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件器物上認識古體漢字“上帝”兼對“天亡簋”銘文的新解讀

從一件器物上認識古體漢字“上帝”兼對“天亡簋”銘文的新解讀

此銘文來自一件名為“天亡簋(是異體字寫法)”的青銅器,如下圖。這是阿域偶然發現的。其實這件器物還是很出名的,只是一般人不知道上面的銘文具體寫的是什麼。我們先認識下阿域標註的“上帝”和“天室(堂)”及“天”的寫法,還保留甲骨文的寫法。

從一件器物上認識古體漢字“上帝”兼對“天亡簋”銘文的新解讀

我們還是先來認識一下“天亡簋(ɡuǐ)”,天亡簋又稱大豐簋或朕簋,是西周時期著名的青銅器,因其銘文記載了三千多年前的重大歷史事件,即武王滅商以後的祭祀大典,故而十分知名,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從一件器物上認識古體漢字“上帝”兼對“天亡簋”銘文的新解讀

據博物館資料:“天亡簋”內底有78字銘文,記述周武王滅商後在“天室”舉行祭祀大典,祭告其父周文王,並取代商王的地位來祭祀天上神帝。作器者天亡襄助武王舉行儀式,祭祀典禮之後,武王舉行盛大的宴享,天亡受賞賜,鑄造這件簋來銘記榮寵。

關於銘文的解讀,阿域查證了一下,目前專家還沒有統一的定論。不過阿域從《歷代君鑑》中得到一點線索,覺得以前的解讀尚存誤讀。阿域覺得:首先是命名為“天亡簋”就是一個極大的錯誤,因為不可能有人叫這個對上天極不敬的名字,到是有個叫太公的人,如下圖:

從一件器物上認識古體漢字“上帝”兼對“天亡簋”銘文的新解讀

而這太公望就是姜太翁也。《七十二朝人物演義 》有記載如下:

子牙依他所說,果然初下,得了一個鮒魚。再釣,又得了一個鯉魚。子牙持歸即破其腹,那鯉魚腹中卻有赤文,仔細看時,上面有五個字,道是:“呂望封於齊。”子牙想道:“呂便是我的姓,封於齊也是好字眼。只是望字怎的解說,且自繇他,或者日後自有應驗。”不覺心中大喜。後來文王號子牙為太公望,人就把望字做了他的名字。此時,已有了先兆,可見人事莫非天定也。後人有詩云:世人何必覓先機,覓得先機俟福齊。穩坐溪頭垂釣處,經綸在手遇偏奇。


從一件器物上認識古體漢字“上帝”兼對“天亡簋”銘文的新解讀

此文中尚父就是姜太翁​。​所以此簋應該就是當時的太公望所鑄,而亡字就是望字的簡體寫法。我們來看看望字和亡字的演變:

從一件器物上認識古體漢字“上帝”兼對“天亡簋”銘文的新解讀

從一件器物上認識古體漢字“上帝”兼對“天亡簋”銘文的新解讀


從一件器物上認識古體漢字“上帝”兼對“天亡簋”銘文的新解讀

這個是金文中的一個字例。其實在甲骨文中,很多漢字都有簡體的寫法,可能因為刻字不便,還有就是假借的用法。因而,這個銘文中的字就是字的簡體寫法或假借的使用。

從一件器物上認識古體漢字“上帝”兼對“天亡簋”銘文的新解讀

回到我們說的古體漢字上來,關於“上帝”的註解,甲骨文字典上說:“上帝是殷人觀念中的神明”。從這件器物上的銘文,我們也可以知道“上帝”的觀念在周之前就有的,因而甲骨文中就有這兩個字的出現。

關於“天室”的含義卻也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有的說是祖廟裡的太室,也有的說是別名為太室山的“嵩山”,因為對天的祭祀,不應該在室內,而是在可以通天的高山上。

​另據《上古秘史》,阿域發現原來天室應該是太室,因為當時就有山名為太室山

登到頂上,拜過了黃帝的祠廟,帝嚳就向帝女說道:“天下的名山共有八座,但是有三座在蠻夷之地,不容易去遊玩。在中國的五座:就是雍州的華山,兗州的泰山,青州的東萊山,豫州的

太室山及此山這五座山都是高祖皇考所常遊玩,並且與各位神仙相會合的地方。後來高祖皇考成仙上天之後,大家既然拿了他的衣冠葬在橋山,有一個臣子名叫左徹,總是思慕不忘,又拿了高祖皇考的衣冠、几杖等類立起廟來。廟裡面用木頭雕出一個高祖皇考的容貌,將衣冠披戴在身上,几杖安放在旁邊,朝夕去拜奉,彷彿和高祖皇考在世一般。

關於天字的寫法和演變,阿域有文專論見:重啟中國漢字:神話漢字之"天"字-兼說天文地理與人類文明 ,因而阿域認為此簋中並不是天字,因為金文中,天字的寫法已經沒有上面的那個口字,逐漸成了大字的樣子,而大字後來演變成太字:

從一件器物上認識古體漢字“上帝”兼對“天亡簋”銘文的新解讀

從一件器物上認識古體漢字“上帝”兼對“天亡簋”銘文的新解讀

從一件器物上認識古體漢字“上帝”兼對“天亡簋”銘文的新解讀

再有一個觀念,阿域要強調一下,儘管中國古代漢字中就有“上帝”和“神”的概念,但這同樣與西方宗教概念無關,這個文化概念要比西方早很多。這裡的“上帝”和“神”的概念,只是以中國人的特有文化中,給出的一個名,如同老子說的“道”。阿域的理解可以說“道”就是“上帝”,就是“神”,這與西方有神論和無神論無關,這也是東、西方文化中最本質的區別。


關於此,阿域發現《西漢野史》中有記載黃帝祭祀上帝之事:


昔日黃帝之時,諸侯萬國,而山川之神受封者,居其七千。天下名山有八: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中國名山,乃是華山、首山、太室山、泰山、萊山,此五山皆黃帝所常遊,與神仙相會之處。黃帝且戰且學仙,慮百姓不知尊崇仙道,於是誅斬毀謗鬼神之人,歷年百餘歲,始得與神交通。黃帝曾祭上帝於雍郊,留宿三月,其臣鬼臾區,號大鴻,死葬雍地,今之鴻冢是也。其後黃帝接見諸神於明庭,明庭即今之甘泉。又當日所謂塞門,即今谷口也。黃帝末年,採首山之銅,鑄鼎於荊山之下,鼎成之後,有龍垂鬍髯,從天下降,來迎黃帝。黃帝騎上龍身,群臣及後宮隨從而上者共有七十餘人,龍乃騰空而去。


最後,我們來欣賞一幅臨摹的書法:


從一件器物上認識古體漢字“上帝”兼對“天亡簋”銘文的新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