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借王夫人之手破坏宝黛,不仅为避祸,更有无法生育之忧

袭人破坏过宝黛吗?破坏过。

她是怎么破坏的呢?借王夫人之手。

第34回,宝玉因为金钏投井和私藏琪官的事被贾政打了个半死,袭人私下里去回王夫人的话,劝王夫人寻个机会让宝玉搬出来。

袭人道:“我也没什么别的说。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

在王夫人追问原因之下,袭人又把黛玉和宝钗抬出来做了由头:

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一家子的事,俗语说的“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反说坏了。

很多人认为袭人在这时候将宝钗、黛玉一起提了,便是个一碗水端平的做法,并不曾针对黛玉。

但这件事有个前提。前提是第32回袭人被宝玉错当成黛玉告白了。

袭人借王夫人之手破坏宝黛,不仅为避祸,更有无法生育之忧

在宝玉告白林黛玉以后,袭人立刻寻了个机会向王夫人谏言,这是一次目标明确的棒打鸳鸯,对象就是黛玉。

有人会说她明明提了宝钗,怎么会是针对黛玉呢。问题就在于,袭人拿宝钗陪绑,是完全不影响宝钗的。

因为两个嫌疑人里,薛宝钗是出了名有分寸识大体。不说疑心不到她头上去,就疑心了,对于宝钗做儿媳妇,王夫人恐怕也是首肯的。

王夫人一直是玉钗党。君不见前头金钏儿和跳井,宝钗还专门过来慰问过王夫人,表了个心意。

言谈之间,王夫人心里无疑是满意宝钗的。何况还有“金玉良缘”之说在前,宝钗是富贾之家的女儿,她嫁过来,显然比黛玉嫁过来能够给宝玉、贾家带来更大的助益。

这一点袭人怎么会看不明白呢?因此袭人的一番话里,真正要防止的是谁,一目了然。

袭人借王夫人之手破坏宝黛,不仅为避祸,更有无法生育之忧

再者,袭人和宝钗关系好,是一直就有的。前有宝钗觉得袭人人品稳重,逗引她说话,后有宝玉挨打宝钗来探视,又教袭人不要说出贾环在贾政面前陷害宝玉之事,免得将来被贾政知道是她搬弄口舌,惹上麻烦:

宝钗回头笑道:“有什么谢处,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

从这里,袭人的心就已经向着宝钗了:

袭人抽身回来,心内着实感激宝钗。

再说袭人、宝钗、王夫人三个人形成联盟,从王夫人对袭人说的一句话就可见端倪:

王夫人听了这话内有因,忙问道:“我的儿,你有话只管说。近来我因听见众人背前背后都夸你,我只说你不过是在宝玉身上留心,或是诸人跟前和气,这些小意思好,所以将你和老姨娘一体行事。谁知你方才和我说的话全是大道理,正和我的想头一样。你有什么只管说什么,只别教别人知道就是了。”

众人是谁不知道,但肯定是要算上宝钗一份的。依宝钗的性格,只有说人好,何况近日近日,也只有宝钗因金钏儿的事上赶着来了一回,不是她还有谁呢?

袭人借王夫人之手破坏宝黛,不仅为避祸,更有无法生育之忧

再次,宝玉挨打后派人去探视黛玉,特意把袭人支去了宝钗那里,也是下意识认为因为袭人和宝钗感情好。

来龙去脉穿起来,便知道袭人是存了拆散宝黛之心的。

而袭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正是和宝玉那次错误的告白有关(34回):

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而对这番话,袭人的反应是“被坑死了”:

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

袭人借王夫人之手破坏宝黛,不仅为避祸,更有无法生育之忧

袭人为什么会觉得自己被坑惨了?

