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服:衝破等級制藩籬(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6)

在世界服飾發展史中,其政治內涵歷來深邃。在這一點上,中國尤甚。


洋服:衝破等級制藩籬(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6)

《禮記·坊記》:“子曰:‘貴賤有等,衣服有別。’”

《尚書·畢命》:“四夷左衽,罔不鹹賴。”《論語·憲問第十四》:“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這說明,在舊時代的中國,服飾有兩個最主要的功能:一曰明等級,二曰辨種族。

這種傳統到清代依然如故。清軍入關後,即嚴令漢族軍民“剃髮易服”,以此作為臣服的標誌。

順治二年六月“丙辰(1645年6月28日-引者),諭南中文武軍民剃髮,不從者治以軍法。是月,始諭直省限旬日剃髮如律令。”(《清史稿·世祖本紀一》)

至清晚,受到西洋文化的影響,國人的服飾風尚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剪辮與放足

晚清服飾風尚的變化,其發端是男人的剪辮和女人的放足。

最早剪去辮子的,是留學日本的學生和寓居外洋的華人。1895年,孫中山和陳少白等人即在日本剪掉了髮辮。1898年,新加坡華人集體發動了剪辮運動。


洋服:衝破等級制藩籬(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6)

戊戌變法期間,康有為於1898年9月5日後上《請斷髮易服改元折》。康在奏摺中稱:辮髮被洋人“斥為豚尾,出入不便,去之無損,留之反勞”,他懇請“皇上身先斷髮易服,詔天下,同時斷髮,與民更始”。在此,康有為將斷髮易服上升到了富國強民的高度。

由於變法失敗,這一主張不了了之。

至20世紀初,特別是1903年至1910年的7年間,剪辮運動開始在留日學生和流亡海外的革命黨人中風起。那些留學生歸國時已經剪去髮辮,朝廷也無可如何。

後來,剪辮風潮逐漸滲進新軍軍營。1905年時,很多新軍已經將髮辮剪去一半盤於頭頂,以便佩戴軍帽。

湖北新軍第21混成協第41標2營士兵李左清自行剪掉辮子,還得到了協統黎元洪的誇讚和羨慕:“我國朝野上下,近因受外界之刺激,於剪髮一事幾乎風靡一時。餘本欲先行剃去,以為軍界同人倡,因明詔未頒,故爾中止。今爾毅然剪去,免豚尾之訕笑,導文化之先機,匪惟社會所歡迎,亦即餘所崇拜也!”

剪辮,是男人易服的前提;而放足,則是女人服飾變化的基礎。


洋服:衝破等級制藩籬(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6)

還是康有為,他在1898年7月間上《請禁婦女裹足折》。他在奏摺中寫道:女子纏足不啻“刖刑”,“於保民非榮,於仁政大傷”。他懇請皇帝“憐此弱女,拯此無辜,亟宜禁此非刑,改茲惡俗!”

1902年2月1日,朝廷以光緒皇帝的名義明發上諭,重申了禁止女子纏足:“朕欽奉皇太后懿旨,……嗣後搢紳之家,務當婉切勸導,使之家喻戶曉,以期漸除積習。斷不準官吏胥役,藉詞禁令擾累民間。”(《清德宗實錄》卷492)

1902年後,女性放足在大中城市已蔚然成風。特別是各類新式女子學堂都嚴禁學生纏足。1907年3月8日,朝廷頒佈了《女子小學堂章程》,該章程專門規定:“女子纏足最為殘害肢體,有乖體育之道,各學堂一律禁除。”

但是,女性纏足在廣大農村地區貽害極深,很多女孩直至民國10年以後仍在纏足。筆者的姥姥出生於1925年的北方農村,她就是“小腳”。她也是我見過的最後的纏足女。

男裝:洋服與長衫

清末,滲入傳統中國的西式男裝主要有兩種:西服和日式學生裝。

西服現在已經是國際上男士的標準“正裝”。這種造型定型於19世紀中期,20世紀初逐漸成為國際通行的男式服飾。


洋服:衝破等級制藩籬(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6)

西服的標準造型是:翻駁領,單排或雙排扣,有腰省,也就是所謂“掐腰兒”;一般左胸處有貼袋或手巾袋;有些西服造型在背後還留有“開氣兒”,有的是“單開”,有的是“雙開”。

穿著西服,必須穿著配套的西褲和皮鞋,舊時還流行佩戴平頂寬簷禮帽。

上邊說的西服屬於“常禮服”,而“大禮服”也很受上層人士的喜愛。所謂“大禮服”是指在正式社交場合,如會議或宴會、舞會時穿著的西式禮服。與常禮服相比,大禮服的上裝更長,與膝齊平;同時,頸項間扎領結;穿著時,要配合過踝的黑色皮靴。

在清末民初時,與西服配套的飾品還包括文明棍、懷錶、金絲邊眼鏡、皮包和金戒指等等。當然,這些“標配”飾品如今都已經不再符合現代流行文化了,但在當時都是風靡一時的時髦元素。

那時,留學生,新式學堂的學生,新派知識分子,軍界和警界都是“洋服”最早的消費者。

與漢族傳統“寬袍大袖”和滿式服飾相比,西服量體裁衣,能體現穿著者挺拔勻稱的身材體型,而且便於行動,又不失莊重和嚴肅,在那個時代還兼具展現新潮思想和政治傾向的功能。因此,大受知識分子、新派人物和革命黨人的歡迎。尤其是革命黨人,剪髮辮、穿洋服並不完全是追求時髦,更為表明自己的反清立場,宣示著與清朝廷的徹底決裂。

