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殷宋五澤》大禹治水被孟諸(2)

大禹治水豫東魯西南


大禹治水,足跡遍及了冀、徐、兗、青、揚、荊、豫、梁、雍九州。《禹貢》全書不滿三千字,而多次提到位於孟諸澤附近的10多個澤名、水名、地名,如孟諸、大野、雷澤、菏澤、菏水、濟水、濮水、淮水、河水、泗水、陶丘等,足以說明今天的豫東、魯西南是大禹治水的中心地區。《呂氏春秋》載:“禹疏河決江、為彭之障於東土,所括者千八百國,此禹之功也”。

禹治水時,人們抗禦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為避水患常擇高地而居,或通過人的活動,抬高居住面。《淮南子·齊俗訓》說:“禹之時,天下大雨,禹令民聚土積薪,擇丘陵而處之。”這種高地,古人稱為“丘”,如“商丘”、“黎丘”、“楚丘”之屬,“寧陵”、“汋陵”之類。今豫東、魯西南、皖西一帶稱之為“堌堆”或“崗嶺”的村落眾多,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時地勢低窪、常有洪澇的狀況,與《禹貢》出現的澤、水、丘地名相對照,這裡即大禹治水的主要活動地。

就大禹治水在豫東商丘一帶,還有春秋時期的兩間銅器為證。一是秦公簋(王國維稱作“秦公敦”),為秦國銅器,簋的銘文中有“鼏宅禹責(蹟)”四個字。王國維《古史新證》認為“秦敦之‘禹責’,即《大雅》之‘維禹之績’、《商頌》之‘設都於禹之蹟’”。《詩經·商頌·殷武》原文是:“昔有成湯,……天命多闢,設都於禹之績(蹟)。”商湯建都於亳,有南亳(今塢牆集一帶)和北亳。商湯“設都於禹之績(蹟)”,清楚地表明“禹之績(蹟)”在今豫東一帶。二是叔弓鎛(王國維稱作“齊侯鎛鍾”),為齊國銅器,內有銘文如下:“□□(赫赫)成唐(湯),有嚴在帝所,敷受天命,翦伐夏後……鹹有九州,處禹之堵。”叔弓是宋人之後,當時為齊國大臣,受齊莊公冊命。銘文說,叔弓的祖先是“成湯”,滅夏後曾住在“禹堵”,即“禹都”。這是大禹在今商丘一帶建都的又一明證。贏秦、子宋都說自己的祖先住在禹住過的地方,對此歷史學者侯仰軍認為:“反映了大禹的主要活動範圍在今豫東、魯西南地區。”(《考古發現與大禹治水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