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引發糧食危機?中國14億人的口糧“祕密”何在?

近期受到國際疫情和蝗災的影響,世界上許多國家開始重視糧食生產,禁止出口糧食,以滿足國內的需要。雖然我們國家也是糧食生產大國,但部分糧食還是需要進口,比如大豆,我國每年都需要大量進口。我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但耕地面積卻是世界耕地的十分之一,中國人每天需要消耗的糧食數量巨大,要養活14億人口,似乎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於是最近有不少人非常擔心,一旦我國的糧食供給出現問題,龐大的中國人把世界糧食都吃光了怎麼辦?其實這個問題有點可笑,杞人憂天,因為中國本身就能夠做到自給自足,我們國家自己就能做到自給自足,無須擔憂。

全球疫情引發糧食危機?中國14億人的口糧“秘密”何在?

中國老話說得好,''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我國很早就提出了''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糧食安全戰略,而且,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足,小麥和大米等口糧自給率達95%以上。

我國的水稻和小麥兩大口糧是完全能夠自給的,國內糧食產量連續7年保持在6億噸以上,已經實現了連續16年大豐收。有些人可能不明白,既然我國糧食充裕,為什麼還要大量進口呢?其實我國進口的糧食主要是大豆,以飼料為主。其他糧食主要是進口一些優質品,滿足國內的高端消費,佔比也很少。

全球疫情引發糧食危機?中國14億人的口糧“秘密”何在?

我們中國人現在能夠吃飽飯,一定不能忘記我們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他大大提高了我國水稻的產量,我們才有了大量的餘糧庫存,這樣就可以應對突發的危機和災難。我國逐漸提高的農業生產技術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過去的農民田間勞作非常辛苦,一年到頭卻沒有什麼收穫,如今糧食產量提高了,農民種地也比以前輕鬆了許多,應該感謝農業科技的進步。

全球疫情引發糧食危機?中國14億人的口糧“秘密”何在?

我們國家擁有四大糧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珠三角平原。正是有了它們的存在,我們才會有底氣,中國水稻總產量第一,單產世界領先,自給率接近100%。可以說我們中國人吃的每一粒飯,都是自己種出來的,我們不依賴進口,進口其實主要是工業化的需要。目前,我國小麥和玉米自給率均保持在98%以上,就是說,我們的口糧完全能夠自給自足。如果世界糧食危機爆發,最擔心的其實是那些糧食自給率偏低的國家,因為它們國內無法生產足夠的糧食,進口的依賴性很高,一旦產糧大國封鎖糧食,它們將會面臨饑荒。

全球疫情引發糧食危機?中國14億人的口糧“秘密”何在?

我國表面上每年大量進口糧食,但其實國內口糧十分充裕,這是我們十幾億人口的必需品,這是糧食安全戰略,國家有長遠的規劃,無須任何擔憂。這也是許多人所不明白的“秘密”,不懂就是不知道這個“秘密”,懂行的人那就不是秘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