两个原因。

其一,是因为要对这个不能说的秘密负责任。

袭人撞见了这事,势必要为宝玉兜着,而且不管兜不兜得住,都可能要担责任。

往外说呢,怕会污了宝玉的名声,影响他的前程,更甚令宝玉不得不娶了黛玉这个没有家底,无法给贾家前程添加助力的孤女;

不往外说呢,又怕没人管着,宝黛一发不可收拾,发生点什么不可说之事,他日东窗事发,自己作为宝玉的身边人,逃不了干系;更可怕的是,今天宝玉是撞见她,如果误撞见了别人,被别人捅出去了,大家一样是个完蛋。

袭人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所以她要抢在事发前给王夫人来个高能预警。一则讨了王夫人的好,二则打了预防针,即便出事也算不到她头上,当然最好的结果是宝玉真的从此搬出大观园,高枕无忧。

其二,是从私心出发。宝玉对黛玉的告白里有一句非常值得玩味的话,就是那句“睡里梦里都不敢忘了你”。

什么叫做“睡里梦里都不敢忘了你”,意思就是“老子睡其他女人的时候想的都是你!”这个其他女人,首当其冲是袭人。

我们都知道,在本书开头没多久,袭人就已经和宝玉“初试云雨情”,这里是个“初试”,想来后面“再试”,“再再试”想必也不会少。

宝玉这么说,无异于告诉袭人,“我上你的时候想的是林妹妹。”这是当面摔来的一个耳光啊。

袭人听到这番话,当然是五雷轰顶。妈的奇耻大辱。没有女人可以忍得了这种事,再贤良也不行。

这种耻辱感以后每见黛玉一次,都要被提醒一次,袭人自己知道,宝玉更知道。

所以才有后来他想派人去问候黛玉,却专门把袭人支开的做法。

也正因如此,袭人才会发出“坑死我了”心声。

一个女人,如果得不到一个男人的心,是会情愿他没有心的。

你可以不爱我,但你最好谁都不要爱。

从这个角度出发,袭人心里已经决定要站队薛宝钗。

袭人借王夫人之手破坏宝黛,不仅为避祸,更有无法生育之忧

以上是两个袭人要拆散宝黛的动机,是为避害,而我私下推测,还有两个原因,是为了趋利。

第一,是袭人为了成全自己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她和宝钗志同道合。

袭人一直劝宝玉走仕途经济,她和宝钗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几次接触下来,袭人恐怕早就决定了接纳宝钗作为当家主母。而在这一点上,被宝玉视为灵魂伴侣的黛玉是做不到的。

黛玉从来不劝宝玉,非但不劝,可能还会助纣为虐。在袭人的价值观里,宝玉跟黛玉在一起,他的仕途经济就完蛋了。为了让宝玉有个更好的将来,为了自己有更好的前程,袭人不可能让这样的事发生。

第二,袭人可能无法生育,所以她需要宝钗这样的当家主母。这一点是我个人的猜测,姑且一听。在第30回,下雨天袭人为宝玉开门,被宝玉踹了一脚,导致半夜咳血:

宝玉一肚子没好气,满心里要把开门的踢几脚,及开了门,并不看真是谁,还只当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便抬腿踢在肋上。袭人“嗳哟”了一声。宝玉还骂道:“下流东西们!我素日担待你们得了意,一点儿也不怕,越发拿我取笑儿了。”口里说着,一低头见是袭人哭了,方知踢错了……

这里袭人的心理活动是,心灰意冷,不欲争宠:

话说袭人见了自己吐的鲜血在地,也就冷了半截,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想起此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

什么叫“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为什么“然命长”,还会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活着不就是希望吗?

袭人的争荣夸耀,无非是做宝玉的姨太太,生儿育女,巩固地位。什么样的废会影响到这个理想呢?无非是不能生育了。

袭人借王夫人之手破坏宝黛,不仅为避祸,更有无法生育之忧

因此,心存这个隐忧的袭人,最怕的是宝玉娶了他心爱的女人——林黛玉。以黛玉那种爱争风吃醋的性格,自己日后想要在她手底下争宠是极其艰难的,若能生个一儿半女犹可,若不能,恐怕就会彻底被宝玉遗忘。而观宝钗的言行举止,自己即便无子,日后的日子也差不到哪里去。

既然如此,便断然不能让宝玉娶了黛玉。至此,首选还是宝钗。

综上,袭人之所以破坏宝黛,原因有七:

1.避祸;

2.迎合王夫人;

3.宝玉真爱是黛玉,黛玉威胁太大;

4.黛玉性格乖僻,不好相处;

5.和宝钗更有感情基础;

6.价值观和黛玉相左,与宝钗相投;

7.有无法生育之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