清末民初的安徽廬江人劉聲木在其《萇楚齋續筆》卷9中有言:“宣統辛亥以前,服西裝者甚少,即有之,亦以中下等人為多,中人以上者不屑為之。九十月亂熾之時,舉國若狂,競以服洋裝為時髦。避亂在滬之遺臣遺民,經濟每多困難,平時出門,僅坐黃包車而已。時人集一聯雲:‘革命鉅子綠氈帽,亡國大夫黃包車。’甚工切。迨至十餘年,約在乙丑、丙寅之間,以用三克為時髦,謂之‘三克主義’:一目戴‘克羅克’,外國一種眼鏡玻璃片名,譯音如此;手拿‘司的克’,西人抒手棒;口銜‘茄力克’,乃西洋一種菸捲名,亦譯音大致如此也。”

清末,還有一種西式洋服風靡一時,那就是日本學生裝。這種洋服傳入的主要渠道是留日學生。

日本“明治維新”後,逐漸將西式服裝的設計與剪裁引入學生裝和軍服制作。其中的學生裝設計,完全照搬了西服貼身合體的風格,但採用立領,胸前也有一個口袋,其設計初衷是插鋼筆。這種造型,完全是從歐式西服造型的基礎上派生出來的款式。


洋服:衝破等級制藩籬(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6)

這種日式學生裝及其變種服飾,至今都是國內“型男”青睞的款式。

而後來成為“國服”的中山裝,實際就脫胎於這種日式學生裝。

標準中山裝採用翻領,對襟,前襟有5顆紐扣,前身有4個貼兜,袖口有3顆紐扣,衣背不開氣。這些設計具有明確的政治和文化含義:衣服前面的4個貼兜代表禮、儀、廉、恥;門襟五顆紐扣代表立法、司法、行政、考試、檢察五權,即所謂“三權分立,五權憲法”;袖口的3顆紐扣,代表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及共和理念(平等、自由、博愛);背後不開氣,代表國家的統一;衣領為翻領,代表治國嚴謹。

在清末民初,還有一種“長衫”也成為男性知識分子和上層人士的正式禮服。

這種服飾是根據明代士大夫常穿的道袍常服改造而成:把道袍的寬大改為更加合體貼身,大交領改成小圓領,但仍採用右衽而非對襟。

在民國時期,很多名人都以“長衫”為正式禮服。像蔣介石、魯迅就常以長衫打扮示人。電視劇《四世同堂》中的祁家老大瑞軒也是整日穿著中式長衫。

女性永遠走在時尚的最前沿

清末民初女性服飾的西化首先出現在上海。

在這些女式新服飾中,改良旗袍可謂最具典型意義者。所謂旗袍,就是清代在旗女子穿著的袍服,是滿族的傳統女性服飾。


洋服:衝破等級制藩籬(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6)

所謂改良旗袍則是在傳統旗袍的基礎上,受到歐美女性服飾的影響,“旗袍裁製者將旗袍與西式服裝結合起來,或是局部西化,或是在旗袍外配搭西式外套,大衣,絨衫等。旗袍局部的西化表現在領、袖處採用西式服裝的裝飾,採用洋裝中的翻領、V形領、荷葉領。袖型則有荷葉袖、開衩袖等。”

改良旗袍還有個特點,就是改變了傳統旗袍外形輪廓寬大的特點,其裁剪更加貼身,以彰顯女性婀娜的身體曲線。同時,穿著改良旗袍者,必腳穿西式的高跟皮鞋。


洋服:衝破等級制藩籬(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6)

這種中西結合,最終造就了一種獨具東方韻味的女性服裝,成為中國女性的“國服”。

同時,純西洋女裝和西式髮型也漸漸被上海等大城市的女性所接受。

劉聲木《萇楚齋續筆》卷4裡就寫道:“上海婦女裝束,每隔半年或一年即一變,樣式千奇百怪,如入山陰道中,目不暇給。乙丑(1925年-引者)上半年,婦女流行之髻,有種種不同。據《時報》第貳百伍拾玖號《圖畫週刊》所載,有十二種名目,曰水波式、垂蘇式、處女式、平分式、鐮刀式、斜分式、定波式、劉海式、絞練式、圓弧式、垂翼式。並謂各式隨所生之面配合,益增美麗云云。真可謂無奇不有矣。”

晚清時期女性的“襖裙”服飾,也很流行。這種服飾的特點是上衣下裳。新女性漸漸接受新思想,進學堂後,又受到日式女裝的影響,“襖裙”慢慢演變成了一種新範式,即在清末民初新知識女性中非常流行的“文明新裝”。


洋服:衝破等級制藩籬(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6)

“文明新裝”的特點是:上身是一件立領右衽的貼身長袖短褂,其長度僅到腰際,下身是寬大長裙,長度達到腳踝,腳上穿一雙布鞋。


洋服:衝破等級制藩籬(國家命運·時髦大清·連載86)

這種新女性形象在民國題材的影視劇中比比皆是,甚至成了那時女學生的標準打扮。不過也確實,這種服飾多為當時在新式學堂中學習的女性所穿著。

讓服飾迴歸其審美本質

服飾,本不該有那麼多政治內涵。清末民初服飾風尚的變化,標誌著傳統“服制”的終結。服飾開始擺脫等級制度符號的身份,逐漸迴歸其審美本質。

這也就使中國近現代服飾、時尚文化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清末民初的服飾演化,逐漸淡化了帝制時代的政治束縛與繁文縟節,給了百姓更多選擇,以彰顯其自身的喜好和個性。同時,也在傳統與西洋服飾的融合中慢慢摸索著平衡點。

總而言之,那時的服飾特點仍然是含蓄和低調的。其實,這也正是中國傳統之美的核心內涵。

行文至此,我忽然想起當下也非常時髦的“漢服運動”。

不過,我個人以為,這是個“偽命題”,而且很××……

康濤

2020年9月21日於北京研磨時光咖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