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傑赴碧水源調研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給水排水專家張傑教授赴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總部及水處理創新技術展示中心調研並作專題報告。碧水源董事長文劍平對張傑院士蒞臨公司指導表示歡迎。雙方圍繞汙水資源化利用和水健康循環的現狀、發展趨勢以及面臨的挑戰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傑赴碧水源調研

張傑表示,水是可再生的循環型自然資源,城市、農村汙水經過深度淨化後形成再生水,在滿足水體自淨要求下,可用於工業冷卻水、城市綠化衝廁等雜用水和農田灌溉用水,也可排入自然水體作為下游城市水資源的一部分,使城市用水循環能夠和諧的融入水自然循環。他認為,為有效解決解決當前我國水資源匱乏和汙染嚴重的問題,就必須實現健康水循環,其中汙水深度處理和利用是關鍵一環。

文劍平表示,碧水源一直致力於通過自主創新膜技術為國家治理水環境、開發新水源、保障飲水安全以及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碧水源攻克了汙水資源化關鍵技術的痛點,其自主研發的膜生物反應器MBR技術、“MBR-DF”雙膜新水源技術等汙水資源化技術多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並且走在世界水處理、汙水資源化和高品質飲用水技術的前列。目前,碧水源已建成數千項膜法水處理工程,每天處理總規模超過2000萬噸,每年可為國家新增高品質再生水超過70億噸。未來,碧水源將繼續為我國的水環境保護作出貢獻。

在報告會上,張傑院士做了題為“水健康循環”的專題報告。他從城市排水體制、雨水徑流、分合流制等方面,詳細介紹了城市水系統健康循環要點。全體參會人員專心聆聽並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分享並交流了相關創新成果及經驗。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傑赴碧水源調研

張傑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給水排水工程專家,1985年獲日本大阪大學工學博士學位,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副院長,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承擔了國家科技攻關9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水專項子課題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曾率先提出水環境恢復理論,完成了深圳、大連、北京等城市的水環境恢復與水資源戰略研究,並在國內率先提出了城市汙水再生全流程,主持創建了國內首座汙水再生水廠並被評為國家“八五”優秀示範工程,開創了我國的城市汙水回用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