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變能力”是檢驗是否真正掌握技能的唯一方法

“應變能力”是檢驗是否真正掌握技能的唯一方法。“以不變應萬變”,提升應變能力,需要從“不變”學起。“原理、規則、典型案例”,基礎知識爛熟於胸。若對“原理、規則、典型案例”一問三不知,當然就談不上應變。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推三阻四、躲躲閃閃”,因為對自己的應變能力沒信心,所以“心虛”。這也是分辨一個人是真有能力、還是信口開河的方法之一:發現其有“推三阻四、躲躲閃閃”苗頭,就先不要去問“如何應變”,而去追問他最簡單的基礎知識,往往會一觸即潰。基礎知識有明確的對錯標準,便於衡量;而“如何應變”沒法一下子判斷是對是錯。

學習知識、運用知識的通用方法:“過去、現在、未來”

A、所謂“過去”,就是大量學習過去的案例總結出的經驗。光會背誦原理,是很難運用到實際問題中的。只有“案例”+“原理”,才能慢慢學透。習題做得越多、瞭解到的案例越多,對原理的理解越深刻、運用越得心應手;

B、所謂“現在”,就是仔細分析現在的情況:有什麼資源、缺什麼條件、內部外部的環境有什麼特點等等。目的在於,先準確提煉出“現在”的特徵,然後在“過去”的知識庫中查找與現在最匹配的案例;

C、所謂“未來”,因為“未來存在變數”。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儘可能準確地預測未來走勢並做好相應的準備。

所以,“學習知識、運用知識”通俗的解釋:為了謀求一個理想的“未來”,需要先全面分析“現在”的情況,並在“過去”的類似案例經驗中汲取經驗教訓,指導行動。以上這些步驟,最核心的關鍵點在於“實事求是”:現在的真實情況到底怎麼樣?“想當然”或者“只看到好的一面,看不到問題的一面”。這就懸了。過去的案例值不值得參考?所找到的標杆案例,當時的境遇與現在並不一致,或者所參考的案例壓根就是假的,是人為編出來的故事,不是真實的。這就更懸了。往往團隊內部所有人對未來的憧憬不存在太多的爭議,都是為了“美好的明天”,一拍即合;而一談到“現狀”,談到參考“過去”什麼樣類似的案例來解決問題時,就會爭論不休。

充分發揮“應變能力”的核心在於“自信心”。為什麼平時學習很認真很紮實,但是真正面臨考驗時,正常的能力沒有充分展現出來?“怯場”現象不是偶然,不是個別現象,而是經常發生、普遍存在。需要正視:光靠“打牢基礎”,並不能從根本上杜絕“怯場”的問題。克服“怯場”,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訓練“專注力”。解決問題時,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做事上,而不是患得患失地考慮“做成了,會XXX;做不成,會XXX”,這樣自然而然就能把平時所學充分調動起來。“學無止境”,無論之前下了多少功夫,習題、案例是學不盡的。“怯場”往往是過於在意“我還有XXX沒學會”,而忘了“我已經學會了XXX”。所以,考試時的思維與學習時的思維是相反的,平時學習時應著重於“我還有XXX沒學會”,考試時應著重於“我已經學會了XXX”,可惜的是,很多人往往是本末倒置:平時學習的態度是“我已經學會了XXX”,一考試馬上想起來“我還有XXX沒學會”。工作與學習的道理是相通的:研發人員應重於“我的產品還有XXX不足,需要提升”,銷售人員應重於“我的產品有XXX的優點,有競爭優勢”。可惜的是,往往也是本末倒置:研發人員總認為產品很完美,銷售人員卻認為產品有各種缺點。什麼問題?不是產品的問題,而是人的態度的問題,所以,再怎麼改產品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