢开照抄实事的办法,而根据他的经验,去选择人物,布置节目,创造出一个故事来。你若说他凭空虚构,那是错误的。他的材料全是社会的实相,人生的体验,何尝凭空?何尝虚构?小说该是世间最真实的故事,然而不是某一件事情的实录。”

无论是小说还是议论文,亦或是游记评述,都可以按照“怎样开场、怎样说出主要的意思、怎样做个收束”来组织文章。尤其是长篇,没有一个坚实的结构,很快就写散了。

末了,推荐两本《文心》一书中提到的典籍:《人名大辞典》写小说或者戏剧的作者或可参考,网文中的好多名字经常会让人犯了尴尬症。取名是大学问,并非是字越漂亮越复杂就是好名字,大道至简,也适用于此。

《白香词谱》为了培养语感,近日我有每天抄录一首古诗词的习惯,《白香词谱》是书中推荐的一本收录了百首名词的作品,可收入书柜,以作赏读。说起来诗词,“诗所以为诗,全在有浓厚紧张的情感,次之是谐协的韵律,并不在乎辞藻的修饰。”

《文心》一书,讲述的乃是写作修炼的基础中的基础。多读书,读好书,勤思考,多习作,是为正道。

唐妈,自由撰稿人,已出版长篇小说《时光回去,只愿未曾遇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